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8篇“ 纤维束示踪成像“的相关文章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联合纤维束示踪成像对前列腺根治术前前列腺周围神经三维显像的初步探索
- 2022年
- 目的:评估盆腔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纤维束示踪成像(DTT)与T2WI图像、三维器官融合重建对于前列腺周围神经显像的效果,探讨对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前列腺周围神经保护的价值。方法:纳入15例行盆腔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包括T1WI、T2WI、DWI、DTI、T1 LAVA Flex Dynamic phase序列),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明确病理为前列腺癌的患者,通过DTI联合DTT技术,对前列腺周围神经进行追踪显像,并与T2WI图像、三维重建器官进行融合,显示前列腺周围神经的走行和与盆腔脏器的关系。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尿控功能及性功能的差异。结果:1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周围神经三维追踪显像,其中4例因原始图像质量不佳予以排除,其余11例图像质量优良,清晰追踪并显示前列腺周围神经走行和与盆腔脏器关系。患者尿控功能在术后6月基本恢复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术后6月性功能相比术前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盆腔磁共振DTI联合DTT技术可以清晰追踪显示前列腺周围神经走行,通过融合T2WI图像、三维器官重建图像,显示神经与盆腔脏器的关系,对于术中前列腺周围神经的保护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陈科贾卓吕香君敖砾言任昶澔许云来张晓晶王海屹王保军马鑫张旭
- 关键词:弥散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 MR弥散张量成像及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本文探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诊断中应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的价值。选取脑胶质瘤患者84例,比较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DTI、DTT参数差异。实验结果显示:高级别瘤周白质纤维束破坏比例明显高于低级别(P<0.05);高级别病灶实质区部分各向异性(FA)值明显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P<0.05),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明显低于低级别(P<0.05);高级别瘤周水肿区纤维密度指数(FDi)值明显低于低级别(P<0.05);瘤周白质纤维束破坏,病灶实质区FA值和ADC值,瘤周水肿区FDi值鉴别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877、0.965和0.828(P<0.05)。研究证实:同级别脑胶质瘤中,DTI及DTT参数有所差异,在鉴别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 万正国贾雯孙源源吕晓清孟凯龙
- 关键词:MR弥散张量成像脑胶质瘤
- 3.0T磁共振纤维束示踪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诊断和预后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CS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再行DTT成像处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将患者恢复情况分为优、良、可和差4个等级,根据常规MRI信号将患者分为A级、B级和C级,根据DTT显示的纤维束连续程度分成1级、2级和3级。比较常规MRI分级、DTT分级与术前JOA评分和JOA改善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RI分级A级、B级和C级分别为15例、32例和13例,DTT分级1级、2级和3级分别为14例、33例和13例。两种分级体系中,三种级别患者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显著,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MRI分级中,A级患者JOA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C级(P<0.05),但与B级无显著差异(P>0.05);B级与C级患者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TT分级中,1级和2级患者JOA评分改善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C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RI分级与术前JOA评分和术后JOA评分改善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9(P<0.05)和-0.184(P>0.05);DTT分级与术前JOA评分和术后JOA评分改善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9(P<0.05)和-0.462(P<0.05)。结论DTT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分级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优于常规MRI。
- 戴飞武刚
- 关键词:纤维束示踪成像脊髓型颈椎病弥散张量成像预后
