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3篇“ 筋膜组织“的相关文章
筋膜组织在鼻背皮肤菲薄患者鼻整形中的初步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颞筋膜组织在鼻背皮肤菲薄患者鼻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上海联合丽格医疗美容门诊部对28例鼻整形患者采用颞筋膜覆盖假体改善鼻背皮肤菲薄和假体显形,观察术后鼻整形改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28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7.1±1.1)个月。满意度评分:鼻背形态(9.5±1.3)分,鼻额角(9.1±1.2)分,鼻面角(9.4±1.4)分,鼻尖形态(9.0±1.3)分,鼻孔形态(8.9±2.3)分。患者满意率为92.86%(26/28),随访时患者对鼻背整体形态满意度较高。1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自觉鼻背偏宽,6个月后肿胀消退,筋膜吸收后改善。1例自觉鼻根偏高,二次手术调整后形态满意。结论在鼻整形术中采用颞筋膜组织覆盖假体,可以增厚鼻背组织,改善假体显形,鼻背形态自然流畅,效果稳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徐永丰欧阳春范荣杰
关键词:鼻整形术颞筋膜
胸外侧筋膜组织瓣腋窝填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胸外侧筋膜组织瓣腋窝填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3月—2024年4月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试验组接受胸外侧筋膜组织瓣腋窝填充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侧筋膜组织瓣腋窝填充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够改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也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减少医疗费用。
陈波陈广胜梁运宁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局部筋膜组织皮瓣修复与自体皮移植在慢性溃疡创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分析局部筋膜组织皮瓣修复与自体皮移植在慢性溃疡创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82例面部慢性溃疡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1例/组。对照组采取自体皮移植治疗,观察组采取局部筋膜组织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及预后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创面愈合);两组不同时间(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面部3D偏差值;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术后1、3.6个月)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及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偏回归系数解释:术后1、3、6个月时β=-0.120、-0.270、-0.300,P均<0.001,表明术后1、3、6个月时患者面部3D偏差值较术前降低0.120、0.270、0.300;观察组术后1、3、6个月β=-0.080、-0.080、-0.110,P=0.047、0.029、0.008观察组术后1、3、6个月较术前的差值较对照组降低0.080、0.080、0.110,即观察组术后1、3、6个月较术前降低0.20、0.35、0.41;偏回归系数解释:术后3、6个月时β=3.170、4.660,P均<0.001,表明术后3、6个月时患者VSS评分较术后1个月降低3.170、4.660;观察组术后3、6个月β=-0.200、-0.740,P=0.358、0.001,即观察组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的差值较对照组降低0.740,即观察组术后6个月较术前降低5.4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21.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筋膜组织皮瓣修复能够有效地促进面部慢性溃疡创伤患者创面愈合,并获得较好的术后外观。
闫绍臣芦周洲刘艳菊
关键词:自体皮移植创面愈合
不同材质补片修补对腹壁疝大鼠腹横筋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Collagen合成代谢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材质(聚丙烯、复合)补片修补对腹壁疝大鼠腹横筋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Collagen合成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腹壁疝组、聚丙烯补片修补组、复合补片修补组,每组6只。大鼠下腹部以钝性分离皮肤与肌肉组织后切除3 cm×2 cm大小腹壁肌肉筋膜组织来造腹壁缺损(AH)模型,并采用聚丙烯补片(PM)、复合补片(CM)材质补片进行肌筋膜前置(Onlay)方式修补;4组大鼠术后均饲养8周后处死,取出腹壁全层(补片及腹横筋膜)组织,加入TRIzol裂解液,取总RNA;采用RT-PCR实验方法检测TGF-β1、Smad2/3、胶原蛋白(CollagenⅠ型和Ⅲ型)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AH大鼠显著降低腹横筋膜组织TGF-β1、Smad-2以及Smad-3的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M及CM修补均有效的增加TGF-β1、Smad-2以及Smad-3的mRNA水平(P<0.01);而复合补片组明显增高mRNA表达水平,与聚丙烯补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大鼠显著降低腹横筋膜组织中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mRNA表达水平(P<0.001);复合补片组更有效的增高Collagen(Ⅰ型和Ⅲ型)的mRNA表达水平,与聚丙烯补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大鼠显著增高腹横筋膜组织中MMP-2和MMP-9的mRNA表达水平(P<0.001);复合补片组更有效的降低MMP-2和MMP-9的mRNA表达水平,与聚丙烯补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丙烯补片和复合补片修补均可以改善AH大鼠腹横筋膜组织TGF-β1及Collagen的合成,而复合补片更加有效的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赛甫丁·艾比布拉买买提·依斯热依力李义亮王永康王志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关键词:腹壁疝聚丙烯补片复合补片
