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9篇“ 移行成分“的相关文章
基于UPLC-Q-Exactive-MS技术鉴定接骨七厘片的化学成分及血中移行成分
2024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MS)技术对接骨七厘片的化学成分及大鼠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该制剂的体内有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体外色谱条件: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50 mm×2.1 mm,1.9µ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梯度洗脱),柱温为30℃,进样量为5µL;体外质谱条件:样品经电喷雾电离,采用正负离子双模式检测,扫描范围为m/z100~1500。体内色谱条件:ACQUITYHPLCHSST3色谱柱(100mm×2.1mm,1.8µm),流动相为95%水+5%乙腈和47.5%乙腈+47.5%异丙醇+5%水(梯度洗脱),柱温为40℃,进样量为8µL。体内质谱条件:样品经电喷雾电离,采用正负离子双模式检测,扫描范围为m/z 70~1050。连续7 d灌胃给予SD大鼠接骨七厘片,通过腹主动脉取血获得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样品(雌、雄性接骨七厘片含药血清组和雌、雄性空白血清组)。采用非靶向LC-MS技术并利用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对比分析,鉴定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体外共鉴定出75种化合物,体内共鉴定出98种化合物,结合体内外鉴定的化学成分,共鉴定出7种入血成分,分别为甲基异茜草素、花生四烯酸、柠檬酸、焦谷氨酸、3-吲哚丙酸、16-羟基棕榈酸、油酸酰胺。结论该方法高效、准确灵敏,为今后在接骨七厘片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方晓洋周融融沈冰冰何维维肖洁徐瑾曾宏亮张水寒
关键词:接骨七厘片含药血清化学成分入血成分
一种基于血中移行成分的白芍指纹图谱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血中移行成分的白芍指纹图谱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UPLC‑Q‑TOF‑MS分析确定的白芍血中移行成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芍药新苷和芍药二酮5中原型成分作为白芍指纹图...
于静波韩越王宇红孙洋艾启迪
基于体外化学成分-体内移行成分-功效靶点探究三叶糖脂清片治疗2型糖尿病、动脉粥硬化、高脂血症“异病同治”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志物预测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构建中药“体外化学成分-体内移行成分-功效靶点”多维网络,解析三叶糖脂清片(Sanye Tang Zhi Qing Tablets,SYTZQT)治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脂血症“异病同治”的药效物质基础,并预测其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s)。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E))鉴定SYTZQT体外化学成分组;采用UPLC-Q-TOF-MSE结合UPLC-MS/MS法确认SYTZQT体内移行成分组;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OMIM、Unipro和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入血成分治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脂血症的共有功效靶点,并建立“成分-靶点-疾病”关联性;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确认SYTZQT药效成分与关键靶点结合的稳定性,预测其潜在的Q-Markers。结果从三叶糖脂清片中鉴定得到74种化学成分;从大鼠血浆中鉴定得到37种化学成分。经入血成分-靶点-疾病分析,找到入血成分与3种疾病的共同作用靶点69个,其中核心靶点为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20个核心靶点映射关键效应成分为木犀草素、迷迭香酸、芦丁、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荷叶碱等,其相关信号通路主要包括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分子对接研究显示上述成分与TNF-α、IL-6等效应靶点的结合能均小于−20 kJ/mol,表明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木犀草素、迷迭香酸、芦丁、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荷叶碱是SYTZQT治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脂血症等糖脂代谢紊乱疾病的共同物质基础,在“体外化学成分-体内移行成分-功效靶点”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传递性、可测
王凤颖高雪莲段红莉田爽李自强
关键词:异病同治
基于CUMS抑郁模型的越鞠丸血中移行成分与内源性代谢物相关性研究
目的:复制慢性应激压力(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明确越鞠丸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效应,挖掘血清、尿液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表征越鞠丸的血中移行成分...
刘虎
关键词:越鞠丸代谢组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六经头痛片入血移行成分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六经头痛片的入血移行成分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动物摄入六经头痛片后的血液进行处理,获得待测溶液;(2)将所述待测溶液采用液相色谱和质谱检测。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共鉴定出了108种入血移行化学成分,包括...