- 术前DTI纤维束示踪成像定量参数与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术前DTI纤维束示踪成像定量参数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疗效的相关性,以此来评估定量参数预测疗效的价值。方法将15例共27个子宫肌瘤患者于HIFU术前及术后1天内行常规MRI扫描及DTI扫描,测量术前肌瘤的MD值、FA值、纤维束密度、最长纤维束长度及平均纤维束长度与HIFU治疗的消融率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肌瘤的MD值、纤维束密度与消融率为负相关,FA值与消融率为正相关,最长纤维束长度、平均纤维束长度与消融率不存在相关性。以消融率>0.75作为消融效果良好,FA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76。结论不同DTI定量参数的肌瘤HIFU消融疗效不一,MD值及纤维束密度与消融率呈负相关,FA值呈正相关,MD值及纤维束密度越小,FA值越大的子宫肌瘤消融效果更优,术前DTI纤维束示踪成像定量参数对于HIFU疗效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 周芳露吕富荣吕发金肖智博李佳
-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
-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定量研究及纤维束示踪成像观察正常腕关节正中神经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运用MR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定量研究正常青年人腕关节正中神经的各向异性特点,并使用扩散张量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技术显示腕关节正中神经。方法选取38名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腕关节轴位T2WI、轴位T1WI、轴位PD、DTI序列扫描。结果同性别同侧腕关节所测三层段横截面积及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性别或不同性别两侧腕关节所测三层段横截面积及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DTI及DTT技术可以定量描述腕关节正中神经的扩散特征及有效直观地重建显示正中神经纤维束,可以为诊断正中神经病变提供新的定量观察指标。
- 唐玲程捷飞
- 关键词:正中神经扩散张量成像技术
- 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TureFISP)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判定腰椎间盘突症(LDH)所致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的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单侧坐骨神经痛LDH患者(病变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腰骶部MR检查。将3D-TureFISP序列与DTT图像融合,于L4~S1椎体水平测量双侧神经根FA及ADC值,结合融合图像所示神经根形态、走行及FA、ADC值判定LDH患者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D-TrueFISP序列与DTT融合图像可清晰显示神经根形态及走行。病变组40例(受累神经根51条,未受累神经根189条)中,37例影像学检查判定的责任神经根与临床症状相符,3例不符。对照组(240条神经根)左侧与右侧神经根FA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神经根平均FA值为0.346±0.042,ADC值为(1.296±0.080)mm^2/s。病变组患侧神经根FA值为0.253±0.021,ADC值为(1.743±0.089)mm^2/s;对侧神经根FA值为0.339±0.013,ADC值为(1.297±0.075)mm^2/s。病变组患侧神经根FA值明显低于自身同层面对侧神经根(t=0.806,P=0.038)及对照组神经根(t=0.963,P=0.043),ADC值明显高于自身同层面对侧神经根(t=0.866,P=0.040)及对照组神经根(t=0.921,P=0.042)。病变组对侧神经根FA及ADC值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D-TureFLSP序列联合DTT技术可清楚显示神经根解剖形态及走行,结合量化分析判定LDH患者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为临床提供更多诊疗信息。
- 徐睿康新国何玺刘宗才曾宪春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
- 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高分辨力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大鼠梗死灶中心和周围白质纤维束损伤情况。方法共25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组(MCAO组,15只),其中MCAO组以线拴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两组大鼠分别于模型制备后3 h、6 h、1 d、2 d、3 d、4 d和7 d,采用高场强(7.0T)扩散张量成像(DTI)和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于梗死侧皮质、皮质下和胼胝体选择兴趣区并计算部分各向异性(FA)值、平均扩散率(MD)值、轴向扩散系数(λ║)值和径向扩散系数(λ┴)值,以及于内囊区选择兴趣区并计数纤维数目(NT)值。结果两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梗死侧皮质、皮质下和胼胝体FA值(均P=0.000)、MD值(均P=0.000)、λ║值(均P=0.000)和λ┴值(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CAO组梗死侧皮质、皮质下和胼胝体FA值于超急性期(≤6 h)缓慢升高(均P=0.000)、急性期(6小时至3天)明显下降(均P=0.000)、亚急性期(3天至8周)趋于稳定,MD值、λ║值和λ┴值均于急性期明显升高(均P=0.000),亚急性期趋于稳定;对照组与MCAO组大鼠梗死侧皮质、皮质下和胼胝体FA值(P=0.003,0.000,0.000),皮质下MD值(P=0.013),皮质下和胼胝体λ║值(P=0.012,0.001)和λ┴值(P=0.001,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梗死侧N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CAO组梗死侧NT值于超急性期缓慢下降(P=0.032)、急性期明显下降(均P=0.000)、亚急性期趋于稳定;MCAO组大鼠各时间点梗死侧NT值低于对照组(P=0.000)。DTT显示,MCAO组大鼠梗死侧白质纤维束走行迂曲,部分离断,尤其模型制备1 d后即可见梗死侧受损纤维趋于围绕病灶边缘。结论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至急性期,神经损伤持续存在,至亚急性期出现神经纤维重塑。DTT显示梗死侧受损纤维趋于围绕病灶边缘,提示受损纤维包绕病灶的保护作用。
