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篇“ 稻作起源“的相关文章
稻作起源三部曲
2023年
栽培稻起源于我国南方,其祖先本是一种叫“普通野生稻”的水草,初看起来毫不起眼。人类和稻结缘并不是一见钟情,而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恋爱。先民们从采集野生稻到收割栽培稻花费了数千个春秋,先后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御寒到充饥。
王宇丰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稻作起源栽培稻一见钟情
泰国稻作起源探究以及集体稻作的影响
2022年
自古以来稻作业一直在泰国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泰族在长期稻作实践中逐步掌握物候、历法等知识,不断改进农具,积极使用畜力,使得农业生产力提升,促进了其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由原始粗放农业向封建集体劳作转变。在此过程中,通过共同劳动形成的共同记忆以及对神明的统一叙事,成为泰族共同体建构要素之一。
陈攻
关键词:稻作起源民族共同体
稻作起源到中华文明成长的早期历史图景被引量:3
2022年
世界最早的稻作新石器革命的发祥地在中国,最早的原生文明之一亦在中国。南岭至长江流域是东亚渔民、农民定居生活的摇篮,其中走完全程并结出硕果的是澧阳—洞庭平原万年前的十里岗文化和彭头山文化。后者完全放弃狩猎野兽,只保留在水边射鸟和捕捞,发展渔业和采集水域食物,并专心驯化水稻和鸡鸭,修建环濠聚落,初创历法,成为后世农耕定居生活的典范。此地社会一脉相承发展之后,在公元前四千多年前创造专业化的生产和交易,相继修建城市,发明冶炼和文字,创建国家。发源于长江中游的历史长河万年不绝,并逐渐与中国其它地区文化交流与同化融合。中华大文明的形成,虽然一直以发展平原农耕文明为主流,但同时也不断融合吸收山地猎民文化、不同区域农耕和半农耕混合文化以及草原游战和游牧文化,绵延至今而越发壮阔。
郭立新郭静云
关键词:中华文明
中国考古改变稻作起源和中华文明认知被引量:5
2021年
稻作是东亚地区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证明中国是稻作起源地,颠覆了稻作起源于印度学说,确立以稻作农业为特色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近年来中国考古取得丰硕成果,良渚古城遗址、一万年以前水稻遗存、大规模的古稻田等发现填补了中国文明史的许多空白,不断更新了稻作起源的认识,稻作起源于一万年以前的长江中下游已经成为了目前国际共识。植物考古、农耕遗迹考古等多学科考古工作在阐释中华文明进程和文明社会形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郑云飞
关键词:水稻稻作起源
中国考古改变稻作起源和中华文明认知
稻作是东亚地区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证明中国是稻作起源地,颠覆了稻作起源于印度学说,确立以稻作农业为特色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近年来中国考古取得丰硕成果,良渚古城...
郑云飞
关键词:水稻稻作起源
世界稻作起源地改变万年稻作习惯
2017年
“这里的稻子2016年一亩卖了一万元,比前几年多了十二三倍呀!”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江西省万年县裴梅镇荷桥村村民邵炎林指着群山环绕中上千亩山谷里的稻田,腼腆而开心地说,“春耕又要开始了。”
刘菁秦宏
关键词:稻作稻田
稻作起源的族属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古日语"na"(稻)的反证,认为"稻"的初始发音是苗语"na",壮侗语的"na"(稻田)是由苗语的"na"(稻)演化而来的。稻作文化特有的建筑样式"干栏"在词源上也源自苗语"ghangt lox"。由此综合判断,应该是长江中游的古苗人最早创造了稻作文化,然后把它传给了周边的古越人,即后世的壮侗语族。
李国栋
关键词:稻作起源族属
河南地区稻作起源问题试探
2014年
河南境内的丹江流域、淮河流域及黄河南岸史前文化遗址中,均发现有稻作遗存。其中,贾湖遗址是我国最老的原始栽培稻地,具备水稻生存的气候与环境条件,及大量的生产工具和家畜。所以说河南地区具备了稻作起源的基本条件,又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物,故地处文明发祥地的中原的河南地区也是稻作起源地之一。
杨鑫
关键词:考古遗存环境气候
英德牛栏洞遗址 稻作起源与环境综合研究
本书是牛栏洞遗址综合研究的新成果——通过对牛栏洞遗址的文化遗存和动物群做了全面介绍和研究,尤其是对遗址的环境和所涉及的稻作起源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牛栏洞遗址是广东地区继阳春独石仔遗址、封开黄岩洞之后的第三处古人类穴...
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岭南考古研究专业委员会编著
关键词:洞穴遗址水稻旧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
长江下游稻作起源研究的新进展
长江下游地区最近几年围绕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结合考古发掘工作,开展了实证性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发现了距今9000-11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稻作遗址;揭示了史前水稻在栽培环境中的驯化历程;...
郑云飞
关键词:稻作农业生产力水平

相关作者

汤陵华
作品数:63被引量:522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粳稻 杂草稻 稻作起源 栽培稻
郑云飞
作品数:43被引量:420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遗址 新石器时代 硅酸体 新石器时代遗址
游修龄
作品数:124被引量:570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稻作 稻文化 饮食文化 水稻 稻米
王才林
作品数:612被引量:3,180H指数:32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粳稻 条纹叶枯病 杂交粳稻 优良食味
张敏
作品数:66被引量:399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博物院
研究主题:南京博物院 长江下游 考古学 稻作起源 考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