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3篇“ 籽粒灌浆特性“的相关文章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2024年
为明确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产量和氮效率的关系,于2019—2021年选取高产氮高效(HH)、高产氮低效(HL)和低产氮低效(LL)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Logistics模型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模拟籽粒灌浆进程,分析产量构成参数,探究不同氮效率小麦的籽粒灌浆特性差异及其与氮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间的籽粒灌浆特性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品种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表现为HH>HL>LL,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籽粒质量则表现为HL>HH>LL,HH与HL之间差异不明显。灌浆活跃期和有效灌浆时间均表现为HH灌浆启动早、灌浆速度快和有效灌浆时间缩短等特性,这可能与品种的氮效率有关。
宋晓张珂珂岳克岳艳军张歆玥黄绍敏郭腾飞郭斗斗张水清李向东丁世杰杨程
关键词:小麦高产氮高效籽粒灌浆
藜麦籽粒灌浆特性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原产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一种具有气候韧性的新兴假谷物,其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食品加工潜力,对调整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具有...
张锦豪
关键词:灌浆期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
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产量及籽粒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登海618、华美1号、郑单958等3个品种,设置4500株/亩、5000株/亩、5500株/亩、6000株/亩4个密度梯度,分析不同品种及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及籽粒灌浆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各品种群体产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登海618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密度为5000株/亩时产量和效益最佳;密度为5000株/亩的处理灌浆活跃期、最大灌浆速率、灌浆速率最大时生长量相比其他密度处理要高,且登海618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鲁中地区,登海618在种植密度为5000株/亩的条件下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灌浆活跃期、最大灌浆速率相对较高,增加了粒重,为获得高产奠定了基础。
李国芳杨清龙赵菁菁苗中芹王锡久
关键词:玉米籽粒灌浆
盐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24年
以江苏沿海滩涂主栽常规粳稻南粳9108和淮稻5号为试材,研究不同盐胁迫处理包括对照(CK,盐浓度0)、中盐(medium-salinity stress,MS,盐浓度0.15%)和高盐(high-salinity stress,HS,盐浓度0.3%)对水稻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中盐和高盐胁迫均显著降低水稻产量,降幅分别为26.3%和57.7%(两品种平均);盐胁迫处理下,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著下降。(2)盐胁迫显著降低穗长、每穗强势粒和弱势粒籽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其中强势粒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降幅均低于弱势粒。(3)盐胁迫下,水稻植株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重以及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但收获指数明显增加。此外,抽穗后15 d和30 d盐胁迫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均显著低于对照。(4)盐胁迫降低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但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和有效灌浆天数有所增加;盐胁迫提高了强势粒和弱势粒有效灌浆天数,但平均灌浆速率显著下降,其中强势粒灌浆量的降幅低于弱势粒。(5)盐胁迫下,籽粒腺苷二磷酸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成酶(SSS)、颗粒型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显著下降,其中弱势粒的降幅高于强势粒。综上所述,盐胁迫下水稻强势粒和弱势粒灌浆天数有所增加,但籽粒灌浆速率及其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显著下降,致使籽粒充实度、粒重和产量显著下降,其中盐胁迫对弱势粒抑制作用大于强势粒。
韦还和张翔朱旺耿孝宇马唯一左博源孟天瑶高平磊陈英龙许轲戴其根
关键词:盐胁迫水稻籽粒灌浆
小麦新品种漯麦76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分析
2024年
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漯麦76籽粒灌浆特性,给该品种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漯麦76和对照品种郑麦113与偃展4110为供试材料,使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分析灌浆参数与千粒重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河南省品种试验数据资料,分析漯麦76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籽粒千粒重呈“S”形增长,成熟时漯麦76千粒重达到56.25 g,最大灌浆速率为2.42 g·d^(-1),平均灌浆速率为1.37 g·d^(-1),均优于对照品种,中后期灌浆快、积累量大,且平均灌浆速率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这三要素对漯麦76产量的提升存在不同的影响,总效应大小依次为千粒重>穗数>穗粒数。因此,生产实践中,除了确保有效穗数,还要注重稳定穗粒数,采取加强灌浆期水肥管理的措施,提高千粒重,以此来实现三要素协调提高,从而达到漯麦76的高产目标。
甄士聪赵永涛袁谦张中州望俊森
关键词:小麦千粒重灌浆特性LOGISTIC方程
有效灌浆期内气象因子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索豫北地区夏玉米有效灌浆期内气象因子对玉米灌浆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郑单958、新单88和新单98为材料,对玉米籽粒的生长动态和灌浆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粒重和籽粒灌浆参数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玉米品种有效灌浆期内的气象因子存在一定的差异,灌浆在授粉后24~31 d内达到最大值,并且最终粒重与t2和w3呈显著正相关,与G_(mean)、w1、v1、w2、v2、t3和v3呈极显著正相关。灌浆参数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显示,3个玉米品种有效灌浆期内总降雨量显著提高灌浆期的前两个阶段,进而延长灌浆期;≥33℃天数显著限制了平均灌浆速率和有效灌浆期内籽粒积累量,进而降低最终粒重;有效积温与最终粒重等多项灌浆参数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灌浆期内有效积温延长能够增加玉米物质积累,进而使产量增加。气候因素影响豫北地区夏玉米灌浆进程,在生产中应根据气候特点选择适宜品种。
李方杰史大坤卫晓轶魏锋洪德峰刘经纬王稼苜