筋膜组织瓣成型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筋膜组织瓣成型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横店文荣医院收治的6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改良根治术组和联合成型术组(改良根治术组基础上联合筋膜组织瓣成型术),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上肢功能障碍程度、腋窝舒适度、腋窝外形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联合成型术组持续引流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成型术组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联合成型术组永久残损评定指南(GEPI)评分显著低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Kolcaba和McCarthy评分均显著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联合成型术组乳腺癌生存质量测评量表中生理及功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结论筋膜组织瓣成型术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恢复更佳。
牛志国陈志军王盼盼郑雅娟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发症
一种腔镜手术使用的筋膜组织隧道分离棒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腔镜手术使用的筋膜组织隧道分离棒,包括连接棒、第一钝性探头、第二钝性探头,第一钝性探头连接在连接棒的一端,第一钝性探头为榄核形,第二钝性探头连接在连接棒的另一端,第二钝性探头为扁核形。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
徐飚刘晓雁陈前军赖米林王蕾罗伟赖凤飞别凤杰骆埼
耳后筋膜组织在修复鼻背假体显形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自体耳后筋膜组织修复鼻背假体显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隆鼻就医者,所有就医者均采用自体软骨搭建鼻尖支架,取自体右侧耳后筋膜覆盖假体填充鼻背术式。术后随访并拍照,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临床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就医者术后恢复时间为(8.2±1.5)d,满意度评分为4.2分。术后3例(3%)出现耳后术区血肿,其中2例于术后4h返回手术室行清创术,1例加压包扎保守治疗。5例(5%)就医者在术后出现耳后皮肤触觉减退,其中2例早期有痛觉敏感,6例(6%)出现早期鼻背偏宽,于术后半年经组织消肿,筋膜吸收后改善。就医者总体对鼻背形态改善满意率高。结论:自体耳后筋膜组织覆盖假体可改善鼻背假体轮廓感且显形效果好,对于处理和预防鼻背假体显形的就医者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卢建明锐欧阳春
关键词:自体筋膜鼻整形术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中深筋膜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目的: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一种由于筋膜室内压力增加而影响局部循环灌注的疾病。本课题组在临床发现,小腿骨折并发生ACS的患者出现张力性水泡后,患肢肿胀及与原损...
王昊飞
关键词: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张力性水泡深筋膜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
保留跖腱膜表面筋膜组织的足底内侧薄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
2023年
目的探讨保留跖腱膜表面筋膜组织的足底内侧薄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17年7月—2023年1月,应用保留跖腱膜表面筋膜组织的足底内侧薄皮瓣修复35例手足部皮肤缺损,其中选择带蒂皮瓣13例、游离皮瓣22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8~56岁,平均38.8岁。外伤导致缺损30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6 h,平均3.3 h;溃疡创面3例,病程3.0、3.8、7.0个月;恶性黑色素瘤2例。创面部位:手指8例,手掌13例,足跟12例,足远端2例。皮肤缺损范围为4.0 cm×3.5 cm~12.0 cm×10.0 cm。皮瓣切取范围为5.0 cm×4.5 cm~13.0 cm×11.0 cm。足部供区均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1例植皮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植皮均顺利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色泽、厚度和受区周围正常皮肤相近,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7~10 mm,平均8 mm。供区未出现痛性瘢痕及感觉异常,足踝部功能良好,行走步态正常。结论应用保留跖腱膜表面筋膜组织的足底内侧薄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具有皮瓣外形好、足部供区植皮成活率高且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周健郑玉岑肖顺娥魏在荣聂开瑜刘志远常树森金文虎陈伟
关键词:跖腱膜筋膜组织
保留穿支蒂皮瓣筋膜组织对大鼠背部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保留皮瓣穿支蒂部的筋膜对大鼠背部皮瓣成活的影响,探讨血流动力学改变方式及机制。方法 自2016年1—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选取30只健康SD大鼠,雌雄不限,在大鼠右侧背部建立大小为8.0 cm×2.0 cm的局部原位皮瓣模型,随机分为A、B、C 3组,10只/组。A组为穿支皮瓣组,B组为穿支筋膜蒂皮瓣组,C组为随意皮瓣组。A、B组大鼠以右侧肋间后血管为皮瓣的穿支血管。术后观察皮瓣颜色、肿胀及坏死情况,计算术后7、14 d 3组皮瓣的成活率;术后7 d内对3组皮瓣血流灌注值进行比较;术后7、14 d用明胶-氧化铅灌注进行背部皮瓣造影,观察皮瓣血管结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7、14 d,A、B组成活率显著高于C组,其中B组成活率高于A组,3组皮瓣成活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与14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胶-氧化铅灌注造影显示,B组皮瓣血管真性吻合数较其他组明显增多。结论 保留皮瓣穿支蒂和周围部分筋膜比单纯保留穿支或筋膜更加有利于皮瓣成活。
朱文静王瑜李心怡李小静
关键词:穿支皮瓣筋膜激光多普勒

相关作者

施海明
作品数:218被引量:1,376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研究主题: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 血管新生 红景天 冠状动脉
沈伟
作品数:43被引量:270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新生 冠状动脉 细胞移植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王军
作品数:351被引量:1,382H指数:2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预后 食管小细胞癌
戴建武
作品数:205被引量:31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胶原材料 脊髓损伤 胶原 生物材料 干细胞
陈冰
作品数:78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胶原材料 脊髓损伤修复 胶原支架 胶原 神经损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