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9篇“ 稻螟“的相关文章
赤眼蜂防治早一代二化的应用技术
2024年
为明确赤眼蜂防治早一代二化的田间高效释放应用技术,于2017—2018年在宁波市镇海和奉化两地开展了不同放蜂起始时间、放蜂量和放蜂次数及与化学防治结合应用对早田一代二化的控害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二化发蛾初期、蛾始盛期和蛾盛期3个不同时期中从蛾始盛期开始放蜂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54.06%;在放蜂次数不变的前提下,667 m^(2)放蜂总量4万头和5万头处理对二化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5.65%和67.32%,均显著高于3万头处理的防治效果,但两者差异不显著;在放蜂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放蜂3次和放蜂4次处理的防治效果也均显著高于放蜂2次的防治效果,但两者也无显著性差异;放蜂3次后再化学防治1次能显著提高对二化的综合防治效果,其防效与化学防治2次的防治效果相当。因此,在应用赤眼蜂防控早一代二化时,应根据越冬代二化的实际发生情况来确定合理的放蜂时间、放蜂量和放蜂次数,以确保赤眼蜂的释放控害技术措施经济高效。
谌江华狄蕊肖山柴伟纲任少鹏陈若霞
关键词:稻螟赤眼蜂早稻二化螟
7种复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和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及初级风险评估
2024年
为了评价7种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的急性毒性和暴露风险。选择七星瓢虫和赤眼蜂为供试生物,采用药膜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两种天敌昆虫的急性毒性,并结合田间施药信息进行了初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各药剂对七星瓢虫和赤眼蜂两种天敌昆虫的毒性大小排序均为25%呋虫胺·唑虫酰胺悬浮剂>37.5%哒螨灵·噻虫胺悬浮剂>18%多杀霉素·唑虫酰胺悬浮剂>20%噻虫嗪·虱螨脲悬浮剂>40%丁醚脲·螺螨酯悬浮剂>30%联苯肼酯·苯丁锡悬浮剂>4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其中4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和30%联苯肼酯·苯丁锡悬浮剂对两种天敌昆虫的风险均可接受,37.5%哒螨灵·噻虫胺悬浮剂和25%呋虫胺·唑虫酰胺悬浮剂在农田内场景中,对两种天敌昆虫的风险均不可接受,在农田外场景中,仅对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的风险可接受,18%多杀霉素·唑虫酰胺悬浮剂和40%丁醚脲·螺螨酯悬浮剂在农田内场景中仅对寄生性天敌的风险不可接受。建议在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释放区,应避免使用37.5%哒螨灵·噻虫胺悬浮剂和25%呋虫胺·唑虫酰胺悬浮剂。
尹春峰孔玄庆陈心睿欧晓明李建明陈力华
关键词:杀虫剂七星瓢虫稻螟赤眼蜂急性毒性风险评估
邦诱宝防治水二化的增效试验
2024年
为探索验证邦诱宝防治水二化的增效作用,达到增效控害目的,以邦诱宝为试验药剂,分别与5%阿维菌素乳油、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混合施用,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乳油与邦诱宝混合使用,枯鞘株防效和幼虫矫正防效可以达到79.8%、87.1%,比5%阿维菌素乳油单剂使用防效提高6.6个百分点、8.0个百分点;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与邦诱宝混合使用,枯鞘株防效和幼虫矫正防效可以达到81.2%、87.7%,比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单剂使用防效提高6.1个百分点、7.2个百分点,增效作用明显。
杜立波彭林权张相高杨苏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
广西越冬种类及其空间分布型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水虫在广西广泛分布,严重威胁水生产,明确广西的越冬情况及其空间分布型,了解水虫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为其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桂东北、桂西北、桂东南、桂西南和沿海地区,共27个市(县)进行越冬虫调查,并采用棋盘式取样法,将桩带回室内仔细剥查鉴定虫种类及数量,分析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结果】本次越冬调查结果表明,广西越冬虫种类有大(Sesamia inferens)、二化(Chilo suppressalis)、三化(Scirpophaga incertulas)和台湾(Chilotraea auricilia),其中大和二化为优势种。三化主要分布在纬度23°-25°,其他虫在广西越冬未呈现明显规律。空间分布参数表明,除13、20和22号田块大呈均匀分布外,其他田块虫均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大部分田块虫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结论】在广西,越冬虫呈聚集分布,大和二化为田间越冬优势种群,台湾次之,三化零星发生。
黄芊龙丽萍吴锋程学江吴碧球李成黄所生黄凤宽凌炎
关键词:水稻螟虫越冬空间分布型田间调查
环保型赤眼蜂释放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环保型赤眼蜂释放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有栖息托盘,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外表面套接有精细网筒,所述精细网筒的表面设置有开合控制机构,采用...
