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4篇“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的相关文章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情况调查
2025年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并腹水培养阳性患者117例,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耐药的因素。结果在本组117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细菌14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4株(链球菌18株、肠球菌11株、葡萄球菌25株)和革兰氏阴性菌89株(大肠埃希菌43株、其他肠杆菌22株、不动杆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14株);在117例患者中,47例应用头孢曲松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8.7%,26例应用头孢吡肟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3.1%,19例应用头孢他啶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8.9%,25例应用头孢哌酮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0.0%;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为68.0%、52.0%、40.0%和56.0%,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分别为62.8%、39.5%、25.6%和32.6%;47例耐药组既往SBP发作史和抗生素暴露史分别为23.4%和27.7%,显著高于非耐药组的7.1%和10.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SBP发作史(OR:2.673,95%CI:1.556~4.592)和广谱抗生素暴露史(OR:2.295,95%CI:1.309~4.024)为肝硬化并发SBP患者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多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值得临床重视和处理。
沈莉莉赵琳石磊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药理作用
2024年
对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AD)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样本选自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以2022年10月作为研究开始时间,以2023年10月为截止研究时间;以头孢菌素AD使用者进行举例;共计样本总数150例;其中第一代头孢菌素AD样本量50例;第二代头孢菌素AD样本量50例;第三代头孢菌素AD样本量50例;对比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AD使用方式、第三代头孢菌素AD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第一代头孢菌素AD: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第二代头孢菌素AD:头孢克洛胶囊、头孢呋辛酯片、头孢丙烯片、头孢丙烯颗粒、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75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g);第三代头孢菌素AD: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克肟片、头孢克肟颗粒;各药物药理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第三代头孢菌素AD,第一代、第二代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第一代、第三代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以后者较低;第二代、第三代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以第三代较低(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第一代和第二代比较,第二代和第三代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第三代比第一代更高(P<0.05)。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AD,药理作用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效果较高。
徐丽琳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及药学分析
2024年
医生在对诸多疾病进行治疗时均会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为此本研究将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及药学原理予以如下的探讨。方法 近年来我院为诸多患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实施治疗,通过解读研究要求得知,120例病例是要求的研究总例数,为确保完全明确本研究的方式与目的,研究成员需要同服药治疗的患者予以深入交流,之后按照规定从在2022年-2024年就诊、且获得同意的患者中选择,将具体的就诊月份时间选定为当年的5月与2月。运用统计学软件对入选病例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及药物进行予以详细的分析记录。结果 在120例选取的病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共12例,占据比例最高的两种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与过敏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未能够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选药、用药前未进行药敏实验、未按照药物说明书中规定方式给药、未把握好合理的用药时长、未按照指征给药;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地尼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五种药物。结论 在为患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及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针对性的用药,并对患者予以密切观察,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王芳
关键词:用药合理性药学分析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探讨
2024年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药理机制、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10月头孢菌素处方900例,比较各代头孢菌素用药情况、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情况与不良反应率。结果:各代头孢菌素用药比较,第三代头孢菌素用药频度(11.17)、成本(83.20万元)和金额构成比(31.68%)较高(P<0.05);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型显示,头孢噻肟等药物日用量、用药次数均符合用药规范;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用药具有规范剂量和次数;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用药后未发生肾脏不良反应,以腹泻等消化系统反应为主,总体安全性较好(P<0.05)。用药不良反应率比较,第三代头孢菌素用药后腹痛腹泻率为37.50%、恶心呕吐率为25.00%、厌食率为18.75%,未发生肾脏损伤和白细胞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为常用头孢抗菌药,临床用药比较合理,不良反应率较低,少见严重不耐受。
朱武琼
关键词:第三代头孢菌素用药合理性药理作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解析
目的:针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三代头孢),分析药理作用与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药剂科收治并接受第三代头孢治疗患者579例,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三代头孢的用药途径、用药...
温云云黄国铫
关键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
2023年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使用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患者7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患者192例,第二代314例,第三代217例。统计所有患者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销售金额,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查耐药情况。结果第一代、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以静脉注射为主,第二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静脉注射与肌内注射比例相当;第二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最高,其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217例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中头孢他啶不合理用药7例,头孢曲松钠不合理用药9例,不合理用药率为7.37%;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18例,占8.29%,其中消化系统8例(3.69%),过敏反应5例(2.30%),血液系统3例(1.38%),泌尿系统2例(0.92%);临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平均耐药率为33.67%,对头孢曲松钠平均耐药率为57.64%。结论本院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合理,在临床治疗时需充分掌握每种药物的应用方法和药理作用,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为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
杨芳
关键词:合理用药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合理应用分析
2023年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合理应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2年1-2022年12月间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参考组与研究组,每组100例患者。通过对《药理学》和《新编药物学》两本杂志在医院中的应用,对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头孢他啶、头孢克肟、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钠进行了统计和药理分析。比较两组的使用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不合理用药原因。结果 两组的使用频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合理用药原因给药方式不当(2.50%)、用量不当(2.50%)、用药针对性不当(4.00%)、同药物重复使用(1.00%)。结论 在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时候,要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要对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从而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保证疗效。
张云英黄红梅
关键词:药理分析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合理应用分析
2023年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药理及合理应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头孢菌素抗菌药物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不同分为三组。观察三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针剂、口服治疗有效率好,P>0.05。C组针剂、口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因此,需要加强对此药物的控制,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前提下,合理用药,如剂量的控制、用药的选择等。
闫晓梅
关键词:药理作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及药学分析
2023年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方法 将随机抽取的北海市铁山港区人民医院在2022年1月~12月间调配的200份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处方纳入此次研究,对院内该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 %(20/200),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4.50 %),其次为过敏反应(3.50 %)。此次研究中,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为选药不适宜、未开展药敏实验、超剂量用药、疗程过长、无指征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四位药物分别为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结论 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型主要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主要与选药不适宜、未开展药敏实验、超剂量用药、疗程过长、无指征用药有关,以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占比较高。为了合理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药师需严格掌握各药物的药理知识,还需加强业务能力,积极落实不良反应上报制度,以维持临床疗效和用药质量。
廖文生
关键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合理性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措施
2023年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 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使用头孢菌素抗菌药物患者72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0例。对照组(第二代头孢菌素药物),观察组(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对比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分析合理用药措施。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x2=20.770,P=0.000;x2=6.665,P=0.010);口服给药不良反应率低于肌内注射、静脉滴注(x2=9.119,P=0.003)。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结合临床实际应用。
屠志凤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理作用合理用药给药途径

相关作者

蒋潇潇
作品数:4被引量:69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药物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血液系统反应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张志清
作品数:201被引量:740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大鼠体内药动学 药代动力学 人血浆
高峻岭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癌痛 芬太尼透皮贴剂 多瑞吉 吗啡 自身对照研究
赵淼
作品数:1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
研究主题:头孢菌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李华芳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药物使用说明书 盐酸昂丹司琼 配伍禁忌 头孢匹胺钠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