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3篇“ 线粒体COI基因“的相关文章
一种牡蛎总科线粒体COI基因的扩增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蛎总科线粒体COI基因的扩增引物及其应用,扩增引物包括:正向引物HxmlbF:CTACGAATCACCTAGATATTGG;反向引物HxmlbR:CTTCAGGGTGCCCGAAAAATCA。本发明所设...
谢丹圣范力恺郭星辰董晴秋安芡莹李凤萍杨毅刘春胜王爱民
扩增稻水象甲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组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扩增稻水象甲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组,包括正向引物DSXJF5和反向引物DSXJR5;还提供了该特异性引物组在区分稻水象甲生殖型中的应用、试剂盒以及方法。本发明操作简单...
祝增荣洪海诺周瀛高泰
扩增稻水象甲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组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扩增稻水象甲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组,包括正向引物DSXJF5和反向引物DSXJR5;还提供了该特异性引物组在区分稻水象甲生殖型中的应用、试剂盒以及方法。本发明操作简单...
祝增荣洪海诺周瀛高泰
基于形态学和线粒体COI基因分子标记的安西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马胃蝇幼虫鉴定分析
2024年
马胃蝇Gasterophilus spp.是马科动物体内常见的一类寄生虫,目前全世界报道了9种马胃蝇。马胃蝇不同物种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不同地区感染马胃蝇的物种组成结构差异明显。为了探究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普氏野马Equus ferus感染马胃蝇幼虫的物种组成,2021年对保护区内的野马进行了驱虫保健,并解剖死亡个体,采获马胃蝇幼虫875只;利用体视解剖镜对特征明显的三龄幼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及鉴别,根据三龄幼虫领部棘刺,以及各体节棘刺形态、口脊骨页部形态平滑、伪头小刺结构清晰等特征,明确了三龄幼虫均为黑腹胃蝇Gasterophilus pecorum;对于形态难以鉴定的一、二龄幼虫,采取了扩增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I)基因并与GenBank数据库中马胃蝇属序列对比的分子鉴定方法,经过比对分析,确认一、二龄幼虫均与黑腹胃蝇序列聚为一支,且与黑腹胃蝇遗传距离最近。综上,确认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胃蝇种类均为黑腹胃蝇。
裴鹏祖田瑞祥闫利平张东
关键词:普氏野马分子鉴定
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解人工养殖和选育对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分析中国湖南的醴陵(LL)、浙江的长兴(CX)、双浦(SP)和吴兴(WX)128尾1~2龄的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在539 bp的COI部分序列中,检测到75个变异位点,包括74个简约信息位点,序列中A+T的含量(56.1%)明显高于G+C的含量(43.8%),有明显的(A+T)偏好性。在128尾个体中定义了11种单倍型,单倍型Hap-01个体43尾,为优势单倍型。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4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介于0.226~0.60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介于0.00104~0.02221,其中,WX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不同养殖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145~0.0986,CX和WX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LL与SP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8385(P<0.01),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间。NJ系统发生树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间存在相当高的遗传分化。本研究结果可为黄尾鲴遗传多样性变化的比较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黄尾鲴增殖放流和资源保护提供一定依据。
陈大伟朱鹏灿刘士力干超其郑建波蒋文枰程顺迟美丽杭小英李飞
关键词:养殖群体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鉴定技术的盐城市长角血蜱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盐城市长角血蜱的遗传多样性和不同地理种群间系统发育关系,为该地区长角血蜱及其蜱媒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22年10月—2023年4月,在盐城市亭湖(枸杞灌木丛、盐地碱蓬区、海堤草丛、白茅、居民区)、东台(河堤草丛)两地共6种生境采集蜱虫,形态学鉴定后用普通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COI)基因,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共采集38只蜱虫,包括25只成蜱和13只若蜱,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长角血蜱,分布于两个进化分支,主要进化分支位于Compound分支中。不同地理种群分属于5个共享单倍型,25个为独享单倍型,其中盐城市共涉及3个共享单倍型,10个单倍型,H5、H10处于辐射中心位置,可能较为原始。结论本次采集的长角血蜱在不同地理种群无明显分化,在盐城种群中可能处于扩张突变积累中。
陈国清崔倩张红军李峰李春香燕清丽王富华徐兵安然杨鹏飞
关键词:长角血蜱系统发育种群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
一种罗氏沼虾线粒体COI基因扩增引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氏沼虾线粒体COI基因扩增引物,该引物序列为:上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即COIF:5'‑CAACGTAATTGTCACTGCCCACG‑3';下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即COI...
