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5篇“ 筋骨痛消丸“的相关文章
- 基于平乐郭氏正骨“筋骨并重”理论浅析筋骨痛消丸组方用药规律
- 2024年
- 筋骨痛消丸是依据平乐郭氏正骨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类新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温通经络等功效,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获得显著效果。本文根据平乐郭氏正骨“筋骨并重”理论,结合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对筋骨痛消丸组方中药进行配伍关系分析,总结筋骨痛消丸的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新思路。
- 韦可心薛向南孟璐马依林张虹
- 关键词:筋骨痛消丸筋骨并重膝骨关节炎组方规律
- 电温针联合筋骨痛消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电温针联合筋骨痛消丸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医院和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KOA患者1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95)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研究组(n=95)予电温针+筋骨痛消丸。比较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评分、血清疼痛介质、血清炎症介质、骨代谢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7%,90/95)高于对照组(85.3%,81/95)(P<0.05)。治疗后,2组的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五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I)、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及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147.11±11.24)μg/L、(168.08±18.54)μg/L、(600.84±81.56)μg/L、(67.03±7.21)ng/ml、(4.18±1.11)ng/L、(96.29±15.21)ng/ml、(396.41±100.09)μg/L、(28.01±5.18)pg/mL、(3.04±0.92)μg/l、(18.76±3.11)分]低于对照组[(184.09±15.43)μg/L、(249.74±22.72)μg/L、(710.43±93.28)μg/L、(91.89±8.94)ng/ml、(6.21±1.45)ng/ml、(120.03±20.38)ng/ml、(439.32±104.13)μg/L、(33.19±7.65)pg/ml、(3.39±1.03)μg/L、(20.85±5.26)分](P<0.05)。结论电温针联合筋骨痛消丸治疗KOA疗效肯定,能改善膝关节功能,调节疼痛介质、炎症介质、骨代谢指标。
- 谭必波梁新
- 关键词:疗效电温针筋骨痛消丸
- 基于“破”“和”“补”理论筋骨痛消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组方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平乐郭氏正骨认为本病虚实夹杂,“气滞血瘀、脏腑衰弱、外邪入侵”为KOA的病机特点,“破”“和”“补”为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原则,筋骨痛消丸为融合“破、和、补”理论为一体的中药成方制剂,以益气养血、行气止痛、补益肝肾为治疗原则,组方精妙、灵活权变、疗效显著,适用于KOA各个阶段的治疗。
- 张露新孟璐张虹马依林马柯
- 关键词:平乐郭氏正骨筋骨痛消丸膝骨性关节炎组方分析
- 筋骨痛消丸调控MLT/SIRT1介导的信号通路治疗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 观察筋骨痛消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的影响,以及软骨组织中褪黑素(MLT)、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筋骨痛消丸治疗KOA的机制,为临床运用筋骨痛消丸治疗KOA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 将48只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双醋瑞因组、筋骨痛消丸组,每组各12只。筋骨痛消丸组造模成功后给予筋骨痛消丸汤剂灌胃干预,双醋瑞因组给予双醋瑞因灌胃干预,连续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观察比较各组大鼠干预前后患膝关节周围肿胀度;患膝软骨组织染色,并运用ELISA、Westernblot检测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中褪黑素(Melatonin,MLT)、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的造模方法成功;药物干预的两组均可以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大鼠的关节肿胀度(P<0.05);与模型组比较,筋骨痛消丸组在大鼠血清中MLT、SIRT1的含量及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筋骨痛消丸可以促进软骨组织中MLT、SIRT1的表达水平,并降低IL-1β、MMP-3、TNF-α的含量,其治疗KOA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MLT/SIRT1介导的通路,抑制下游炎症因子释放来完成的。
- 刘源李峰史鹏博胡笑燊郭珈宜
- 关键词:筋骨痛消丸平乐正骨膝骨关节炎
- 一种筋骨痛消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筋骨痛消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所述质量控制方法是在现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甘草的薄层鉴别,改进香附、桂枝、白芍、川牛膝和秦艽的薄层鉴别,并用HPLC法同时测定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
- 赵新杰夏华玲孙实李小倩王一方
- 筋骨痛消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 2023年
- 目的评价筋骨痛消丸对比骨刺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卫生系统视角,根据疾病治疗转归情况建立决策树模型,采用文献综述及单组率Meta方法获得模型参数,对筋骨痛消丸、骨刺片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并对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筋骨痛消丸的治疗有效率高于骨刺片(91.70%vs 86.80%),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3.46元,当每个有效率百分点的意愿支付(WTP)值大于3.40元时,筋骨痛消丸组经济性更优。筋骨痛消丸有效率也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91.70%vs82.70%),ICER为11.55元,当WTP值大于11.15元时,筋骨痛消丸组经济性更优。结论筋骨痛消丸对比骨刺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更优而成本相对较高,在满足一定WTP水平的前提下该药物临床应用具有经济性。
- 王芳旭陶立波
- 关键词:筋骨痛消丸成本-效果分析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膝骨关节炎
- 筋骨痛消丸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观察筋骨痛消丸联合塞来昔布对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塞来昔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筋骨痛消丸治疗。用药2个月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膝关节屈曲与伸直最大角度、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7 (IL-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FGF-2)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67.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β、IL-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GF-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IL-1β、IL-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GF-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屈曲、伸直最大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研究组膝关节屈曲、伸直最大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骨痛消丸联合塞来昔布治疗KOA疗效优于单用塞来昔布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关节损伤。
