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6篇“ 精准肝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细胞癌精准切除术的应用现状综述
2025年
本文主要对细胞癌精准切除术的应用现状开展综述,分析了细胞癌精准切除术的具体应用情况,涉及前评估、手流程规划、精准切除术后处理等,进而为细胞癌精准切除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徐萌王海南
关键词:肝细胞癌精准肝切除术
3D重建技指导下的精准切除术治疗儿童脏间叶性错构瘤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3D重建技指导下的精准切除术脏间叶性错构瘤(MHL)儿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102例MHL儿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精准切除术,3D组给予3D重建技指导下的精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指标、手前后炎性应激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胆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生存质量[生存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1年,统计两组复发率。结果:3D组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时间、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d、3d、7d 3D组CRP、IL-6、TNF-α、AST、ALT、TBIL、DBIL、IBIL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后12h、24h、48h、72h 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3个月3D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并发症发生率(3.92%)低于常规组(17.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重建技指导下的精准切除术治疗儿童MHL,可优化手,降低炎性反应和疼痛程度,促进后恢复,改善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远期疗效确切。
黄白沙黄艺文董踌
关键词:错构瘤肝脏肝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精准切除术治疗内胆管结石患者麻醉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精准切除术治疗的内胆管结石(IHBDS)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IHBDS患者91例,均接受精准切除术治疗,其中4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46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麻醉诱导前(T0)、毕即刻(T1)、后2 h(T2)、后6 h(T3)和后12 h(T4)常规监测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应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和Ramsay镇静量表(RSS)评估镇痛和镇静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丙二醇(MDA)水平。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为(14.3±2.9)min和(15.7±3.8)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7.0±3.2)min和(18.4±4.1)min,P<0.05】;在T2、T3和T4时刻,观察组动态NRS评分分别为(3.5±0.7)分、(3.1±0.6)分和(2.8±0.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1±1.1)分、(3.7±0.7)分和(3.3±0.6)分,P<0.05】;RSS评分分别为(2.6±0.5)分、(2.8±0.6)分和(2.9±0.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9±0.8)分、(2.1±0.8)分和(2.2±0.9)分,P<0.05】;在T4时刻,观察组血清Cor、ACTH和MDA水平分别为(234.1±32.7)mmol/L、(17.6±5.3)pmol/L和(3.3±0.7)mmol/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4.3±38.4)mmol/L、(25.7±6.9)pmol/L和(4.2±0.9)mmol/mL,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能提高IHBDS患者接受精准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后镇痛和镇静好,可能与缓解了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李娟程豪杨华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精准肝切除术丙泊酚麻醉
精准切除术+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癌的疗效研究
2024年
精准切除术+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癌的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癌病患为受试对象,经区组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50例,分别实施精准切除术+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和单一精准切除术治疗,而后对比组间功数值、CEA和AFP数值、生存状态及并发症概率。结果 经数据对比,治疗后组间血清标志物相关参数、肿瘤复发率均下降,病灶清除情况和生存状态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通过在原发性癌患者临床医治过程中,为其实施精准切除术+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有着良好应用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症状复发概率,提高预后生存能力,安全可靠。
秦笑懦
关键词:精准肝切除术原发性肝癌
腹腔镜精准切除术与开腹切除术治疗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4年
研究内胆管结石(hepatic calculus,IHC)患者接受腹腔镜精准切除术或开腹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 31例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确诊为内胆管结石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腹腔镜精准切除术治疗纳入A组,开腹切除术治疗纳入B组,对比后相关指标。结果 A组AST、ALT、TBIL等功能均优于B组,P<0.05;A组APTT指标优于B组,HGB、WBC等血常规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手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短,住院费用较B组低,P<0.05;A组后并发症率较B组低,P<0.05。结论 内胆管结石患者开展腹腔镜精准切除术治疗,显著改善患者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指标,降低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梁闻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
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与腹腔镜精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癌的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与腹腔镜精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105例原发性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精准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观察两组患者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应激指标、生存质量、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后3 d,两组患者AST、ALT、TBil、E、NE、IL-6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后3 d,两组患者CD3^(+)、CD4^(+)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CD8^(+)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后3 d,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后6个月内腹腔积液、出血、肺部感染、胆瘘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原发性癌患者采取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与腹腔镜精准切除术进行治疗均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但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对功能调节效果更为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度相对较高,临床效果较好。
房芳李俊娜王前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三维重建技结合腹腔镜精准切除术癌患者后CD4+、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结合腹腔镜精准切除术癌患者后CD4+、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384例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方式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19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精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重建技结合腹腔镜精准切除术。采用软件SPSS 26.0分析数据,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CD4+、CD8+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时间、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更短(P<0.05)、中出血量更少(P<0.05);手后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手后两组患者CD4+、IgM、IgG水平均下降(P<0.05),CD8+、IgA水平与手前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CD4+、CD8+和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后1年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三维重建技结合腹腔镜精准切除术并未减轻对癌患者后CD4+、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赖全友高远汪建林屈士斌魏丹彭伟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CD4阳性T淋巴细胞CD8阳性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G
三维重建联合中超声在腹腔镜精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韦翔曦
Laennec膜指引下第三扇门入路在微创精准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罗世超
数字智能化时代精准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在过去的20年里,外科手已经从传统模式悄然地转变为现代精准模式,外科手观念也已经从强调病灶完全的消除转向了实现患者的最佳康复,其中主要包括病灶切除、器官保护和病情的密切监测、控制手干预措施三个方面的转变。本文综述了精准医学在胆外科的应用和最新突破,主要包括精准脏外科手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方法:本文通过放射组学、3D数字化模拟和3D打印、分子荧光成像技、多模态影像技和预测模型在精准切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智能数字时代生物医学的巨大进步催生了循证医学和对患者人文关怀的回归,我们看到传统外科的诊疗策略、思维模式和技特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科已经从最初的直观和经验模式逐步转变到智能化的现代模式。在智能外科时代,外科医生的思维方式将从图像认知和数据认知上升到新的显象认知。结论:精准脏外科是一个包含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多学科综合系统。一系列创新性智能诊疗技的出现,为疾病诊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手段。数字化医疗技的加入,让精准切除术更加贴近生活。我们希望将数字智能化与切除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手,真正实现未来癌治疗的精准化。
李靖杨晓军
关键词:精准肝切除3D模拟吲哚菁绿

相关作者

仇毓东
作品数:344被引量:1,541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门部胆管癌 肝细胞 肝切除术 肝细胞癌
刘巧云
作品数:10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精准肝切除术 肝切除术 肝再生 肝脏 应用解剖学研究
龚建平
作品数:671被引量:2,613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KUPFFER细胞 肝移植 腹腔镜 免疫耐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张阳德
作品数:943被引量:4,748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纳米粒 大肠癌 肝癌 内镜
吴兆平
作品数:28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肝功能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精准肝切除术 肝胆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