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篇“ 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相关文章
- 大多角骨骨折并第一腕掌关节脱位1例
- 2023年
- 患者女,45岁。用手护头时被他人用杯子击伤致左手腕疼痛、活动受限8天来我科就诊。专科检查:第一腕掌关节畸形(图1)。左腕桡背侧皮下可触及突出的第一掌骨基底部,按压后可复位,松开后弹起,局部压痛明显,拇指各方向活动受限,主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神经血管检查正常,其余肢体未见异常。
- 保超宇李姝颖卢钰向俊宜
- 关键词:X线摄影
- 桡侧腕屈肌腱部分转位行多韧带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脱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采用桡侧腕屈肌腱部分转位、多韧带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11月至2022年8月, 我们收治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患者7例, 均采用切取1/2桡侧腕屈肌腱转位重建第一腕掌关节背侧韧带复合体及前斜韧带进行治疗, 术后指导功能锻炼, 定期随访, 比较治疗前后疼痛、日常生活评价及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 时间为3~36个月, 平均(14.7±12.0)个月。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 术前为6.9±0.7, 末次随访1.0±1.3;日常生活情况采用Quick DASH评分评价, 术前为49.7±12.0, 末次随访11.4±7.2;关节功能情况采用Krimmer评分评价, 术前为45.7±13.7, 末次随访84.3±6.7。术前及末次随访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末次随访复查X线片无关节再脱位, 术后患者疼痛较术前显著缓解, 生活评价及关节功能较术前显著提高。结论小切口下采用桡侧腕屈肌腱部分转位重建第一腕掌关节背侧韧带复合体及前斜韧带, 可提高关节稳定性, 缓解症状, 改善关节功能, 创伤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文隆林平李焘赵驰徐伟华叶招明
- 关键词:腕掌关节脱位桡侧腕屈肌腱韧带重建肌腱转位
- 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桡侧腕长伸肌腱重建第一腕掌关节周围4束韧带治疗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侧握力占健侧握力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拇指屈伸、外展、内收活动恢复正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桡侧腕长伸肌腱重建第一腕掌关节周围4束韧带治疗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显著。
- 傅旭东胡浩良贺振年
- 关键词:桡侧腕长伸肌腱第一腕掌关节脱位
- “筋能束骨”理念在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疾病中的解析与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应用"筋能束骨"理论探讨第一腕掌关节桡背侧半脱位的生理、病理基础和治疗方案。是在"筋能束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桡侧腕屈肌腱部分移植固定的方法治疗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第一腕掌关节桡背侧半脱位的患者5例,通过术后随访X线片,发现所有患者第一腕掌关节已完全复位,术后无再次脱位。Buck-Gramcko评分为(55.32±4.32)分,随访患者均疗效满意。故在"筋能束骨"理论指导下,应用桡侧腕屈肌腱部分移植固定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桡背侧半脱位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扬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模式一定程度上有益于疾病的诊疗。
- 夏招王斌刘伟
- 关键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
- 单根肌腱多韧带重建治疗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桡侧腕长伸肌腱重建第一腕掌关节周围4束韧带治疗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10月,对4例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患者切开复位后采用单根桡侧腕长伸肌重建关节周围4组韧带,即背侧韧带,掌侧韧带,桡背侧韧带,第一、二掌骨间韧带;其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38.7岁(22~63岁)。术后根据X线片、JAMAR握力测试、拇指关节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等指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伤口均I级愈合。术后1、3、6个月x线片未见第一腕掌关节脱位复发,关节间隙无明显狭窄退变。JAMAR握力测试患侧恢复至健侧的60%N90%。ROM测定3例屈伸、收展活动恢复正常,1例内收受限。拇指活动时疼痛VAS评分0-1分。结论:对于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桡侧腕长伸肌腱重建关节周围韧带可恢复关节稳定性,改善功能。
- 张煜范卫民徐南伟顾卫东
- 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韧带腕关节脱位
- 掌、背侧韧带重建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48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第一腕掌关节掌、背侧韧带的同时重建,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脱位提供一种可靠的方式。方法:利用桡侧腕屈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腱束移位,与拇长展肌腱交叉后编织缝合,起到同时重建掌、背侧韧带,使脱位的第一腕掌关节复位并稳定。结果:临床应用48例,效果满意。结论:桡侧屈腕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移位与拇长展肌腱交叉缝合后,符合第一腕掌关节韧带重建的解剖要求,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脱位的一种可靠方法。
- 孙航刘绍辉孙洁敏宗丹宋阳智华
- 桡侧腕短伸肌腱部分移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应用解剖与手术设计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为桡侧腕短伸肌腱部分移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成人上肢标本,将桡侧腕短伸肌腱分为上、中、下3部分,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桡侧腕短伸肌腱长度为(15.3±1.9)cm(10~22.5cm),其宽度:上段为(15.4±5.2)mm(5.3~23.8mm),中段(10.0±3.0)mm(4.2~18.5mm),下段(5.5±0.6)mm(3.7~9.6mm);厚度:上段为(0.6±0.3)mm(0.1~1.4mm),中段为(1.8±0.7)mm(0.7~3.0mm),下段为(2.1±1.2)mm(0.8~3.1mm)。结论:桡侧腕短伸肌腱部分转位有足够的长度以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
- 张国栋张发惠林永绥钟桂午
- 关键词:第一腕掌关节关节脱位
- 韧带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脱位被引量:2
- 2005年
- 刘会仁项力源高顺红李瑞国王立新张艳茂
- 关键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韧带桡侧腕屈肌腱
- 掌、背侧韧带同时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脱位被引量:20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对第一腕掌关节掌背侧韧带的同时重建 ,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提供一种新的术式。方法 利用桡侧腕屈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部分腱束移位 ,与拇长展肌腱交叉后编织缝合 ,起到同时重建掌、背侧韧带 ,并将第一掌骨悬吊的作用 ,使脱位的第一腕掌关节复位并稳定。结果 临床应用 3例 ,效果满意。结论 桡侧屈腕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移位与拇长展肌腱交叉缝合法符合第一腕掌关节韧带重建的解剖要求 ,操作简单 ,疗效满意 。
- 张志新刘志刚姜德欣
- 关键词:外科治疗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手术方法
- 桡侧伸腕长肌腱部分移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应用解剖
- 1999年
- 为了为第一腕掌关节脱位修复提供术式设计的解剖学依据。对30 侧成人上肢标本,对桡侧伸腕长肌腱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桡侧伸腕长肌腱性部分长(17 .8 ±2 .6)cm ,肌腱上、中、下段宽分别为(13 .7 ±3 .1)m m ,(5 .6 ±1 .1)m m 和(4 .6 ±0 .5)m m ,肌腱上、中、下段厚分别为(1 .5 ±0 .5)m m ,(2.0 ±0 .3)m m 和(2 .4 ±0 .3)m m 。提示:桡侧伸腕长肌部分肌腱,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转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术式设计合理,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 关夷张发惠宋一平钟桂午
- 关键词:腕掌关节脱位肌腱移位
相关作者
- 钟桂午

- 作品数:98被引量:337H指数:10
-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解剖学 移位术 转位修复 骨瓣 肩锁关节脱位
- 张发惠

- 作品数:343被引量:1,782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解剖学 解剖学基础 营养血管 远端蒂复合瓣 移位术
- 宋一平

- 作品数:134被引量:744H指数:1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7医院
- 研究主题:肌腱 远端蒂皮瓣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 冲击波
- 李瑞国

- 作品数:87被引量:46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近节 显微外科 指侧方岛状皮瓣 指损伤
- 刘会仁

- 作品数:168被引量:74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