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篇“ 穴位药物注射“的相关文章
- 穴位药物注射联合分级营养支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穴位药物注射联合分级营养支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穴位药物注射联合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行穴位药物注射联合分级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营养支持1~7 d胃残余量,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干预前后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水平。结果:研究组营养支持1~7 d胃残余量及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两组PA、ALB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药物注射联合分级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胃残余量,提升患者营养耐受性,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 戴秀青田明珠陈凡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穴位药物注射营养状态
- 穴位药物注射联合针刺推拿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面部肌群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穴位药物注射联合针刺推拿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面部肌群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针刺推拿康复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药物注射,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大脑动脉血流速度(BFV)和血管搏动指数(PI)、格赛尔(Gesell)智能发育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口部运动评分均显著升高,试验组患儿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大脑动脉BFV显著升高、PI显著降低,试验组患儿的BFV显著高于对照组、P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Gesell智能发育各能区发育商均显著升高,试验组患儿的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药物注射联合针刺推拿康复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患儿的口部运动能力,改善患儿大脑动脉血供状况以及发育状况,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具有巨大的潜力。
- 张莹莹粘亮
- 关键词:穴位药物注射针刺推拿
- 穴位药物注射联合西药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穴位药物注射联合西药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药物注射,定喘穴注射甲泼尼龙,肺腧、足三里交替注射维生素C和维生素B_1,第1周隔日1次,第2、3周每3日1次,共8次。两组均观察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夜间憋醒次数和舒利迭使用次数,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和最大呼气流量(PEF)。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 2%(30/34)比68. 4%(26/38)](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4. 0±1. 2)分比(5. 5±1. 6)分](P <0. 05);观察组平均夜间憋醒次数、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1. 22±0. 13)次比(2. 81±0. 61)次,(0. 52±0. 11)次比(3. 16±0. 95)次](P <0. 01);观察组FEV_1、PEF显著高于对照组[(77±13) L比(63±12) L,(75±13) L比(66±15) L](P <0. 01)。结论穴位药物注射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能够较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
- 李晓芸刘蕊李志松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穴位药物注射中西医结合治疗
- 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单侧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的效果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单侧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行康复治疗的手足口病合并单侧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组) 19例及对照组(常规观察组) 1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营养神经药物应用、功能训练、物理因子等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隔天将营养神经药物位点加穴位注射于患肢,非治疗日肌内注射,对照组营养神经药物每天肌内注射,两组每疗程20 d,疗程间隔10~15 d,共5个疗程(6个月),所有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均进行徒手肌力检查(MMT)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观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 05),观察组患儿的MMT及GMFM量表中D区(站立位)与E区(行走、跑、跳)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 <0. 01)。结论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单侧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较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更好地提升肌力,改善粗大运动功能。
- 唐国皓李三松张广宇杨永辉杨磊王明梅安爽熊华春朱登纳
- 关键词:药物注射手足口病急性弛缓性瘫痪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治疗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治疗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2015年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药物注射疗法;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哮喘控制问卷(AC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CT评分、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CT评分高于对照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高于治疗前,SGRQ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EV_1、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P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_1、PEF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治疗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李晓芸刘蕊李志松
- 关键词:穴位注射疗法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生活质量
- 穴位药物注射治疗大鼠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效源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穴位药物注射疗法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穴位刺激因素和药物因素在穴位药物注射疗法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8只为正常组,其余采用卵清蛋白致敏的方法复制AR模型。模型成功的大鼠保留4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穴位注射药物组(穴药组)、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穴生组)、非经非穴点注射药物组(非经非穴药组),每组11只。穴药组将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和转移因子混合液注射于双侧"迎香"穴及"印堂"穴,每穴0.1mL,隔日1次,共7次;非经非穴药组将药物混合液注射于大鼠左右胁下1寸处和左臀部"后海"穴与"环跳"穴连线中点3个非经非穴点,给药剂量、时间同穴药组;穴生组将生理盐水注射于穴位,取穴、注射剂量和时间同穴药组。观察治疗前后大鼠的一般行为学变化并评分,HE染色法观察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组胺含量。结果:模型组症状评分、血清组胺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穴药组、穴生组较模型组症状评分、血清组胺含量明显降低(P<0.01),非经非穴药组无明显变化(P>0.05)。3个治疗组间症状评分、血清组胺含量比较,穴药组明显低于穴生组、非经非穴药组(P<0.05,P<0.01),穴生组明显低于非经非穴药组(P<0.01)。结论:穴位药物注射疗法对AR有治疗作用,能有效缓解症状,有效抑制鼻炎发生重要介质组胺的释放,减轻鼻黏膜局部炎性损伤。穴位药物注射疗法的效源根本因素来源于穴位刺激,而效源增效因素来源于药物。
- 杨濛李丽红王荻侯珣瑞张元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穴位注射症状评分组胺
- 穴位药物注射结合劳氏特制伤膏治疗腕管综合症8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穴位药物注射结合劳氏特制伤膏治疗腕管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腕管综合征患者80例,采用穴位药物注射结合劳氏特制伤膏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价该疗法的临床价值。结果所有病例最少治疗1次,最多治疗4次。根据疗效评定标准痊愈31例,显效28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5%。结论穴位药物注射结合劳氏特制伤膏治疗腕管综合症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宓群峰徐士伟沈建冲陈龙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穴位注射
- 穴位药物注射联合穴位按摩疗法用于剖宫产术后减少胃肠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胃肠功能紊乱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术中腹腔器官受到干扰,引起胃肠道应激反应以及麻醉药物的暂时性抑制作用而诱发的术后肠麻痹以及肠蠕动功能减弱,患者的通气排便时间被延迟、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1-2]。一般持续时间的长短对于产妇在术后的饮食营养以及康复效果起到直接的影响,会引发术后肠黏连等并发症。
- 陈丽
- 关键词:穴位药物注射穴位按摩剖宫产胃肠不良反应
- 隔姜隔盐灸神厥穴加穴位药物注射治疗痔疮手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隔姜隔盐灸神厥穴加穴位药物注射治疗痔疮手术后尿潴留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痔疮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基础之上加用隔姜隔盐灸神厥穴与穴位药物注射,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隔盐灸神厥穴加穴位药物注射可以显著缓解痔疮手术后尿潴留状况。
- 严琴仙
- 关键词:痔疮手术
- 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治疗小儿脑损伤合并听力障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治疗小儿脑损伤合并听力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静点神经节苷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100mL+维生素B1 300mg+维生素B12 1mg)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隔天注射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再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对照组20d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再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听力障碍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90.7%,在听力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岁内总有效率为97.8%,>12月总有效率为89.7%,1岁内治疗与1岁以上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疗效与疗程、病情程度呈正相关。3个疗程的有效率为78%,重度、极重度没有人能够治愈。结论应用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治疗小儿听力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听力障碍患儿应尽量1岁以内进行有效治疗;听力障碍患儿大部分需要3个疗程治疗;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内科保守治疗疗效不理想。
- 牛国辉张晓莉朱登纳
- 关键词:听力障碍位点穴位
相关作者
- 朱登纳

- 作品数:178被引量:827H指数:1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脑性瘫痪 儿童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大鼠 脑性瘫痪患儿
- 孙莉

- 作品数:26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脑性瘫痪 药物注射 生酮饮食 脑性瘫痪患儿 穴位药物注射
- 万国兰

- 作品数:36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脑性瘫痪 药物注射 脑性瘫痪患儿 脑瘫 药物注射疗法
- 张毅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坐骨神经损伤 穴位药物注射 感染性疾病 经络导平治疗 腓神经损伤
- 郭淑芬

- 作品数:9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救护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 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