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11篇“ 红细胞生成素“的相关文章
红细胞生成素被引量:8
1995年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调节系祖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近年来,尤其是大量重组Epo的生产,使Epo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进入崭新时代。本文详述了Epo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及生化特性,产生Epo的器官及其细胞定位的研究进展,体内Epo含量的细胞及分子水平调控的可能机制,Epo受体的种类、分子结构和蛋白质结构以及Epo与受体结合后信号传递的可能途径。
晋晓春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基因调控肾脏
一种编码促红细胞生成素的mRNA分子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码促红细胞生成素的mRNA分子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码促红细胞生成素的mRNA分子,其包括编码促红细胞生成素的ORF序列,所述ORF序列为SEQ ID NO:7‑9之一所示...
张梦雅吕瑶栾绪科张小驹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效果。设计单中心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住院的TON患者85例(95眼)。方法根据患者是否同意行EPO治疗,将其分为EPO治疗组45例(50眼)和对照组40例(45眼),所有患者均行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治疗。EPO治疗组连续三天静脉滴注EPO,对照组未行此治疗及其他治疗。治疗后3个月和≥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两组患者视力预后,通过单因和多因分析探讨其影响因(治疗方式、年龄、性别、光感、视力下降时间、昏迷史、异常FVEP,是否合并蝶窦或筛窦积血、眼眶骨折或血肿及视神经管骨折,有无视神经管减压术史和糖皮质激治疗史等),并记录EPO的不良反应。视力改善定义为随访时BCVA下降≥0.3 LogMAR。主要指标治疗前后BCVA、疗效影响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时EPO治疗组有26眼(52.0%)视力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眼(28.9%)(χ2=5.228,P=0.022);治疗后≥12个月时,EPO治疗组28眼(56.0%)视力改善,对照组无变化,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96,P=0.008)。治疗后≥12个月时EPO治疗组中5例(5眼)BCVA仍有改善,其中2例(2眼)治疗后3个月时视力无改善。治疗方式、年龄、合并蝶窦或筛窦积血及异常FVEP均与视力预后显著相关(P均<0.05)。EPO治疗组中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EPO治疗TON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可作为TON的一种临床辅助治疗手段。
王宇航徐歆桐李雨雨陈碧玥孙明明徐全刚周欢粉魏世辉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柞蚕蛹表达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糖基化修饰分析
2025年
利用DNA重组技术在柞蚕蛹中表达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经过亲和层析纯化后,用SDS-PAGE分离纯化各组分,并通过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技术(ESI-MS/MS)检测其糖基化修饰.结果显示,在柞蚕蛹中表达的rhEPO比活性约为1190 U/μg,其糖基化修饰位点与人体表达的EPO一致,有3个N-糖基化位点和1个O-糖基化位点.凝集杂交实验结合质谱结果表明,柞蚕蛹表达的rhEPO的糖链中缺乏唾液酸修饰,而缺少唾液酸修饰的EPO通过鼻腔给药后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rirus,ApNPV)宿主载体表达系统表达后的糖基化与生物活性提供了依据.
