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篇“ 红车断裂带“的相关文章
-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重新认识及油气成藏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岩性、内幕结构及接触关系复杂,为建立其地层层序,以野外露头建立的石炭系地层系统为基础,通过岩性、电性和地震属性精细地层标定,依据岩性组合特征、地震波组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将西北缘后山石炭系地层系统引入盆内进行井下地层对比,建立石炭系层序剖面并开展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在石炭系地层格架基础上开展优势岩相分析。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盆内井下钻揭地层为上石炭统,由新到老依次为阿腊德依克赛组、哈拉阿拉特组和成吉思汗山组,整体向西超覆抬升,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构造格局。(2)成吉思汗山组主要发育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受推覆作用影响,阿腊德依克赛组和哈拉阿拉特组超覆尖灭,南部爆发相剥蚀减少,主体发育火山沉积相和碎屑岩沉积相。(3)主要含油层为成吉思汗山组和哈拉阿拉特组,南部火山角砾岩及局部安山玄武岩为油气有利指向区。
- 潘虹于庆森李晓山宋俊强蒋志斌王丽罗官幸徐文秀尤浩宇
- 关键词:断阶带火山角砾岩石炭系红车断裂带准噶尔盆地
-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地球物理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
- 2024年
- 准噶尔盆地西缘红车断裂带火山岩油气藏资源丰富,储量规模巨大,具有满带含油的特点。然而火山岩油藏受构造、相带、岩性控制,断裂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致使优质储层难以识别。首先,基于岩石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石炭系发育的优势岩性以及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运用多参数分布交会法建立了自然伽马-密度、密度-电阻率/自然伽马、电阻率-自然伽马/密度的岩性识别组合图版,确定优势岩性特征,进而对目的层段的岩性进行了有效识别。然后,通过地震相、测井相、岩性特征及试油结果等资料的分析,明确研究区火山岩相、储盖组合和油藏分布规律。根据地震反射结构和反射构型特征,识别研究区典型的地震相特征;在岩石物理和敏感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发挥地震纹理属性和瞬时相位余弦属性在岩性体刻画、边界分析方面的优势,以及地震波形相控反演在提高储层识别垂向分辨率的同时,兼顾了横向预测的能力,综合运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波形相控反演和沿层切片技术,通过对地震平-剖面成果与井上有利储层的分析,最终确定优势储层的发育和空间分布范围,为落实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火山岩储层油气优势聚集带提供了支持。
- 殷文
- 关键词:红车断裂带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地震响应特征多属性分析
-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被引量:6
- 2023年
-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尽管历经60多年的油气勘探,相继发现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但其成藏富集条件及成藏规律仍缺乏系统研究。综合分析红车断裂带的油气地质和成藏条件,总结成藏模式并指出下一步勘探领域,可为开拓新领域、新层系以及老区挖潜提供新思路。根据区域断裂特征、断裂的组合关系及构造演化等差异,可将红车断裂带自北向南分为红山嘴断裂带、车排子断裂带和红光镇断裂带3部分。红车断裂带的储层岩性以石炭系火山岩和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砂砾岩为主,储集条件良好。提出了2类成藏模式:①远源“源-储断接”油藏模式,该模式主要发育于红山嘴断裂带和车排子断裂带,因其距离沙湾凹陷烃源中心远,断裂的断距大小决定了油藏高度;红山嘴断裂带和车排子断裂带在立体勘探中均获得了较大的油气储量发现,尤其在车排子断裂带,不仅在老区新层系中获得了突破,在老层系的再挖潜中也获得了发现,是未来精细勘探的首选突破口。②近源“源-储对接”气藏成藏模式,该模式主要发育于红光镇断裂带,其距离沙湾凹陷的烃源中心近且发育多套规模储层,具备高压封存箱和规模气藏的形成条件,尽管目前尚无钻探井,但可作为风险勘探的首选领域。
- 董雪梅李静潘拓徐倩陈亮任军民金科
- 关键词:精细勘探风险勘探
- 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分析及储层识别被引量:9
- 2023年
- 结合录井岩屑、测井曲线和薄片资料,分析不同岩性测井响应特征,利用多参数分布交会法建立组合岩性识别图版,明确优势岩性特征。基于岩心刻度测井思路和火山岩储层特征,对研究区石炭系储层岩性、岩相进行精细划分,识别火山岩相特征。结合研究区储盖条件及地震反射结构和构型,分析火山机构特征及油气藏分布规律。运用地震多属性分析和沿层切片技术,并通过对地震平-剖面成果与井上有利储层的对比验证,进而确定优势储层的空间展布。结果表明:密度-电阻率/自然伽马交会图能够较好地区分玄武岩、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电阻率-自然伽马/密度交会图能够较好地区分火山角砾岩、安山岩和凝灰岩;火山喷发的凝灰岩和间断期的火山沉积岩形成良好的盖层,溢流相的安山岩/玄武岩和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形成良好的储集层;综合运用地震纹理和瞬时相位余弦属性及沿层切片技术能够较好地刻画有利储层分布范围;研究区火山岩油气藏是受岩性和火山机构共同控制的非均质岩性油气藏。
