搜索到357篇“ 细粒棘球蚴病“的相关文章
- 含有脂肪成分的肝细粒棘球蚴病1例
- 2025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因“发现肝占位1月余”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因体检发现肝占位性病变。既往体健,30年前曾有甘南旅游史。专科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常规实验室检查:生化,血、粪常规,以及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肝脏CT检查:CT平扫见肝右叶近肝门处类圆形低密度影(图1a),大小约6.9 cm×4.9 cm;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图1b),其内见脂肪密度影,囊壁见钙化灶(图1c),影像学诊断考虑肝脏畸胎瘤?肝包虫?行包虫病原体检测,结果提示包虫特异性抗体阳性。
- 李锐彤张皓
- 关键词:脂肪成分肝细粒棘球蚴病
- 肝细粒棘球蚴病胆道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肝细粒棘球蚴病(HCE)破入胆道引起的胆道并发症是最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通过其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外科手术是HCE破入胆道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在根治性手术或保守手术的基础上合理实现胆道减压、清除胆道内囊性物质,保持胆道通畅。合理处理术后并发症时,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较为常用,并在瘘管和胆道内放置双T管减压引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作为HCE破入胆道的一种术前及术后重要技术,可有效清除破入胆道的内容物,解除胆道梗阻,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本文从HCE胆道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通过早期发现、诊断并处理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祖米来提·波拉提胡雪源郭强郭强
- 关键词:胆道并发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治
- GHSR拮抗剂在制备治疗细粒棘球蚴病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GHSR拮抗剂在制备治疗细粒棘球蚴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GHSR拮抗剂可以抑制细粒棘球绦虫或细粒棘球蚴感染动物的病灶生长,可以减轻细粒棘球绦虫或细粒棘球蚴感染动物的肝损伤,还可以恢复细粒棘球绦虫或细粒棘...
- 卡力比夏提·艾木拉江朱江高惠静温浩周檀芳陈光锋热弯·布尔列斯汉巴合提别克·托合塔尔拜克
- 伊犁河谷哈萨克羊细粒棘球蚴病流行情况调查研究
- 2025年
- 研究旨在调查伊犁河谷哈萨克羊感染细粒棘球蚴的情况,以期为该地区防治细粒棘球蚴病及促进哈萨克羊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采集伊犁河谷4个县市定点屠宰场屠宰的哈萨克羊肝脏组织166份,测定样本感染细粒棘球蚴的情况,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42份当地哈萨克羊养殖户饲养犬的粪便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伊犁河谷哈萨克羊细粒棘球蚴病阳性率为4.22%(7/166),伊宁市、伊宁县、察布查尔县、巩留县阳性率分别为2.78%(2/72)、5.71%(2/35)、3.33%(1/30)、6.90%(2/29);犬粪抗原阳性率为3.52%(5/142),伊宁市、伊宁县、察布查尔县、巩留县阳性率分别为4.88%(2/41)、2.86%(1/35)、2.94%(1/34)、3.13%(1/32)。研究表明,伊犁河谷哈萨克羊细粒棘球蚴病感染呈下降趋势,但仍未达到净化效果,需重视该病在羊群-犬之间的循环传染,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犬管理、实施定期监测和推广科学放牧等措施控制该病的传播。
- 皮志媛吴晓荣王一明王传锋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病哈萨克羊
- 腹腔多发性细粒棘球蚴病1例及其病原分子生物学鉴定
- 2025年
-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1例腹腔多发性细粒棘球蚴病病例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病原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棘球蚴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4年1月深圳市1例棘球蚴病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对病例手术摘除的包囊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染色后镜检;提取囊组织样品核酸,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1基因(NADH dehydrogenase subunit 1, ND1)、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1基因(mitochondria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 Cox1)基因序列并进行测序,使用Mega X、BLAST等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患者男,29岁,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居民,有家犬接触史及“肝棘球蚴病”病史。影像学提示腹腔多发性占位,考虑棘球蚴病复发;手术摘除腹腔不同部位囊性病变组织12块,囊组织病理切片可见棘球蚴的角质层、生发层和原头蚴。细粒棘球蚴特异性基因ND1和Cox1 PCR扩增阳性,扩增片段大小分别约为510 bp与285 bp。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细粒棘球蚴G1型ND1基因(青海JX217890.1株),Cox1基因(西藏MH050610.1株)的同源性为99%,在系统进化树中与西藏、青海及新疆等地区细粒棘球蚴流行株亲缘关系接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支(G1型)。结论 患者为1例腹腔多发性细粒棘球蚴病输入病例,基因分型为G1型,感染来源于西藏可能性大。非流行区应提升对本病的监测和管理水平,加强对流行区输入的牲畜、农副产品的检验检疫,防止棘球蚴病疫情扩散。
