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22篇“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相关文章
- ABCB5抑制剂在制备多耐药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ABCB5抑制剂在制备多耐药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ABCB5抑制剂包括包括青藤碱、青藤碱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中,发明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青藤碱衍生物,并发现该衍生物和青藤碱均可以用...
- 黄锦伟刘良罗婉君邱聪龄张伟夏承来
- 肌骨超声图像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患者报告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通过深入分析肌骨超声图像(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MSUS)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患者报告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评估思路,推动该病治疗策略的进步。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以基于C反应蛋白水平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CRP,DAS28-CRP)≤2.6为临界点,分为临床缓解(remission,REM)/低疾病活动(LDA)组32例,高疾病活动(HDA)/中疾病活动(MDA)组58例。比较患者临床资料,MSUS包括多平面灰度(gray scale,GS)和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PD)检查,患者报告结果(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包括晨僵时间,疼痛和疲劳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disability index,HAQ-DI)和生活质量(EQ-5D-5L)得分。结果LDA/REM患者压痛和肿胀关节计数,CRP、ESR、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MMP-3水平,泼尼松龙剂量,HAQ-DI、晨僵时间、疼痛和疲劳VAS均低于HDA/MDA患者,EQ-5D-5L高于HDA/MDA患者。LDA/REM患者GS和PD评分总分较低,≥1分比率较高,≥2分和≥3分比率较低。压痛关节计数、疼痛VAS和GS评分≥2是患者DMARD治疗后LDA/REM的相关因素。GS和PD评分与DAS28-CRP、晨僵时间、HAQ-DI以及疼痛和疲劳VAS呈中度正相关,与EQ-5D-5L呈中度负相关。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病理状况对PRO有显著影响,MSUS扫描是评估这些区域炎症和变性表现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对此类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管理。
- 陈佩瑾王华庞树旺
- 关键词:残留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抗风湿治疗
- 巴瑞替尼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对骨侵蚀的保护作用
- 2024年
- 目的分析巴瑞替尼联合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骨侵蚀的保护作用,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RA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传统DMARDs)和研究组(50例,巴瑞替尼+传统DMARDs)。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关节恢复情况、血清核因子受体活化因子(RANK)、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及血清RNAKL/OPG比值,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触痛数较治疗前均减少,且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晨僵时间均缩短,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血清OPG水平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血清RNAKL水平、RNAKL/OPG比值均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DMARDs的基础上联合巴瑞替尼可有效提高RA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恢复,在降低RA患者体内炎症水平方面的显著优势,还能通过调节骨代谢相关因子,起到骨侵蚀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 张彦霞丁艳王丽芳马豆豆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侵蚀
- siRNA纳米递送系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复杂,目前尚未有很好的治疗方法,长期服用抗风湿药物也带来诸多副作用。RNA干扰技术是指通过外源性或内源性的双链RNA在体内诱导靶基因m RNA产生特异性降解,进而引起不同水平的基因沉默,具有高效、高特异性、低毒等优点,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巨大潜力。小干扰RNA(si RNA)作为RNA干扰技术的重要效应分子,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siRNA递送系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最新研究进展,阐明了基于siRNA纳米给药系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siRNA递送的发展方向。
- 孙鑫梁霄文武龙张炜烨杨婧王锐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RNA干扰技术小干扰RNA
- 羟氯喹及甲氨蝶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为了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联合使用羟氯喹和甲氨蝶呤,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为8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时间段为2021年6月-2023年6月。数据分组的依据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治疗的过程中给其使用甲氨蝶呤;观察组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为羟氯喹和甲氨蝶呤,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C-反应蛋白、血沉和类风湿因子指标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和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过程中,联合使用羟氯喹和甲氨蝶呤的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C-反应蛋白、血沉和类风湿因子指标,降低不良反应,整体效果更好,可推广。
- 祁玉巧
- 关键词:羟氯喹甲氨蝶呤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一种硫代苯并吡喃类化合物及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如式I的系列化合物,并提供了该系列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初步抗炎活性试验,结构式如式I的化合物具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Image file="DEST_PATH_IMAGE001.GIF" he=...
- 杨成李东兴戚苏民
- 二十八味风湿骨痛汤加减在高海拔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观察二十八味风湿骨痛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高海拔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6,IGFBP-6)水平影响。方法研究纳入医院收治的高海拔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合计81例(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与观察组,西药组患者(40例)采取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41例)采取西药结合二十八味风湿骨痛汤加减方治疗,观察各组患者临床数据:疗效、中医症候总积分变化及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变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血沉指标变化、IGFBP-6水平变化、血浆D-二聚体(plasmaD-dimer,D-D)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变化、免疫球蛋白A、G、M(ImmunoglobulinA,IgA、ImmunoglobulinG,IgG、ImmunoglobulinM,IgM)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CRP及RF、血沉、IGFBP-6水平、D-D、FIB、IgA、IgG、IgM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CRP及RF、血沉、IGFBP-6水平、D-D、FIB、IgA、IgG、IgM等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CRP及RF、血沉、IGFBP-6水平、D-D、FIB、IgA、IgG、IgM等指标均优于西药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与西药组相当,P>0.05。结论二十八味风湿骨痛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高海拔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可较好提升患者IGFBP-6水平,改善患者病症及凝血功能、免疫功能,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 王森林张永刚张英沈括郑桂萍
-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西药免疫功能
- 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
- 2024年
- 为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给予患者使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总病例数为90例。数据依据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该组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该组使用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可以考虑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有助于提高总有效率,炎症因子改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明显降低,疼痛评分减少,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祁玉巧
- 关键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性
-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和增生,形成血管翳,侵蚀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RA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对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RA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 余琪婷余琪祥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中医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护理临床疗效
- 2024年
- 研究中医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实施治疗期间,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提升其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康红霞王贤文
- 关键词: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