- 殷文冯程周发鑫冯梓岩孙廷彬高志伟蒲钰龙周隶华
- 关键词:红车断裂带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岩相特征储层识别
-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质量控制因素被引量:8
- 2023年
- 石炭系火山岩是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主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但目前对于火山岩储层特征及质量主控因素尚不明确,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和开发部署。基于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火山岩储层的岩性进行精细划分,识别储集空间类型并揭示其质量控制因素,以期为有利目标优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储层以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玄武岩和安山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和微裂缝为主,储层孔隙度平均为9.69%,渗透率平均为0.24×10^(-3)μm^(2),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石炭系火山角砾岩储集物性最好,而安山岩和玄武岩次之。储层物性受火山岩岩性、岩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岩相控制了岩性的类型及分布,从物质成分上根本控制了压实作用及后期溶蚀作用的进行,从而主要控制了储层质量;风化淋滤作用、溶蚀作用及断裂活动可以形成裂缝-溶蚀孔体系,大大改善了储层质量;而压实作用和充填作用使得原生孔隙大量减少,储层物性变差。
- 赵耀潘虹骆飞飞李亮李丹杨谢宗瑞卢东连张琴
- 关键词:岩相火山岩储层石炭系红车断裂带准噶尔盆地
-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多源多期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有利勘探方向被引量:1
- 2023年
-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紧邻沙湾凹陷,成藏条件极为有利,勘探潜力巨大,但不同阶段油气混杂分布,不同区带成藏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块下一步油气勘探与开发。通过油源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烃类流体包裹体分析及地震资料等研究,对红车断裂带的油气源、成藏期次、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勘探方向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红车断裂带原油可以划分为4类,主要来源于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烃源岩;天然气可以划分为5类,来源于石炭系、佳木河组、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4套烃源岩。红车断裂带油气藏具有“两期原油充注、晚期干气侵入”的成藏特征,第一期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成藏期,第二期为早-中白垩世成藏期,晚期成藏(干气侵入)发生在晚白垩世之后。红车断裂带油气藏受四大成藏因素控制:多套烃源岩为油气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断裂与不整合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输导条件;断裂封闭性与构造演化差异控制了油气复杂分布;保存条件差导致研究区天然气难以大规模成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红车断裂带北段、南段多源多期油气成藏模式。以该研究认识为指导,指出斜坡区和断裂带下盘以及南段深层是研究区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
- 蒋奇君李勇李勇刘向君马万云何清波
- 关键词:油气源对比成藏期次成藏主控因素红车断裂带准噶尔盆地
- 断层封闭性演化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及其控藏作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为例被引量:8
- 2023年
- 断层封闭性评价对油气成藏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断层封闭性演化和油气动态成藏有机结合的研究却较少。为此,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为例,利用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生烃热模拟产物特征、原油色谱色质、碳同位素、轻烃等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技术,建立了断层封闭性演化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揭示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断层封闭性差异演化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红车断裂带断层侧向封闭性控制了断层上/下盘原油性质差异。