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篇“ 纵跳能力“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能力、下肢等速肌力及其相关性研究
2024年
为分析男女大学生能力特征和下肢三关节等速肌力特征,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EZEjump无线测试系统获得大学生单、双腿半蹲和下蹲高度,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获得其下肢等速肌力特征。结果显示:(1)男性高度与髋、膝关节峰力矩相关,其中半蹲高度与髋关节伸肌群快速测试峰力矩更相关,而下蹲与膝关节伸肌群快速测试峰力矩更相关;(2)女性单腿半蹲高度与慢速测试下髋关节屈肌峰力矩和屈伸比相关,双腿半蹲高度与快速测试下踝关节屈肌肌力差异相关;(3)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发展髋、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可以提高其高度,其中针对性的发展髋关节伸肌爆发力和膝关节伸肌爆发力可分别提高其半蹲高度和下蹲高度;女性高度与各关节肌群力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男女单腿高度与各关节屈伸比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异侧同名肌力差异<10%时,男女双腿高度不会受到肌力差异的影响。
黄昊坤满喜刘鑫贺江涛王柯
关键词:等速肌力下肢运动
脑前额叶区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能力影响的时效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 DCS)对(counter movement jump, CMJ)能力的影响。方法 21名普通大学生(普通大学生组)和17名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员组)随机接受脑前额叶区2 m A、20 min的真刺激(anodic t DCS,a-t DCS)或假刺激(sham t DCS,s-t DCS),采集刺激后即刻及10、20、30、40 min时间点的CMJ运动表现数据。对受试者不同时间点的跃高度、加速度、峰值功率、峰值垂直地面反作用力(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v GRF)进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刺激类型×测试时间点)。结果 运动员组,受试者跃高度和峰值v GRF的刺激类型×测试时间点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a-t DCS后5个时间点的测试数据均显著优于基准值及s-t DCS后(P<0.05);加速度和峰值功率的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普通大学生组,受试者加速度、峰值功率、峰值v GRF的刺激类型×测试时间点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a-t DCS后5个时间点的测试数据均显著优于基准值及s-t DCS后(P<0.05);跃高度的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结论 脑前额叶区a-t DCS能显著改善CMJ完成过程中的多项指标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增强能力的一种手段。
刘冬雪奚瑞周喆啸
关键词:纵跳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力量训练对太学生运动员的能力影响
目的:研究主要针对反向(CMJ),采用经颅直流电(tDCS)刺激结合下肢力量训练的手段,对大学生运动员的反向相关指标进行诊断和分析。检验tDCS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对下肢肌肉力量的潜在增强效果,并对其可能的神经机制进...
王子辰
关键词:深蹲TDCS
向心深蹲与离心超负荷深蹲对运动员能力急性影响的对比研究
研究目的:能力是衡量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重要指标,是排球、篮球、橄榄球等项目运动员体能的基本组成部分。研究表明负重训练、快速伸缩训练、末端释放训练等训练方式所诱导的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
孙绍诚张明
关键词:纵跳能力
不同动作节奏深蹲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对篮球运动员能力的急性影响
研究目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务必要加快体育强国的建设,以竞技体育为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发展团体项目球类运动。在各类世界级赛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男篮与世界各国强队之间相比球员的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关专家也...
杨健李文华
关键词:动作节奏篮球纵跳
足弓刚度对运动员单脚能力的生物力学分析
研究目的:足弓结构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区别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足弓通过辘轳机制和主动肌肉收缩实现脚对地面的蹬离,也是足弓的主要刚性来源。足弓刚度表示为在外力作用下足弓协同抵抗形变能力,已有研究...
黄涛但林飞任家锐王维蕊吴佩琦刘鑫李建设
关键词:足弓跳高运动员生物力学
重复性相位干涉电场刺激对下肢能力的影响研究
研究目的:相位干涉电场(Temporal Interference Electrical Fields,TI)刺激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因其理论上的无创、深部、聚焦特性而被研究者广泛关注。相位干涉电场刺激技术将...
郑苏旺付田莉周治宁张玉凤吕娇娇
关键词:纵跳
动态拉伸和静态拉伸对下肢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研究目的:选择高效实用的拉伸方式是每位体能教练的重要工作之一,合理的拉伸计划能使人体形成多种生理反应,从而增强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表现能力。作为操作更便捷的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是许多教练员的首选。目前,动静态拉伸仍有一些不...
朱紫维陈伦昕宋君毅孙健杨群李端英
关键词:下肢爆发力META分析
激活后增强效应对青少年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研究目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运动员运动生涯的黄金期,是青少年运动员掌握技战术以及提高速度和对抗力的基础。因为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育成熟的关键期,相较于成年运动员,青少年的在解剖学、生物力学、神经肌肉特征等方面更具特殊性,其身...
谢林陈伦昕孙健杨群姬红慎李端英
关键词:青少年下肢爆发力
12~15岁青少年能力特征及其与身体形态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12~15岁青少年能力的年龄与性别特征,分析能力与身体形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区域分层方法选取中国9省(市)15所中学的12~15岁青少年1280名,采用Smartjump测试系统测量半蹲高度(SJ-H)、下蹲高度(CMJ-H)、左腿下蹲高度(LCMJ-H)、右腿下蹲高度(RCMJ-H),通过CMJ-H和SJ-H的比值计算出离心利用率(EUR)。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小腿围和足长5项身体形态指标。分析12~15岁青少年能力的年龄和性别特征,以及与身体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男生高度随年龄增加而上升,12~15岁SJ-H(29.3~37.0 cm)、CMJ-H(30.8~39.9 cm)、LCMJ-H(15.1~19.2 cm)、RCMJ-H(14.8~18.9 cm)呈上升趋势。而女生高度仅有14与13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岁SJ-H(25.3 cm)、CMJ-H(27.0 cm)高于13岁(24.5,26.1 cm)(t值分别为2.01,2.19,P值均<0.05);男生SJ-H、CMJ-H、LCMJ-H、RCMJ-H均优于女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差异逐渐加大;EUR在各年龄男、女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6~1.09)(t值分别为-0.11~0.94,P值均>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全体12~15岁青少年SJ-H、CMJ-H、LCMJ-H、RCMJ-H与身高(r=0.38~0.43)、足长(r=0.22~0.29)存在中、低度相关,与体重(r=-0.17~-0.14)存在低度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12~15岁男生高度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而女生14岁之后高度无增长趋势,12~15岁青少年能力与身高、体重、足长存在显著相关性;较大的体重对能力会产生限制作用。
田俊龙高翔刘艺李林
关键词:青少年

相关作者

陈佩杰
作品数:541被引量:3,816H指数:3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青少年 骨骼肌 儿童青少年 基因表达 生理状态
苟波
作品数:145被引量:505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安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自行车运动员 散打队 运动员 短距离自行车 散打运动员
魏勇
作品数:63被引量:37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运动鞋 运动后 下肢 热休克蛋白72 热休克蛋白
刘卫民
作品数:49被引量:36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足球 运动员选材 相对年龄 青少年 足球运动员
刘颖
作品数:59被引量:27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运动员 肌力 个性化 运动链 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