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篇“ 精神顿悟“的相关文章
- 从精神困境到精神顿悟——《阿拉比》象征性意象分析
- 2022年
- 《阿拉比》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名篇,以少年的视角,从人物的内心来描述都柏林的社会图景,展现出都柏林沉闷的生活氛围,与整部小说描绘的“瘫痪”主题呼应。通过研读《阿拉比》,剖析文中人物心理和丰富的象征性意象,揭示主人公在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反映其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最后用整体的意象来点明主人公的“顿悟”。这种象征性意象的写法开创了现代主义艺术手法,乔伊斯用意象纷呈展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 唐静祁亚伟
- 关键词:象征性意象顿悟
- 《留存的记忆》中梅里埃尔的精神顿悟
- 2021年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留存的记忆》中,女主人公梅里埃尔与送她去探望缪丽尔姨妈的无人区医生突生情愫,做了对不起丈夫的事。梅里埃尔在丈夫去世后顿悟:自己是因为觉得有愧于丈夫才会陪着他一起走完人生路;之后在无人区医生空难离世后她再一次突然醒悟,她是被医生欺骗了。这两个顿悟合二为一:如果梅里埃尔没有被欺骗,她不会一直陪在丈夫身边。小说中,失去主体性是梅里埃尔被欺骗的原因。通过放纵自我来寻找自我最终只能伤害自我。梅里埃尔的顿悟验证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
- 康有金王蝶庄澜汐
- 关键词:精神顿悟
- 重复修辞格在都柏林人“精神顿悟”中的作用
- 2017年
- 在小说集《都柏林人》中,英国著名作家乔伊斯利用"精神顿悟"的写作手法书写了其中的每个故事,书中几乎每个故事的结局都以主人公的"精神顿悟"而告终,最终悟出生活的本质,整部小说书写了精神瘫痪的主题。重复修辞法在描写"精神顿悟"的句子里反复出现,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乔伊斯以此修辞法来加强语气,更形象地描述了都柏林人"精神顿悟"的瞬间,既表达了作者对此瘫痪状态的情感,又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都柏林人生活麻木没有生气的状态,更好地表现了小说主题。
- 夏娇
- 关键词:《都柏林人》精神顿悟
- 从重复修辞格解读《都柏林人》的“精神顿悟”
- 2017年
- “精神顿悟”是乔伊斯的一种重要写作技巧,在《都柏林人》的创作中,乔伊斯大量使用了这种技巧。几乎在每一篇小说的结尾处,小说中的主人公都不禁豁然开朗,顿时看清了自己的窘境,并从中悟出了人生的本质。重复修辞格在描写精神顿悟的句子里反复出现,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乔伊斯以连续重复和间隔重复的修辞格加强语气,形象地描述了都柏林人精神顿悟的瞬间,既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瘫痪状态的失望情感,又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都柏林生活麻木没有生气的状态,更好地表现了小说主题。
- 王秀芬王运良
- 关键词:《都柏林人》
- 从虽生犹死到向死而生——在精神顿悟视角下对《死者》的解读
- 2015年
- 短篇小说《死者》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代表作,讲述了在都柏林一场圣诞晚会期间发生的故事。乔伊斯在小说中运用"精神顿悟"这一艺术手段,深刻展现了爱尔兰人精神层面上的瘫痪状态,凝聚了作者对处于瘫痪、麻痹状态下的爱尔兰人的痛切感悟。在精神顿悟视角下对小说的主题进行解读,可以加深读者对乔伊斯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 吴平安
- 关键词:《死者》精神顿悟
- 浅析《死者》中加布里埃尔的“精神顿悟”被引量:1
- 2014年
- 爱尔兰著名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在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采用了"精神顿悟"的创作技巧来展示人物错综复杂的感情。本文分析了《都柏林人》的压轴篇《死者》中主人公加布里埃尔的"精神顿悟",他的"精神顿悟"是在与三个女人交锋受挫的基础上实现的。
- 夏慧云
- 关键词:加布里埃尔受挫
- 浅析乔伊斯《死者》中的象征意义和精神顿悟被引量:1
- 2014年
- 《都柏林人》是爱尔兰现代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作者以十五个发生在家乡都柏林的故事为缩影,展现了20世纪爱尔兰的政治腐败、社会道德的瘫痪。作为《都柏林人》中的压卷之作,《死者》不仅使得整部小说在结构上完整。还把整部小说中心推向了高潮。文章从主题“死者”着手,逐步剖析主人公加布里埃尔(Gabriel)遭受刺激下的心理变化从而达到精神顿悟的过程,并探讨小说内在隐藏的象征意义和讽刺意义。
- 秦彦
- 关键词:《死者》精神顿悟
- 生者与《死者》——悖论中的精神顿悟被引量:1
- 2013年
- 在短篇小说《死者》中詹姆斯乔伊斯运用了悖论这一手法,通过在情节、意象、情境方面匠心独运的矛盾冲突的设置,深刻展现了爱尔兰人民的"麻痹"状态,事物对立面摩擦出的火星也点亮了故事主人公的"精神顿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彰显了小说的深层主题,这些对立冲突所形成的艺术张力也有助于理解乔伊斯本人对爱尔兰民族及现实与人生的深层思考。
- 胡佳
- 关键词:《死者》悖论顿悟
- 从本能之死到精神顿悟——乔伊斯《死者》的一种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短篇小说《死者》是乔伊斯的代表作。本文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死本能来分析《死者》,从生者之死、爱情之死这两个方面来揭示主人公加布里埃尔的精神顿悟过程。结合爱尔兰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本文分析了作者对爱尔兰未来出路的关心,探寻了"死者"意象的潜在意义——后殖民时期的爱尔兰人的精神死亡及爱尔兰社会的文化危机。这篇小说在唤起现代人的精神信仰方面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 何姗姗
- 关键词:乔伊斯《死者》死本能顿悟
- 《屋顶丽人》中汤姆的“精神顿悟”被引量:4
- 2013年
-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多丽丝.莱辛向来善于从细微的角度刻画人物的思想脉络,从而达到反映社会真实状况的目的。国内多数研究者的立足点都在莱辛的女权主义思想方面,但莱辛本人再三声明,自己并非女权主义者。本文作者在多年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了多丽丝.莱辛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邃的洞察力和细致入微的笔触,特撰写本文,力求循着小说时间的推进和客观的描述,努力探求少年汤姆从幼稚幻想到"精神顿悟"的整个心路历程。而正如小说中用中年、青年和少年三角色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一样,少年汤姆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顿悟"也象征着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
- 马英
- 关键词:精神顿悟
相关作者
- 夏娇

- 作品数:27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都柏林人》 精神顿悟 女性意识 大学英语 茶文化
- 胡妮

- 作品数:35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英语 《所罗门之歌》 生态批评 网络环境 英语
- 高巍

- 作品数:10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乡学院大学外语部
- 研究主题:安吉拉·卡特 英美文学 《死者》 精神顿悟 乔伊斯《死者》
- 唐旭

- 作品数:24被引量:62H指数:3
-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
- 研究主题:乔伊斯 詹姆斯·乔伊斯 成长小说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美学理论
- 李恺

-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道连·格雷的画像》 雪莱诗歌 雪莱 心灵 精神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