②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断层侧向对油气不封闭,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成熟阶段原油运移至上盘石炭系遭受生物降解形成高密度重质油;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断层侧向对油封闭,对气不封闭,风城组高成熟原油和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成熟原油在下盘聚集成藏。③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断层对不同流体封闭性差异是红车断裂带油藏伴生气普遍为干气的主要原因。④断层封闭性演化可以划分为开启、弱封闭、中封闭、强封闭4个演化阶段,分别控制了油气散失、上盘油藏遭受生物降解、下盘油藏聚集天然气散失、晚期干气捕获4个成藏过程,前3个阶段导致成熟—高成熟阶段天然气散失,晚期强封闭阶段干气大规模聚集,形成了重质油、中质油、轻质油、干气并存的油气分布复杂现象。结论认为,建立的断裂封闭性动态演化历程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对复杂地区多源多期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李勇罗力元李勇刘向君王剑刘向君马万云
- 关键词:断层封闭性地球化学评价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
- 红车断裂带复杂构造成像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二叠系取得了重要的油气发现,但受地层、断层成像精度较低的制约,难以有效落实有利勘探目标。本文依托"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用"目标驱动、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重点开展了OVT域叠前时间偏移...
- 朱哲钟厚财范素芳姚惠娟赵津
- 关键词:处理解释一体化叠前深度偏移红车断裂带准噶尔盆地
- 基于常规测井的火成岩岩性识别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成岩储层为例被引量:13
- 2021年
- 石炭系火成岩储层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成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薄片鉴定、取心分析及测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的7种优势岩性及测井响应特征,采用多参数分布交会法,建立自然伽马—密度、中子孔隙度—密度和自然伽马—构建参数交会图版,预测优势岩性的平面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优势岩性为玄武岩、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凝灰质细砂岩和沉凝灰岩;优势火成岩岩性具有局部发育的分布特征,以凝灰质为主的岩性(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和凝灰质细砂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和主断层东侧,火山熔岩(玄武岩、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主断层西侧。多参数分步交会法可有效应用于研究区优势火成岩岩性识别,为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有效识别火成岩岩性提供一种方法。
- 冯梓岩殷文钟云滔于杰赵磊冯程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火成岩储层岩性识别
- 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红车断裂带封闭性评价被引量:4
- 2019年
- 本次研究采用断面正应力大小、泥岩削刮比(SGR)、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Rm)和断面紧闭指数等定量参数,对车拐地区红车断裂封闭性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显示泥岩削刮比(SGR)均值为0.6,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Rm)均值为0.51,泥质充填程度较高,断面正应力大小变化不大,为69.54~73.11MPa,整体较大,紧闭指数为1.28~8.25,均值为3.98。从而认为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红车断裂带二叠系及三叠系封闭性较好,侏罗系封闭性差。红车断裂带中部、北部断层封闭性较好,而发育于浅部乌尔禾组、三工河组内的小断层在现今及油气成藏期的封闭性也普遍较好。
- 仲伟军姜宇张淑萍王意张玉华吴孔友
- 关键词:综合评价
相关作者
- 谭开俊

- 作品数:122被引量:724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石炭系 侏罗系 成岩作用
- 秦启荣

- 作品数:185被引量:1,367H指数:20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裂缝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储层特征 川东南
- 吴孔友

- 作品数:170被引量:1,371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油气成藏 断裂带 不整合 油气运移
- 支东明

- 作品数:67被引量:1,206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页岩油 新近系 成藏条件 准噶尔盆地南缘
- 陈轩

- 作品数:46被引量:4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茅口组 岩性油气藏 吉木萨尔凹陷 芦草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