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1篇“ 纪实美学“的相关文章
“观看真实”:是枝裕和的纪实美学
2025年
在世界电影领域,是枝裕和以其独到的纪实美学和作者风格而为人称道。本文借用并修正“观看真实”这一概念,从真实的借用、真实的生成和真实的超越三个方面解析了是枝裕和纪实风格的美学机制。首先,是枝裕和通过在故事片中使用纪录片技巧,借用了观众的观看经验,在故事真实之外叠加形态真实,缔造了观影过程中一种“自我反射式”真实感;进一步地,他通过反常规的视听语言“阻隔”观众对于角色的情感投入,保持观看的距离感,进而调动观众以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跨越导演刻意设置的断裂,让观众与角色共创精神世界;最后,他还赋予日常生活细节诗意效果,使影像中的日常突破写实价值,抵达超越个体情感和现实经验的对于环境和世界的认知。
王静梁君健
关键词:纪实美学真实感
论电视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及创造功能——以《二十五载莲花情》为例
2025年
电视纪录片《二十五载莲花情》全面呈现了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发展历程和“一国两制”在澳门地区的成功实践。本文从纪实美学视角分析了该片在艺术性、真实性与文化性层面的深层意蕴,揭示其在现代传播环境中构建文化认同与承担社会责任的时代价值,认为其彰显了电视纪录片历史记录、情感表达、文化传承的创造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工智能背景下纪录片创新创作与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
张志庆
关键词:纪实美学澳门回归祖国
纪录片《青春》的纪实美学与价值建构研究
2024年
纪录片《青春》共分为《春》《苦》《归》三部分,其中的《春》聚焦织里镇打工的青年人,讲述他们独一无二的青春故事。在纪实美学方面,该纪录片延续导演直接电影的拍摄风格,用忠实的镜头语言、独特的视听符号,呈现出鲜活的个体,不加修饰地放大人们对情感的需求与表达,展现出生命闪耀的底色;在价值构建方面,该纪录片放大平淡生活,追溯时代轨迹,进而激发观者的认同感,实现情绪的反思与情感的共鸣。
殷佳榛
关键词:纪录片纪实美学
纪实美学视阈下矿工题材纪录片《煤海》的创作实践研究
纪实美学是一种非纯理论的美学思想,是纪录性艺术经验的总结。纪实美学在我国纪录片领域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真实的同期声,晃动的镜头开始取代过往纪录片中的精致美。主人公平民化、实景拍摄、长镜头、同期声录制等具有鲜明纪...
陈丽媛
关键词:纪实美学人物纪录片煤矿工人
影视技术对我国体育纪录片纪实美学的影响探究被引量:2
2024年
影视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体育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影视技术的沉浸记录、完美再现以及还原事件的能力为体育纪录片迈向更高艺术境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何恰到好处地使技术成为体育纪录片的加分项,在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让观众产生正确的认知,丰富审美意象,拓宽想象空间,提升观众的审美境界,是创作者在体育纪录片技术化这条赛道上的必修课。虚拟现实、数字动画、3D成像、高速摄影等这些技术在体育纪录片的呈现中基于现实又打破了机械性的复制与还原,为体育纪录片拓展了更加多元的视觉表达和更加丰富的类型选择。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本是体育大国的中国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体育纪录片应该肩负起记录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以及传播体育精神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担当。文章基于对影视技术发展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考察,结合纪实美学,分别从体育纪录片的影像建构、声景转向、具身传播等维度探讨技术对体育纪录片的影响,并提出未来体育纪录片应借助技术的优势打开创作维度、拓展叙事空间,打破视听局限,让体育纪录片在更加多元化的呈现中赋有“超现实”的表达能力,为体育纪录片的未来发展及行业生产格局带来更多的可能。
葛奕霖邱琬婷
关键词:数字技术体育纪录片技术美学沉浸感
纪实美学视阈下公益人物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 ——以毕业作品《点亮》为例
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经典电影理论百花齐放,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为代表的纪实美学理论成为了众多电影理论中的重要一脉,对后世影响深远。经过实践验证,借助纪实美学的理论指导,我们能够在纪录片创作中更加彰显其美学价值。同时...
薛海彤
关键词:纪实美学
浅析电影纪实美学与蒙太奇美学的辩证关系
2024年
电影美学史上,有两种经典美学观念。基于电影现实观的不同,产生了艺术观念的分庭抗礼,客观推动了电影理论的发展,它们分别是以巴赞为代表的纪实美学学派和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通过辩证思维回顾美学观念的争执,看待巴赞对蒙太奇学派的批评,分析蒙太奇学派的理论,探讨电影美学观的对立统一,有利于引导更好的艺术创作。
张小澜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纪实美学解析
2024年
刘文琦宋子琦
中国西部电影《小马鞭》的纪实美学探究
2024年
龙雅妮包进苑
纪实美学视域下老年题材纪录片《暮色颜欢》的创作研究
赵晓萌

相关作者

蒋尧尧
作品数:25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研究主题:纪实美学 电影 暴力美学 暴力 女性
彭耀春
作品数:72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三江学院
研究主题:戏剧 姚一苇 小剧场 电影 警察
张同道
作品数:154被引量:551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纪录片 纪录片 纪录电影 新媒体 电影
厉震林
作品数:224被引量:269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
研究主题:电影表演 表演 中国电影 表演美学 文化分析
黄国良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贾樟柯 纪实美学 电影精神 民意 民间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