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篇“ 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相关文章
荧光增白剂和增效蛋白对粘虫核型多角病毒的增效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和活处理粘虫幼虫围食膜后,通过SDS-PAGE分析其围食膜蛋白条带的变化、观察其形态学特征、生物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荧光增白剂FB28和棉铃虫颗粒病毒增效蛋白(En-Ha)对粘虫幼虫围食膜的破坏作用及其对粘虫核型多角病毒(MsNPV)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FB28离处理围食膜能够解离大部分围食膜蛋白,幼虫摄取含有1%FB28的饲料4 h后,围食膜破裂,呈现出蓝色的荧光,高分子量蛋白条带消失。En-Ha离处理围食膜,能够降解高分子量蛋白,出现高分子量蛋白条带消失,低分子量蛋白条带出现的现象;幼虫摄取含有9μg/mL En-Ha饲料7 h后,围食膜极易断裂,高分子量蛋白条带消失。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实验后,FB28和En-Ha处理的幼虫围食膜都能够恢复正常,其破坏作用是短暂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FB28和En-Ha均能够通过破坏围食膜完整性提高MsNPV的感染率,使LC50显著降低。
陈涛王俊平李淑文周洪旭李国勋
关键词:荧光增白剂增效蛋白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围食膜
和离培养的粘虫核型多角病毒毒力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于洪春赵奎军王晓云
关键词:粘虫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
粘虫核型多角病毒和颗粒病毒侵染粘虫前胸腺的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观察比较了粘虫核型多角病毒(Pseudelatia separata NPV,PsNPV)、粘虫颗粒病毒(Pseudelatia separataGV,PsGV)感染粘虫,以及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粘虫后,粘虫(Pseudelatia separata)前胸腺的形态特征和前胸腺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感染组粘虫前胸腺腺都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病变,PsNPV感染组在感染晚期与前胸腺相连的气管严重病变,出现大量白色颗粒状物累积,被伊红染成紫黑色,腺细胞被挤压变形;PsGV感染组的前胸腺腺变小,单个细胞也小,细胞界限不十分明显;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组的腺细胞小,能被伊红染色的细胞极少。同时,前胸腺细胞的超微结构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秦启联刘强徐健李瑄苗麟丁翠
关键词: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侵染粘虫前胸腺病理
粘虫核型多角病毒培养的特性研究
该文系统研究了粘虫核型多角病毒(MsNPV)在细胞系中离培养的特性.不同细胞系对MsNPV的敏感性不同.NEAU-Ms-7311是支持MsNPV复制的较适细胞系.MSNPV在Ms-7311细胞系中的生长曲线测定表明:...
王俊平
关键词: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细胞系
文献传递
粘虫核型多角病毒p35基因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利用去血清方法建立 L s细胞凋亡的实验系 ,证明 L s NPV p 35基因在 L s细胞中瞬时表达可以抑制L s细胞由于无血清造成的凋亡 .构建了在哺乳动物中高效表达 L s NPV p 35基因的载 p Rc/ RSV- L p35 ,并导入Vero细胞瞬时表达 ,发现 L s NPV p35基因产物也可以抑制 Vero细胞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凋亡 .用含 L s NPVp35的质粒与 v Ac Anh(Ac NPV p35基因缺失病毒 ) DNA共转染 Sf- 9细胞 ,可以使 v Ac Anh DNA在 Sf- 9细胞中形成多角 ,并且传代后多角不扩增 ,表明 L s NPV p35基因与 Ac NPV p 35基因具有功能互补性 .
姚宁徐国华彭艳华裴子飞齐义鹏
关键词:抑制凋亡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粘虫核型多角病毒高毒力克隆株的筛选
论文通过空斑纯化技术对粘虫核型多角病毒(MsNPV)进行纯化,获得11个克隆株.将这11个克隆株在粘虫胚胎细胞系(NEAU-Ms-927311,简称Ms-927311)中增殖,然后进行生物测定.以粘虫初孵幼虫为试虫,多...