熊树森
赤眼蜂对水虫的防治效果示范被引量:1
2023年
在二化一代蛾羽化盛期,释放赤眼蜂对水虫进行生物防治,示范结果表明,赤眼蜂防治区水二化二代被害株减退率为78.03%,纵卷叶被害株减退率为78.54%,与农户自防区差异不大;赤眼蜂对田蜘蛛的种群数量亦基本无影响。说明赤眼蜂对水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生态安全性,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罗倩云徐正宏
关键词:稻螟赤眼蜂水稻螟虫
无人机定点投放赤眼蜂防治水二化效果初报被引量:3
2023年
为明确无人机投放赤眼蜂大面积统防统治水二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在盘锦市大洼区设置133 hm^(2)试验田,开展此项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试验区内,于一代二化成虫羽化始盛期开始放蜂,共放蜂3次,每次间隔5~6 d,随机取点调查结果表明,赤眼蜂对二化卵寄生率分别为56.55%、89.55%、91.55%。水穗期虫伤株率0.78%,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区的5.82%,防治效果为86.60%。初步明确无人机定点投放赤眼蜂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水二化
徐清云付长东李佳盖叶璇刘维昌魏铁石
关键词:无人机稻螟赤眼蜂水稻二化螟
应用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水二化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为推广以虫治虫绿色防控技术,减少水田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赤眼蜂释放效率,降低防治成本。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和二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完成了不同放蜂量、放蜂器投放数量、放蜂量和放蜂器投放数量组合3个试验,调查卵块寄生率、校正寄生率、相对防效和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应用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水二化,释放量45万头/hm^(2),放蜂器投放数量90个/hm^(2),分3次平均释放,每次释放间隔5 d,卵块寄生率62.8%,校正寄生率60.0%,防治效果67.7%,产量和挽回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1186.4 kg/hm^(2)和6.0%。
李青超赵秀梅王立达刘悦兰英刘洋韩业辉王连霞
关键词:稻螟赤眼蜂水稻二化螟相对防效
褐飞虱为害诱导水挥发物对赤眼蜂的影响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HIPVs)对自然界复杂的多级营养互作关系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HIPVs不仅可以调控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行为、天敌昆虫捕食寄生行为,同...
汪晓龙
关键词:稻螟赤眼蜂
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赤眼蜂的毒物兴奋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初步研究
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是一种用于鳞翅目等害虫生物防治的卵寄生蜂,可用于优化水害虫综合治理。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害虫防治的双酰胺类杀虫剂。然而,亚致死剂量或低致死剂量的氯虫...
王晓晶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稻螟赤眼蜂亚致死效应

相关作者

吕仲贤
作品数:421被引量:2,185H指数:26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二化螟 褐飞虱 稻纵卷叶螟 水稻 天敌
田俊策
作品数:116被引量:446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二化螟 引诱剂 种群发生 活性 稻纵卷叶螟
郑许松
作品数:350被引量:1,870H指数:24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二化螟 褐飞虱 稻纵卷叶螟 水稻 茭白
方继朝
作品数:289被引量:713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灰飞虱 二化螟 水稻 褐飞虱 水稻害虫
王国荣
作品数:68被引量:215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稻螟赤眼蜂 稻纵卷叶螟 稻螟 赤眼蜂 水稻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