刘晓黎刘宇博李学臣陈秋实范琦张嘉宁李文利
关键词:电喷雾质谱促红细胞生成素柞蚕蛹糖基化
红细胞生成素相关药物在肾性贫血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一直以来是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而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是CKD重要并发症之一,其与患者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增加均密切相关。RA的发生与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不足有关,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相关药物是RA重要的治疗药物,影响CKD患者预后。现综述近年来EPO相关药物在RA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张倩程东生汪年松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肾性贫血慢性肾脏病
红细胞生成素及受体信号通路调控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
2025年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信号通路除了参与骨髓造血,也参与调节非造血组织,如脑、心脏、骨骼肌、脂肪组织等的代谢反应。同时,激活此信号通路能加速牙周膜干细胞的生物矿化过程,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但促进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信号通路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牙周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的牙周膜干细胞,采用q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种牙周膜干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使用小干扰RNA沉默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或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激活,然后采用q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成骨标志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骨桥、骨唾液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茜染色检测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结论:(1)qRT-PCR和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疾病组牙周膜干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牙周膜干细胞;(2)碱性磷酸酶染色以及茜染色显示,敲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能抑制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骨桥和骨唾液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3)qRT-PCR结果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处理后,牙周膜干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恢复,沉默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后再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处理,逆转了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促红细胞生成素处理后提高了疾病组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以及成骨标志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表�
孙峥赵华
关键词:牙周膜干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成骨分化
GDF捕获物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活剂联合应用以增加红细胞水平
提供了用于提高红细胞水平或治疗贫血的组合物,其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活剂和变体激活RIIB(ActRIIB)多肽,所述多肽具有被酸性氨基酸残基替换的亮氨酸残基,其中所述变体ActRIIB多肽对激活B具有降低的亲和力...
J·西拉R·S·皮尔萨尔R·库马
妊娠期预防性补铁及维生AD对孕妇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妊娠结局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预防性补铁及维生AD对孕妇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就诊孕妇(孕24周前)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铁剂补充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维生AD治疗。对两组入组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相关血液检测指标[红细胞(RBC)、血蛋白(H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维生A和维生D水平]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EPO水平比对照组低,RBC、Hb、维生A、维生D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早产、产后大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SF、SI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应用铁剂补充治疗的孕妇,妊娠期预防性给予铁补充剂和维生AD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改善孕妇的铁代谢、血常规相关指标,有利于更好的母婴结局的实现,值得推广应用。
陈晓燕尹雪莹叶玉娥李婷婷
关键词:妊娠期孕妇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清铁蛋白
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
2025年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抗炎、抗凋亡、促进骨缺损修复等作用,目前关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6)与实验组(n=16),实验组牙髓损伤处使用含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胶原蛋白海绵直接盖髓,对照组露牙髓损伤处使用含PBS的胶原蛋白海绵直接盖髓,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封闭窝洞;治疗2,4周后取上颌骨,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巢蛋白在牙本质中的表达,苏木精-伊染色观察修复性牙本质生成。取4只SD大鼠上颌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磨牙与切牙中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2)细胞实验:从人牙髓组织、牙周韧带组织及牙龈组织中分别分离获取人牙髓细胞、人牙周韧带细胞和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采用RT-PCR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诱导或未诱导分化条件下,采用RT-PCR检测人牙髓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牙本质涎磷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巢蛋白m RNA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诱导或未诱导分化条件下,下调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或外源性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后,采用RT-PCR检测人牙髓细胞牙本质涎磷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 mRNA相对表达,茜S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动物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2,4周后的修复性牙本质生成量更大,牙本质中巢蛋白表达更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牙髓、成牙本质细胞层和牙周膜中呈弱阳性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2)细胞实验:与其他两种细胞相比,人牙髓细胞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m RNA表达更高。与未诱导分化相比,成牙本质细胞诱导
程瑞卿孙红蕾耿双双王超李军科陈燕芳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牙髓损伤修复性牙本质直接盖髓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急性肾损伤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如东县洋口医院收治的180例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24 h尿量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氮、白细胞-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量增多,且试验组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血压、头晕、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急性肾损伤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缓解炎性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李海东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肾损伤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相关作者

牛膺筠
作品数:160被引量:534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 促红细胞生成素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色素上皮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张金元
作品数:346被引量:1,463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急性肾损伤 马兜铃酸 血液透析 肾小管上皮细胞 脂肪源性干细胞
张新金
作品数:61被引量:229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促红细胞生成素 心脏重构 心脏成纤维细胞 心房颤动 心功能
孙衍伟
作品数:50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食管肿瘤 恶性肿瘤贫血 放射疗法
万建新
作品数:259被引量:863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患者 补体C3 慢性肾衰竭大鼠 红细胞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