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3篇“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相关文章
- 50例寻常型天疱疮黏膜损害与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用量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总结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探讨寻常型天疱疮黏膜损害与病情轻重程度、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合理应用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8月—2020年10月的50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黏膜损害情况与病情轻重程度、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初始量、平均量、最大量、住院中位时间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黏膜损害组接受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人数占比高于无黏膜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与重症组患者在首发和入院时出现黏膜损害,入院口腔黏膜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入院黏膜损害、入院外阴黏膜损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黏膜损害与无黏膜损害患者在激素初始量、平均量、最大量和住院中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出现黏膜损害与病情轻重及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剂量呈正相关;出现黏膜损害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需早期考虑联合使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阻止水疱的新发。
- 张敏柳巧玲史飞
- 关键词:寻常型天疱疮黏膜损害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
- 中等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中等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于带状疱疹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等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止疱、结痂、疼痛消退、肿胀消退及皮损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 <0.05);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相比无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等剂量泼尼松应用于带状疱疹治疗中效果明显,促进疼痛及肿胀症状快速消退,缩短皮损痊愈时间,为预后提供保障。
- 王莹莹
- 关键词:带状疱疹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
- 中等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缓解带状疱疹疼痛及肿胀的疗效
- 2020年
- 带状疱疹会导致患者的皮肤局部肿胀和神经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前,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应用逐渐得到认可,虽然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能够起到良好效果,但是在使用剂量上备受争议[1]。本研究探析在缓解带状疱疹疼痛及肿胀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等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孔姝婧张警兮孙瑶王枫荻黄炎
- 关键词:神经疼痛糖皮质激素带状疱疹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肿胀
-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58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止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愈合时间、治疗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19例(65.52%)、有效8例(27.59%)、无效2例(6.90%),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治疗显效14例(48.28%)、有效7例(24.14%)、无效8例(27.59%),总有效率为72.4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愈合时间、治疗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42±0.23)d、(3.12±0.84)d、(4.86±0.52)d、(2.54±0.23)分,对照组的止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愈合时间、治疗后疼痛评分分别为(3.12±0.65)d、(4.12±1.02)d、(5.64±0.52)d、(6.42±0.32)分;观察组止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愈合时间、治疗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值得应用。
- 李军
- 关键词: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带状疱疹疗效
- 中等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缓解带状疱疹疼痛及肿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等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缓解带状疱疹疼痛及肿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等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皮损痊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带状疱疹,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等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 杜海峰张君
- 关键词:带状疱疹临床疗效
- 肝移植术后应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应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收治的227例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27例患者中,125例术后采用巴利昔单克隆抗 体+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片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设为无激素组;102例术后常规采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片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设为激素组。观察指标:(1)随访和生存情况比较。(2)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发生情况比较。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感染、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和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随访和生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9~8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无激素组患者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25%、85.24%,激素组患者分别为89.89%、74.22%,两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0,P〈0.05)。(2)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发生情况比较:①无激素组和激素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25、40例,其中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例数无激素组分别为18、3、2、2、0例,激素组分别为26、6、3、3、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9,P〈0.05)。两组术后发生感�
- 张冬华陈榕王轩张荣生张斌李增才江涛陆雷王兵济
- 关键词:肝移植免疫抑制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胆道狭窄
- 小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带状疱疹的疗效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小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缓解带状疱疹疼痛及肿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带状疱疹疼痛及肿胀患者88例,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抗病毒药物以及常规的营养神经及止痛等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两组均治疗7 d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带状疱疹疼痛及肿胀总有效率;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缓解时间、结痂时间以及止疱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带状疱疹疼痛及肿胀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缓解时间、结痂时间、止疱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有1例瘙痒和1例呕吐,常规组有1例呕吐,两组均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缓解带状疱疹疼痛及肿胀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疼痛及肿胀消退,加速伤口结痂,缩短止疱时间,安全性高,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 黄文清
- 关键词:带状疱疹疼痛肿胀
- 中等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缓解带状疱疹疼痛及肿胀的疗效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等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缓解带状疱疹疼痛及肿胀的疗效。方法 62例带状疱疹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内服抗病毒、营养神经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泼尼松片,10 mg/次,3次/d,以7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退及皮损痊愈时间及疼痛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7%(31/32),与对照组86.67%(26/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P>0.05);观察组痊愈率〔46.88%(15/32)〕明显高于对照组〔26.67%(8/30)〕(χ2=4.67,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退及皮损痊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t=4.23、4.01、4.51、6.43、5.2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7.13,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5.21,P<0.05)。结论中等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疼痛及局部水肿,促进皮损愈合。
- 王海王燕
- 关键词: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带状疱疹疼痛肿胀
-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病例80例按就诊与住院的先后顺序以查随机表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传统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都有显著差异,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两组治疗后进行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疼痛明显缓解及皮损愈合的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不作为带状疱疹的常规治疗,但是辅助应用能够降低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但是需要选择慎重的使用。
- 孙伯岩王新民周晓军冯俊岩
- 关键词:带状疱疹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疼痛皮损
-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 目的:
评价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局部水肿及皮损的治疗效果,为带状疱疹治疗中合理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方法:
选取邵逸夫医院皮肤科2008至2009期间收治入院的带状疱...
- 王永东
- 关键词:带状疱疹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评价
相关作者
- 姜春燕

- 作品数:66被引量:598H指数:1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 中医证候 文本挖掘 清热除湿汤
- 陈凯

- 作品数:57被引量:386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银屑病 中医药疗法 皮肤病 中药 凉血活血胶囊
- 余力

- 作品数:38被引量:109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 研究主题: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超声引导 超声检查 子宫肌瘤 尿毒症
- 高义

-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药膏治疗 病毒性皮肤病 扁平疣 喷昔洛韦乳膏
- 何雯婕

- 作品数:10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老年 老年冠心病 血气分析 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