- 曹宸张雪君韩彤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大脑中动脉疾病模型
- 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其在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脑肿瘤行常规MRI及DTT检查,通过获取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依次分析83患者肿瘤与瘤周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测量83脑肿瘤患者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ADC值、FA值。结果:ADC值在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中,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具有差异性,而在正常白质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FA值在肿瘤实质区,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具有差异性,而在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中,正常白质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83例良、恶性肿瘤瘤周白质纤维束都可以发生移位;瘤周水肿区白质纤维束表现为浸润和破坏为主,其破坏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比。结论:DTT可直观显示脑白质损伤程度并观察神经纤维束受损范围。
- 程华俞正勇陈祥
- 关键词: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 纤维束示踪成像评价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边缘系统纤维通路损伤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评估多发性硬化(MS)边缘系统纤维通路损害。方法对20例复发缓解型MS患者(MS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纤维束示踪成像。追踪扣带束、穹窿、钩束,获得相应纤维条数、FA值、MD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S组扣带束、穹窿、钩束FA值均减低(P均<0.01),MD值均升高(P均<0.05)。MS组穹窿纤维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01)。MS组中左侧与右侧钩束纤维条数、对照组中左侧与右侧钩束FA值、纤维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S组扣带束、钩束FA值与EDSS评分呈负相关(r=-0.572、-0.665,P均<0.05),MD值与EDSS评分呈正相关(r=0.627、0.603,P均<0.05)。结论纤维束示踪成像对评估MS边缘系统纤维通路损害及监测临床进程有重要应用价值。
- 罗琦李咏梅韩永良廖旦曾春王静杰杜思霖
- 关键词:扩散磁共振成像多发性硬化
- 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在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成像(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处理获得二维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图(FA)和三维DTT图.确定手术方案。手术前后进行临床评价,了解不同区域的FA值、术后肿瘤体积及手术切除程度。【结果】方向编码彩色图及DTT图可清晰显示白质纤维束和肿瘤的解剖关系,其中邻锥体束受推移15例,受浸润11例,受破坏9例。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FA值低于正常脑白质,且肿瘤病灶区FA值低于灶周水肿区,差异有显著性(P〈0.05)。15例低级别胶质瘤和20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肿瘤病灶区FA值均低于正常脑白质,低级别胶质瘤FA值高于高级别胶质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术后肿瘤体积、手术切除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级别胶质瘤中,5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术后4例神经功能恢复正常,1例无变化;高级别胶质瘤中,13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4例恢复正常,9例无变化;其余术前神经功能正常者术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DTT图可活体地无创反映功能区、锥体束与肿瘤的解剖关系,可最大程度地保护重要白质锥体柬,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 程华沈洲明宋玉萍
相关作者
- 王琨

- 作品数:22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型颈椎病 个体化导航模板 熔融沉积 各向异性分数 弥散张量成像
- 王德杭

- 作品数:252被引量:1,561H指数:1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CT 磁共振 X线计算机
- 王苇

- 作品数:210被引量:909H指数:16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出血 大脑中动脉 磁共振
- 郑淞文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DTT 急性脊髓损伤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示踪成像 DTI
- 程华

- 作品数:7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阜宁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弥散张量 纤维束示踪成像 脑胶质瘤 弥散 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