唐琼英杨国梁杨旻珉夏正龙谢巨洪蔡缪荧李景芬高权新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DNA条形码在光唇鱼属鱼类系统分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本文基于COI基因序列对光唇鱼属13种鱼类进行分子鉴定及系统进化研究。结果表明,光唇鱼属各物种间遗传距离,除了北江光唇鱼(A.beijiangensis)与窄条光唇鱼(A.stenotaeniatus)之间的遗传距离(0.0157)外,其余物种间遗传距离都大于0.0200。在分子系统发育树上,北江光唇鱼与窄条光唇鱼形成一个分支,且因其种间遗传距离达不到种的划分水平,结合已有的资料判断两者可能为同一物种;吉首光唇鱼(A.jishouensis)在分子系统发育树上与侧条光唇鱼(A.parallens)和半刺光唇鱼(A.hemispinus)聚为姐妹分支,且与两者的种间遗传距离都明显大于0.0200,吉首光唇鱼应为一个有效种;半刺光唇鱼和带半刺光唇鱼(A.cinctus)在系统树上各自分布在2个独立的分支上,且两者间遗传距离比各自与同分支上的物种间遗传距离大,故判断它们的差异已达到种的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能有效地对光唇鱼属鱼类进行物种鉴定,并可用于探讨光唇鱼属的系统发育研究。
李强黄文炜彭苏汉周江伟詹华伟张钰莹蓝昭军李文俊桂林
关键词:DNA条形码COI基因系统发育
不同群体日本沼虾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采集钱塘江(QT)、武义(WY)、高塘湖(GT)、肇庆(ZQ)和南宁(NN)5个不同群体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样本,并对每个群体的线粒体COI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以此了解各群体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日本沼虾COI基因序列中,保守位点420个,变异位点222个,简约信息位点123个,碱基缺失或插入位点27个,平均转换与颠换比值2.78。COI基因序列中(A+T)的含量明显高于(G+C)的含量,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AT偏倚性。在67个个体中定义了65种单倍型,来自NN群体和QT群体的单倍型形成了2个主要分支。基于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聚类树表明,QT群体和GT群体遗传距离较近,与ZQ群体和NN群体相比遗传距离较远,WY群体与QT、GT群体的遗传距离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黄辉刘凯王宇希郭炜马恒甲谢楠
关键词:线粒体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云南西花蓟马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和目的】西花蓟马传播的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可侵染烟草,为揭示云南西花蓟马传播扩散趋势。【方法】以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COI基因为分子标记,检测23个不同云南西花蓟马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分子变异和种群动态。【结果】基于mtDNA COI基因分析,共检测到10种单倍型,总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Hd)较高,为0.60700;总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和基因流(Nm)分别为0.48031和4.46,表明云南西花蓟马各地理种群间基因交流水平较高;单倍型中介网络图没有明显分支;种群间分子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总群体中性检验Taijima’s D达到极显著水平,Fu’s Fs达到显著水平,且错配分布曲线中,除主峰外其余峰不明显,说明云南西花蓟马种群近期或正经历明显的种群扩张。【结论】云南西花蓟马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近期种群或正经历明显扩张,应积极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姜宁夏振远谢永辉卢灿华蔺忠龙马俊红郭建王晓萌盖晓彤
关键词:西花蓟马种群遗传学地理种群

相关作者

李琪
作品数:498被引量:1,30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长牡蛎 牡蛎 微卫星 贝类 壳色
孔令锋
作品数:155被引量:59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长牡蛎 贝类 太平洋牡蛎 线粒体COI基因 壳色
马春艳
作品数:235被引量:66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拟穴青蟹 青蟹 养殖 微卫星标记 系统进化
高玉时
作品数:508被引量:1,706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研究主题:鸡蛋 蛋鸡 线粒体DNA 引物 鸡肉
唐修君
作品数:327被引量:77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研究主题:线粒体DNA 试剂盒 引物 鸡肉 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