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篇“ 红茴香注射液“的相关文章
- 红茴香注射液用于下颌智齿拔除术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红茴香注射液缓解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90例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黏膜下注射红茴香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空白组患者不注射药液。术后复诊随访,记录患者术后1、3、7 d的疼痛、肿胀及张口受限程度,并记录患者满意度。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3 d的疼痛、肿胀和张口受限程度均较低(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局部使用红茴香注射液能够缓解智齿拔除术后的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等不良反应,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对创口愈合无不良影响。
- 王冬玲朱青青朱慧琳周弘
- 关键词:下颌阻生智齿视觉模拟评分法红茴香注射液
- 红茴香注射液用于缓解种植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红茴香注射液用于缓解口腔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GBR)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纳入接受口腔种植同期GBR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术后局部注射红茴香注射液,对照组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空白组不注射任何药物。对术后1、3和7天的疼痛、肿胀、伤口愈合和满意度进行观察记录,采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第1、3天的术后肿胀、疼痛程度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伤口愈合程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术后满意度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口腔种植同期GBR手术后局部注射红茴香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术后不良反应。
- 朱青青孙强王冬玲周弘
- 关键词:红茴香注射液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后疼痛肿胀口腔种植
- 红茴香注射液配合水针刀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红茴香注射液配合水针刀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机制进行探讨,增加对足底筋膜炎治疗的新的可行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思路与方法。方法:本研究的60病例均为2020年01月-2021年09月期间就诊...
- 韩鹏涛
- 关键词:水针刀红茴香注射液足底筋膜炎
-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讨红茴香注射液对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红茴香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2只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来氟米特组及红茴香注射液组,每组8只。采用尾根部及背部多点注射牛Ⅱ型胶原蛋白乳化剂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来氟米特组以来氟米特(3 mg/kg)灌胃,红茴香注射液组腹腔注射红茴香注射液(0.3 mL/kg),每日1次,连续28 d。药物干预后每7天进行1次关节炎性评分,测量足跖关节肿胀厚度。28 d后取材,采用HE染色法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学形态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采用Safranin O染色法观察关节软骨破坏程度并进行染色缺失评分;Western blot法测定滑膜组织中酪氨酸激酶2(JAK2)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STAT6)、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p-STAT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红茴香注射液组关节炎指数评分降低(P<0.05),足跖关节厚度减小(P<0.05,P<0.01),关节病理改变评分及滑膜中JAK2、STAT6蛋白表达量及其磷酸化水平均降低(P<0.05,P<0.01)。结论红茴香注射液对CIA小鼠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JAK2、STAT6相关蛋白磷酸化表达,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
- 张慧杰柴立民刘娟张萍心李晋玉李东阳孙嵩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红茴香注射液滑膜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小鼠
- 红茴香注射液用于缓解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和肿胀的效果分析
- 目的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常伴有局部疼痛、肿胀和张口受限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为缓解以上不良反应,本研究在拔牙术后即刻于患者黏膜下注射红茴香注射液,通过对比观察该药物镇痛、消肿和预防张口受限的效果,为阻生...
- 王冬玲
- 关键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VAS红茴香注射液术后肿胀术后疼痛
- 用HPLC法测定红茴香注射液中槲皮苷的含量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茴香注射液中槲皮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kma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6 nm。结果槲皮苷在0.215~3.22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6,该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39%,RSD为0.82%(n=6),重复性为1.194 mg/ml,RSD为0.40%。结论 3批红茴香注射液的槲皮苷平均含量结果为1.191 mg/ml,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测定红茴香注射液中槲皮苷含量的方法。
- 成程陈向梅马健赵氚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红茴香注射液槲皮苷
- 红茴香注射液对PRRSV和PRV的抗病毒作用及其初步机制研究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和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virus,PR)分别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 苗灵燕
- 关键词:红茴香注射液抗病毒PRRSVPRV
- 红茴香注射液超滤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茴香注射液制备方法。本方法是在原来红茴香注射液制备工艺增加超滤工艺而来,通过超滤工艺,去除红茴香注射液中的大分子杂质,降低红茴香注射液的毒副作用。
- 陈仁华陈剑美
- 一种红茴香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茴香注射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红茴香的根皮或茎皮粗粉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挥发油提取液(A液)另存;蒸馏后剩余药液过滤,浓缩后作为浓缩水液(B液)另存;药渣用乙醇回流提取,得乙醇提取液(C液),将A液、B...
- 陈剑美
- 腰阳关穴位注射红茴香注射液对健康小鼠耐痛阈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红茴香注射液是否能提高健康小鼠的耐痛阈值,并比较穴位注射与肌肉注射的疗效差异,客观科学的评价穴位注射红茴香对痛阈的影响。[方法]将125只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红茴香组(A组)、肌肉注射红茴香组(B组)、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C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E组),分别给予相对应的治疗措施,运用光热测痛仪,观察干预后1h至7d之内11个时间点小鼠的耐痛阈值。[结果]1)A、B组在所观察的时间点内耐痛阈的整体升高趋势较其他3组更为明显,并在注射后3~120 h内较C、D、E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于注射后24 h出现上升趋势,48 h达到顶峰,24~72 h之间维持较高水平,之后逐渐下降,144 h后接近正常水平。B组小鼠的耐痛阈在24~96 h之间明显升高,120 h后接近正常水平。2)C、D、E组所有时间点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茴香注射液有提高健康小鼠耐痛阈的作用,其效果在注射后24~96 h表现最为明显,生理状态下,穴位注射红茴香注射液尚未显示出其疗效优于肌肉注射。
- 张阔徐媛于海龙刘宝虎郭义周丹陈剑美
- 关键词:穴位注射红茴香注射液
相关作者
- 陈强

- 作品数:21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阿司匹林 醇提物 急性肝损伤
- 王霞

- 作品数:32被引量:130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乳腺癌 痛点注射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来氟米特
- 匡荣

- 作品数:52被引量:29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细菌内毒素 安全性再评价 小鼠 山楂叶总黄酮 高脂血症
- 陈超凤

-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胰岛素抵抗 葫芦巴 糖脂代谢紊乱 GLUT4 糖耐量
- 郑成

- 作品数:2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红茴香注射液 红茴香 高效液相色谱 黄酮类成分 槲皮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