关键词:籽粒灌浆气象因子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明确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调控效应,缓解山东临清地区小麦种植生产中氮肥投入量大、肥料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山东临清市开展田间试验,以当地最高施氮量300 kg/hm^(2)为基础依次递减,共设置5个施氮处理,施氮量分别为0 kg/hm^(2)、210 kg/hm^(2)、240 kg/hm^(2)、270 kg/hm^(2)和300 kg/hm^(2),同时利用Logistic方程构建了不同施氮量下的小麦籽粒灌浆模型,并计算对应特征参数和测定产量。结果表明:基于Logistic方程的小麦开花后籽粒灌浆过程的模拟系数R2均在0.95以上,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施氮处理下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小麦籽粒干物质累积量上限值(A)、相对增长率(K)、最大干物质累积速率(V_(max))以及达到最大干物质累积速率时所对应的天数(T_(max))、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穗重和产量均在施氮量270 kg/hm^(2)处理下有最大值。本研究可为山东临清地区小麦种植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加提供理论依据。
相阳
关键词:小麦籽粒灌浆特性LOGISTIC模型
播期对黑米稻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黑米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最佳播种期,为黑米水稻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黑糯’、‘丽人紫’、‘岩紫糯3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分析播期对黑米水稻生育进程、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黑米品种随播期推后全生育期平均缩短12.7~30.3 d;使用Logistic方程模型适配黑米籽粒灌浆动态(R^(2)≥0.995,P<0.01),其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构成是播期、品种及其互作共同作用的结果,播期从3月1日到6月1日,灌浆千粒重减少了1.32~2.15 g,单株产量下降9.12~16.08 g;播期6月1日到7月1日,灌浆千粒重增加2.13 g,单株产量提升了5.97 g。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籽粒灌浆持续时间是提高黑米粒重的关键因素之一,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降低是引起黑米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提早或推迟播期有助于延长灌浆持续时间以及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提高。因此,建议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如选择3月上旬或6月下旬适时播种,可以有效促进籽粒充分灌浆,从而达到增加黑米产量的目的。
肖长春韦新宇曾跃辉黄建鸿许旭明
关键词:播期全生育期LOGISTIC方程籽粒灌浆
外源褪黑素对软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品质的影响
2024年
为了解外源褪黑素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两个软质小麦品种郑麦825和豫农901为供试材料,在齐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0、50、100μmol·L^(-1)),比较分析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后软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组分和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喷施外源褪黑素可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峰值,延长灌浆活跃期,促进籽粒中干物质的积累,最终提高千粒重及产量。喷施褪黑素后,小麦籽粒的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支直比以及大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均呈下降趋势,而直链淀粉含量则呈上升趋势。淀粉晶体特性不受外源褪黑素的影响,并呈现典型的A型特征。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增加,淀粉相对结晶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回生值在豫农901中呈下降的趋势,在郑麦825中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喷施50和100μmol·L^(-1)褪黑素均能显著改善软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淀粉理化特性,且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1)时增产显著。
葛子菲毕新铜杨洋冯健超马冬云谢迎新王晨阳
关键词:褪黑素小麦灌浆特性理化特性
氮锌配施对玉米果穗不同粒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2024年
以锌高效玉米品种郑单958和锌不敏感品种隆平638为试验材料,设置225 kg/hm^(2)(HN)、180kg/hm^(2)(MN)、90 kg/hm^(2)(LN)3个施氮量和不喷锌(F0)、拔节期和大口期1∶1喷锌4.5 kg/hm^(2)(F1)2个喷锌处理,研究氮锌配施对不同锌效率玉米品种不同粒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不同粒位籽粒灌浆特性与产量的相关性,为玉米生产上氮锌合理配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HN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MN处理,两者差异不显著。其中,HN处理能够提高各粒位的粒质量,MN处理推迟了郑单958各粒位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提高了上部粒位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和下部粒位籽粒的活跃灌浆期;HN处理推迟了隆平638各粒位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延长了活跃灌浆期,提高了上、下部粒位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的灌浆量,进而提高了产量。与F0处理相比,F1处理显著降低了果穗秃尖长(9.9%),显著提高了产量(2.0%),增加了郑单958籽粒上部和下部粒位的粒质量,延长了上部和下部粒位籽粒活跃灌浆期,推迟了上部和下部粒位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提高了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的灌浆量。产量与果穗下部粒位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中部粒位粒质量与下部粒位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体来看,施氮180 kg/hm^(2)配合拔节期和大口期1∶1叶面喷锌4.5 kg/hm^(2)能够推迟锌高效玉米品种果穗上、下部粒位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延长活跃灌浆期,提高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的灌浆量和粒质量,进而促进玉米产量提高。
张盼盼李川张美微俞晓红穆蔚林郭涵潇乔江方张桂堂
关键词:粒位灌浆特性

相关作者

王荣焕
作品数:125被引量:1,523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品种 播期 籽粒灌浆特性 籽粒灌浆
徐田军
作品数:75被引量:707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玉米 播期 玉米品种 籽粒灌浆特性 籽粒灌浆
赵久然
作品数:503被引量:6,635H指数:50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品种 SSR 玉米自交系 选育
刘秀芝
作品数:44被引量:402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玉米 播期 籽粒灌浆特性 籽粒灌浆 灌浆特性
张吉旺
作品数:402被引量:5,683H指数:45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夏玉米 玉米 夏玉米产量 根系 遮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