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5篇“ 等可能性“的相关文章
可能性偏见”对初中生古典概率内容学习进阶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以713名七~九年级学生为被试,考查他们持有的“可能性偏见”对古典概率学习进阶的消极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学生的“可能性偏见”总体上随着年级递增呈消退态势,其中九年级是一个关键节点;男、女生的“可能性偏见”在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可能性偏见”与各概率任务的得分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可能性偏见”对学习进阶的作用机制是部分中介效果而非调节效果.对概率教学的启示有:遵循学生概率内容学习进阶的规律,精心设计数学任务和教学路径;渗透“概率有相对大小”这一观念及发展构建样本空间的具体策略是消解“可能性偏见”的两个关键举措.
何声清
关键词:古典概率学习进阶中介效应
指向数学抽象素养的数学概念教学的三个层次——以“可能性与概率”为例
2022年
以“可能性与概率”为例,例述了古典概率抽象的三个层次活动,阐明了情境问题设计对于概念建构活动的结构,以此提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龙明群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深度教学
依托“可能性”巧解比赛中的概率问题
2022年
概率部分内容是近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和演绎能力,以及应用与创新意识均有较高要求,本文聚焦用“事件可能性”解决一类比赛中的概率问题,助力提升学生对此类问题本质的深度理解.
周翔
关键词:高考比赛
关注本质,可能性教学分析——以“可能性”教学为例
2020年
"可能性"是北师大版五上统计与概率中的一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随机事件的知识,知道可能性有大有小。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对这个内容的教学,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用"可能性相同"来解释、判定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而对其中"公平的理"追究得会少一些。为此,对这个内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尝试,试图通过对"数"的分析,讲清"公平的理"。
吕琴
关键词:教学分析游戏规则
中国收入不平可能性边界及不平提取率:1978-2017年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生产发展大变迁视野下重新审视中国收入不平演变,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立足于生产与分配相联系的理论观点,以基尼系数的群组分解公式为基础,推导并测算中国收入不平可能性边界(IPF)和不平提取率(IER).结...
张磊韩雷刘长庚
中国收入不平可能性边界及不平提取率:1978~2017年被引量:13
2019年
研究目标:在生产发展变迁的大视野下重新审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不平演变。研究方法:立足于生产与分配相联系的理论观点,以基尼系数的群组分解公式为基础,推导并测算中国收入不平可能性边界(IPF)和不平提取率(IER)。研究发现:(1)1978~2017年间,随着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收入不平可能性边界持续扩张,最大可行基尼系数从0.2281提升至0.8446。(2)同期中国收入不平提取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123%下降到55%。其中1978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快速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2012年前后比较稳定;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呈进一步下降现象。目前中国仍有55%的最大可行不平转化为实际不平。研究创新:将分配与生产相联系的观点直接嵌入不平经验测度中,弥补传统的不平测度指标忽视生产发展水平及其变迁的缺陷。研究价值:初步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对收入差距扩大具有一定承受力”之谜,并为新时期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关系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
张磊韩雷韩雷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收入分配
几何概型中的“可能性
2018年
通过动态模拟,直观感知,理思考,几何证明,化曲为直多种手段,加深对"几何概型"中"可能性"的认识,探寻判断点可能性的方法.
徐礼礼
关键词:几何概型
从函数视角思考几何概型测度的可能性
2017年
从古典概型到几何概型,将可能性事件从有限延伸到无限,也将概率计算公式中的基本事件从个数延伸到测度.由于完整的测度概念要到实变函数论中建立,高中生对测度的理解仅限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体积),而对于区域和区域测度的选择一知半解.笔者探讨将基本事件(x)经函数变换为测度(y)时,可能性的变化问题,进一步理解几何概型测度的可能性
姚融民柏庆昆
关键词:等可能性事件函数变换古典概型
可能性》教学实录与反思
2017年
2015年11月20日,江苏省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在江苏省淮安清江中学举行,活动内容为现场上课.笔者有幸代表苏州市参加了此次比赛,课题为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可能性》.本文结合自己的切身磨课经历就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构建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体会.
凌勤霞
关键词:等可能性教学实录学生主动性数学教师
整体构思,唤醒思考——以“可能性”课堂教学为例
2017年
我区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执教的课题是苏教版初三上“可能性”,笔者全程参与备课过程,基于章建跃博士提出的“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我们设计了“试验—概念—模型—应用”的流程进行授课,现将上课流程和备课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想法与大家交流.
刘丹丹成宏乔
关键词:等可能性课堂教学唤醒备课过程优质课比赛

相关作者

李开丁
作品数:16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等可能性 不等式 最值问题 数学期望 证明不等式
朱贤良
作品数:118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枞阳县会宫中学
研究主题:平面向量 中学数学 高考试题 解题 高考
何小亚
作品数:111被引量:698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数学 高考 数学素养 教学 课程改革
何声清
作品数:47被引量:20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研究主题:儿童 数学课堂 数学 年级学生 教学建议
相剑利
作品数:73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方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二次函数 例析 识图能力 字母系数 空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