- 李俊业王冲赵振杰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筋骨痛消丸塞来昔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炎症因子
- 筋骨痛消丸对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和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TGF-β_(1)表达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观察筋骨痛消丸对骨关节炎(OA)大鼠关节软骨和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组织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法,建立SD大鼠骨关节炎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塞来昔布组及筋骨痛消丸低、中、高剂量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并于4周末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查各组大鼠关节软骨TGF-β_(1)的表达情况。利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并采用筋骨痛消丸进行干预,分别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观察TGF-β_(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A模型组大鼠TGF-β_(1)表达明显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筋骨痛消丸高剂量组TGF-β_(1)表达明显降低(P<0.05)。在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mRNA及蛋白水平TGF-β_(1)均明显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筋骨痛消丸低、中、高剂量组呈现剂量依赖地降低TGF-β_(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筋骨痛消丸能够降低OA大鼠模型关节软骨及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TGF-β_(1)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其对OA的治疗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 王一方孙实王昭谢艳赵新杰武爱玲吴晓龙
- 关键词:筋骨痛消丸骨关节炎巨噬细胞
- 筋骨痛消丸质量标准的提高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修订并提高筋骨痛消丸的质量标准。方法:增加了甘草的薄层鉴别,改进了香附、桂枝、白芍、川牛膝和秦艽的TLC鉴别,并用HPLC法同时测定了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COSMOSIL 5C18-MS-Ⅱ(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以乙腈-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20℃,进样量为10μl。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在2~2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7.32%,100.22%,102.08%,RSD分别为3.05%,2.22%,1.55%(n=9)。结论:该质量标准可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 赵新杰孙实李小倩吴晓龙
- 关键词:筋骨痛消丸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隐丹参酮
- 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筋骨痛消丸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筋骨痛消丸治疗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挖掘筋骨痛消丸中各种中药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TCMSP数据库中缺失的中药利用文献检索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有效成分及对应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获得的靶点蛋白的名称标准化。登录GeneCards、PharmGkb等数据库,获取髌骨软化症的疾病靶点。之后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制作出韦恩图。运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使用R语言对预测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软件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筋骨痛消丸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活性成分188个及靶点249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柚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等,PPI网络主要计算出AKT1、CASP8、CASP3、JUN、BCL2L1、MYC等6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涉及生物过程(BP)1458个,细胞组分(CC)19个,分子功能(MF)65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43条与髌骨软化相关的通路,主要作用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以及病毒相关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药物组成中的主要活性化合物能够分别与代表性的靶点结合并展现出较好的亲和力。结论:本研究表明筋骨痛消丸治疗髌骨软化症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及生物学过程,其主要活性成分山奈酚、木犀草素、槲皮素与关键靶点AKT1、CASP3、MYC的结合可能是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曹坤燕谭新访郭艳幸郭珈宜李峰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筋骨痛消丸髌骨软化症
相关作者
- 白雁

- 作品数:237被引量:1,395H指数:18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近红外光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 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 近红外
- 雷敬卫

- 作品数:185被引量:75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指纹图谱 近红外光谱技术 偏最小二乘法 近红外光谱法 近红外光谱
- 刘立云

- 作品数:50被引量:28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 研究主题:平乐正骨 痹病 股骨头坏死 筋骨痛消丸 补中益气汤
- 李磊

- 作品数:28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近红外光谱技术 丹参药材 筋骨痛消丸 近红外光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
- 张强

- 作品数:41被引量:107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近红外光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 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 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