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0篇“ 穿刺次数“的相关文章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中桡动脉穿刺次数对桡动脉痉挛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背景和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它具有高患病率、低知晓率并且逐渐趋于年轻化等特点。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术,在我国桡动脉入路是冠脉造影手术的首选入路,具有损伤小、舒适度高...
严茂
关键词:冠脉造影桡动脉痉挛
一种自动提示穿刺次数的可拆卸持针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提示穿刺次数的可拆卸持针器,包括持针器,所述持针器上固定设有固定座,所述持针器端部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传动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计数机构;所述计数机...
贯萌萌张继芳
一种减少了穿刺次数的普外科用麻醉针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少了穿刺次数的普外科用麻醉针,包括针管和针头,针管设有挡板、推送管、储液室、活塞、推杆、隔板、穿孔、连接管、堵塞块、密封橡胶层、连接杆、卡凸、卡槽、支杆、瓶塞一、注射孔、瓶塞二...
李瑾白磊张倩
不同时机局麻对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引起的疼痛和穿刺次数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对不同时机局麻后PICC置管所致疼痛和穿刺次数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蚌埠市某三甲医院进行PICC置管的病人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穿刺后麻醉)和观察组(穿刺前麻醉),每组各45例。评估2组穿刺对病人疼痛及穿刺次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局部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局麻前血管直径大于局麻后(P<0.05),局麻前后血管距皮的距离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时,穿刺前麻醉与穿刺后麻醉对于病人的疼痛无影响,但穿刺前麻醉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穿刺难度。
白茹陈永侠王莉张静
关键词:超声引导局麻疼痛
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次数及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探讨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次数及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就诊的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240例,均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统计其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病变大小、病变距胸膜距离、病变部位及穿刺体位患者穿刺次数,比较不同性别、是否吸烟及不同年龄、病变大小、病变距胸膜距离、病变部位、穿刺体位、穿刺次数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00%,其中穿刺1次者149例(占62.08%),穿刺2次者71例(占29.58%),穿刺≥3次者20例(占8.34%)。不同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穿刺体位患者穿刺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大小、病变距胸膜距离患者穿刺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气胸发生率为25.83%,出血发生率为27.08%。不同性别、病变大小、病变距胸膜距离患者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吸烟及不同年龄、病变部位、穿刺体位及穿刺次数患者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是否吸烟及不同年龄、穿刺体位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大小、病变距胸膜距离、病变部位及穿刺次数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次数与病变大小、病变距胸膜距离有关,气胸的发生与吸烟、年龄、病变部位、穿刺体位及穿刺次数有关,出血的发生与病变大小、病变距胸膜距离、病变部位及穿刺次数有关。
刘强赵建龙杨丽卜彦斌王强任迎春
关键词:肺疾病穿刺活检手术后并发症
肝病患者头皮针穿刺次数与静脉永久性损伤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现实的四肢浅静脉输液的难易程度与以往连续输液次数的相关性,探讨头皮针输液的“安全次数”、“亚安全次数”、“临界次数”和“极限次数”。方法:以慢性肝炎肝硬化长期住院输液患者56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方案制定统一调查内容和判断标准做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病例连续输液次数<100次301例,对再输液100%无影响;输液101~400次者76.9%再输液无影响,23.1%者再输液困难;输液401~800次者仅30.5%对再输液无影响,其余浅静脉血管损伤;输液次数>800次者,浅静脉血管损伤严重。结论:以再输液困难程度而论,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头皮针穿刺输液的“安全次数”<100次,“亚安全临界次数”约400次,“极限次数”约800次。
张华张红梅谢秋荣葛艾学
关键词:慢性肝炎肝硬化头皮针穿刺
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注射液窦腔灌注对上颌窦穿刺次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注射液窦腔灌注对上颌窦穿刺次数的影响,探讨更有效的窦腔灌注液.方法:选择2012 年-2015 年在我院就诊符合入组标准的200 例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100 例...
黄玉英张月敏林敢生
静脉抽血与输液相结合减少穿刺次数体会
2006年
目的减少患儿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方法用5ml注射器与5.5号头皮针相连接,给患儿静脉抽血后不拔针,分离注射器后,直接与排好气的输液器相连接,进行输液。结果<3岁180例样本中,溶血3份,接液后10分钟以内局部液体渗出的11人,成功率为92%;>3岁240例样本中,溶血0份,局部渗液7人,成功率为97%。结论静脉抽血与静脉输液相结合,既减少了穿刺次数,还节省了人力物力,患儿痛苦小,家长乐于接受。
孔艳艳张子茹
关键词:静脉抽血输液穿刺次数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25年
探究肾病诊断中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纳入的96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工作,将徒手盲探穿刺作为对照组(48例)的诊断方法,将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作为观察组(48例)的诊断方法,对两种诊断方法方法临床使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平均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高效的检查方法,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增加取得组织在诊断中的研究价值,缩短诊断所用的时间,还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因穿刺继发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综合价值较高的诊断方法。
陆小丽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肾病穿刺次数
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对急危重症患者心理应激、生理应激、穿刺效果、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省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急危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研究组接受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接受传统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将两组穿刺次数、平均穿刺时间、并发症、生理应激反应及心理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穿刺次数、平均穿刺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后,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白细胞计数(WBC)、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P)水平及舒适指数(CFi)、紧张指数(NVi)、焦虑指数(ANXi)均高于穿刺前,但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采取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且在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及生理应激、减少穿刺次数、缩短穿刺时间等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宋永娜陈万宏
关键词:急危重症B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次数生理应激

相关作者

陆明
作品数:101被引量:694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可视化人体 断面解剖 CT
李柳芝
作品数:18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健康教育 穿刺次数 液体外渗 小儿静脉留置针
徐红玲
作品数:14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内镜 高位脊髓损伤 观察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
黄小红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泉州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小儿静脉 周围静脉 头皮静脉 输液时间 纸盒
谢秋荣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济宁市传染病医院
研究主题:循证护理 护理实践 护理 穿刺次数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