王艳
关键词: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测定
文献传递
粘虫核型多角病毒在同源寄主细胞系内复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对MsNPV在同源寄主细胞系NEAU Ms 94 7311内复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MsNPV后 72h ,细胞核内开始有成熟的多角形成 ,病毒接种后 2 4 0h感染率最大 ,达 36.2 % ,至2 64h多角完全成熟 ,达 2 5.0PIB/感染细胞。病毒增殖曲线表明 ,接毒后 2 4h在培养基中开始检测出MsNPV NOV ,2 4 0h滴度达最大值 ,为 6.32× 10 5TCID50 /mL。病毒连续传代至第 7代或第 8代以后 ,其感染率、病毒滴度及多角产量均有显著下降。
于洪春王晓云韩岚岚李国勋郭巍
四株昆虫细胞系对粘虫核型多角病毒敏感性的测定被引量:2
2000年
粘虫核型多角病毒 ( Mythimna separata Polyhedrosis Virus,Ms NPV)感染粘虫的NEAU- Ms- 94 7311和 NEAU- Ms- 94 10 15,草地夜蛾的 IPL B- SF- 2 1AE,八字地老虎的 Xc730 E四株昆虫细胞系。试验结果表明 ,异源的 IPL B- SF- 2 1AE和 Xc730 E细胞均不能被 Ms NPV感染 ,同源的 NEAU- Ms- 94 7311和 NEAU- Ms- 94 10 15细胞对 Ms NPV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前者在接种病毒后 10 d感染率平均达 39.51% ,形成多角数目为 2 6.14PIBs/感染细胞 。
于洪春王晓云李国勋
关键词: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昆虫细胞系敏感性
粘虫核型多角病毒凋亡抑制基因的定位、序列和启动子结构被引量:6
1999年
以AcNPV凋亡抑制基因p35为探针,与LsNPVDNA的限制性片段和LsNPVDNAEcoRV片段杂交,发现EcoRV5.5kb片段有强烈的杂交信号。将此片段亚克隆后,测定了1244bp序列,发现一个完整的ORF,推导的302个氨基酸与AcNPVp35蛋白有70.4%的氨基酸同源性,证明所测ORF为LsNPV的p35基因。结构分析发现其5′端有早期基因启动子元件GC、ACGT和TATAbox。有22bp的顺向重复序列,包括由两个重叠的TATAbox和上下游两个ACGTmotif组成的两套启动子元件,这些结构特征与AcNPV的凋亡抑制基因十分相似。
彭艳华杨复华齐义鹏黄永秀
关键词:凋亡抑制基因基因定位
粘虫颗粒病毒及其增效因子对粘虫核型多角病毒的增效作用被引量:11
1999年
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粘虫颗粒病毒PuGV-Ps及其增效因子对粘虫核型多角病毒PsNPV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粘虫颗粒病毒不仅能提高粘虫感染PsNPV的死亡率,而且NPV、GV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使粘虫幼虫代谢发育受到抑制,表现为生长缓慢、重减少等.增效因子的增效作用表现在能显著提高粘虫幼虫的死亡率,降低核型多角病毒的半致死浓度LC50,并缩短半致死时间LT50.
刘强丁翠
关键词:粘虫颗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关作者

齐义鹏
作品数:191被引量:561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杆状病毒 细胞凋亡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 基因表达
李国勋
作品数:98被引量:550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苏云金芽孢杆菌 杀虫活性 核型多角体病毒 苏云金杆菌 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于洪春
作品数:81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测定 二化螟 甘蓝夜蛾 苏云金杆菌 大猿叶虫
赵奎军
作品数:210被引量:1,08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豆蚜 大豆食心虫 大豆 棉铃虫 杀虫活性
黄永秀
作品数:35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昆虫病毒 杆状病毒 基因 粘虫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