- 陈亿雄王梓琪刘金凤王超张晟任萌陈清凉高世同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病基因型
- 用于早期诊断细粒棘球蚴病的呼出气体VOCs标志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早期诊断细粒棘球蚴病的呼出气体VOCs标志物及其应用,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生物标志物A的ROC曲线AUC=1,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100%,生物标志物B的ROC曲线AUC=0.967,敏感性和...
- 程洋崔恒源苏伟蔡辉霞马霄吴海生韩甦王子睿王一扬冉婧涵周琳尹艺憬
- 误诊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胰腺细粒棘球蚴病1例
- 2025年
-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8月收治一例53岁男性患者。患者自述平时无特殊不适,无肩背部放射痛和腹部疼痛等症状,无牛羊犬等动物密切接触史或长期流行区生活史。入院后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结合患者病史及腹腔脏器三期动态增强CT等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在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后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术中发现腹腔内无腹水,肿块位于胰腺体部,边界不清,突出于胰腺表面,大小约4.0 cm×3.7 cm×3.0 cm,活动度较差,并与周围肠管黏连。肝脏质地和色泽正常。完整切除胰腺体尾部及病灶后,术中冰冻病理提示为胰体部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恢复顺利。1个月后复查上腹部CT平扫显示术区较前好转,患者自述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特殊不适,饮食和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余未见明显异常。
- 刘校伸王灏杜磊樊海宁郭新建郭新建任利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病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病例报告误诊
- 细粒棘球蚴病疫苗的研制现状被引量:3
- 2024年
- 细粒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蚴寄生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流行,严重阻碍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体健康。目前细粒针对棘球蚴病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切断传播途径是有效的预防手段,预防性疫苗接种是预防细粒棘球蚴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使用潜在的家畜和犬类疫苗来对抗细粒棘球绦虫生命周期的幼虫和成虫阶段可能是生产强效疫苗的关键,而此类免疫疗法通常无法诱导足够的免疫反应。本文基于粗抗原或针对细粒棘球蚴的活疫苗、D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系统疫苗学和/计算建模疫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研发和改进下一代细粒棘球蚴疫苗提供理论参考。
- 于涛王利磊赵慧卿解晓曼张妤魏婕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病疫苗免疫保护
- 上肢皮下及肌肉间细粒棘球蚴病一例
- 2024年
- 病人,女,66岁,汉族,农民,有饮用生水史及牛、羊、狗接触史。发现右上臂肿块4年余伴疼痛3个月于2022年3月31日入院。肿块最初仅黄豆大小,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的可移动性包块,入院时增长至鸡蛋大小,有阵发性隐痛。体格检查:右侧肱骨近端皮下可扪及一5.4 cm×1.7 cm×2.1 cm的肿块,边界清,皮肤颜色及皮温正常,质软,有压痛,触诊有弹性,叩诊有震颤感的可移动包块。
- 丛赟丛培馥李国煜王丹妮邵英梅吐尔干艾力·阿吉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病皮下肌肉
- 基于细粒棘球蚴病不同时期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细粒棘球坳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并,对人类及牲畜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农业及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在最近几年,AgB、Ag5、EpCI、EgTPx等重组抗原的制备已经被应用到医学检测中,且表现出了相当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经研究发现,细粒棘球坳病的早期诊断有极其关键的作用。而本文针对近些年来细粒棘球蚴病在不同时期诊断时应用抗原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周琳刚张生彬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病抗原
相关作者
- 温浩

- 作品数:794被引量:3,056H指数:26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包虫病 棘球蚴病 细粒棘球蚴 肝泡型包虫病 阿苯达唑
- 桑晓宇

- 作品数:68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弓形虫 细粒棘球蚴病 时间分辨荧光 寄生虫 重组蛋白质
- 杨娜

- 作品数:72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弓形虫 细粒棘球蚴病 时间分辨荧光 寄生虫 血清抗体
- 吴向未

- 作品数:184被引量:725H指数:13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细粒棘球蚴 内皮祖细胞 肝包虫病 骨桥蛋白 肝包虫
- 景涛

- 作品数:113被引量:4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细粒棘球绦虫 包虫病 幽门螺杆菌 包虫 细粒棘球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