李钦青张力张俊龙贺文彬
复方苦参注射液生物碱类成分及血中移行成分的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ESI-QTOF/MS)结合UNIFI构建靶向筛查策略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的生物碱类成分及血中移行成分。方法首先,采用ESI-QTOF/MS的全信息串联质谱技术采集经UHPLC分离的CKI样品及其空白样品、CKI给药后的大鼠血浆样品及空白血浆样品的信息;然后,建立CKI生物碱化学成分数据库,与MS E数据一同导入UNIFI进行靶向筛查;依据母离子、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对筛查出的化合物进行识别;最后,使用MassLynx 4.1工作站对UNIFI输出的结果进行核实。结果本实验共分离、鉴定了20种CKI生物碱,其中17种生物碱能在大鼠血浆中被检出。结论该方法能够快速分析CKI生物碱类成分及其血中移行成分,可为CKI的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
张莉吴欢尹艳艳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复方苦参注射液生物碱类成分血中移行成分
基于UHPLC-Q-Orbitrap-MS鉴定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血中移行成分被引量:14
2023年
目的对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中化学成分及其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黄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3000-Q Exactive超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仪,获得黄芩水煎液、混合对照品溶液、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的液相色谱-质谱信息,通过比对OTCML(Thermo Science)、mzCloud、ChemSpider、Massbank数据库及部分对照品的提取离子流色谱图、质谱碎片裂解信息,鉴定出目标化合物。结果黄芩水煎液中共鉴定出125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苯丙酸苷类、环烯醚萜苷类、三萜类、生物碱等;对黄芩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25个原型成分,包括黄酮类、二萜类、环烯醚萜类和生物碱类;其中19个化合物为首次报道的黄芩血中移行成分,包括半乳糖醛酸、α,α-海藻糖、黄芩前列素B、白杨素6-C-葡萄糖苷8-C-阿拉伯糖苷、ajugapitin、白杨素6-C-α-L-阿拉伯吡喃糖苷8-C-葡萄糖苷、圣草酚-7-葡糖苷、白杨素6-C-葡萄糖苷8-C-α-L-阿拉伯吡喃糖苷、白杨素6-C-阿拉伯糖苷8-C-葡萄糖苷、6-O-甲基黄芩苷、二氢黄芩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蓟黄素、5,7,2,-三羟基黄酮、5,8,2′-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黄芩新素Ⅰ、柳穿鱼黄素、二氢梓醇、香叶木素。结论对黄芩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大鼠ig黄芩水煎液后血中移行成分,表明黄芩中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为进一步阐明黄芩的药理作用和机制奠定基础。
陈馨张欣然牟立婷任恒鑫张宇王丽红孙长海
关键词:黄芩移行成分
基于UPLC-QTOF/MS的关黄母颗粒主要化学成分及脑组织移行成分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运用UPLC-QTOF/MS法对关黄母颗粒中化学成分及脑组织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 基于UPLC-QTOF/MS,在0.1%甲酸水-乙腈流动相体系下,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色谱分离后进行正负离子扫描,结合文献、数据库检索等方式,对制剂主要化学成分及入脑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鉴定出159种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皂苷类等多种化合物,并成功鉴定出15种脑组织移行成分,结果显示其主要入脑成分为生物碱及萜类物质。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适用于关黄母颗粒中化学成分分析,也可为寻找出该类药物质量标志物及抗抑郁作用物质基础提供数据支撑。
彭秘张增珠李刚苏丹熊国营刘匡一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天麻醒脑胶囊的化学成分及血中移行成分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天麻醒脑胶囊化学物质组和入血成分进行辨识研究,初步阐明其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方法鉴别天麻醒脑胶囊的化学成分。采集并分析大鼠给药后的血浆样品,探究天麻醒脑胶囊在大鼠体内暴露成分。结果通过UPLC-Q/TOF-MS分析,共鉴别出天麻醒脑胶囊组方中195种化学成分,分为苯酚类、三萜皂苷类、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脂质类和苯丙素类等,包含了天麻、地龙、肉苁蓉、熟地黄、远志、石菖蒲的特征性成分。在给药大鼠血浆样品中鉴定出37个天麻醒脑胶囊原型成分和3个代谢产物。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灵敏准确,初步阐明了天麻醒脑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对天麻醒脑胶囊及其入血成分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本研究为天麻醒脑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了依据,对揭示天麻醒脑胶囊的药理作用机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孙元芳甘雨陈关祥李莎莎肖雪者从章严诗楷金慧子
关键词:天麻醒脑胶囊化学成分血中移行成分
基于“化学物质组-血中移行成分-药动学”的蒙药暖宫七味丸质量标志物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研究蒙药暖宫七味丸的化学物质组、血中移行成分及药动学,筛选出暖宫七味丸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综合运用UPLC-Triple-TOF-MS/MS、GC-MS技术结合数据库及对照品对比,鉴别暖宫七味丸的化学物质组、血中移行成分;使用UPLC-Q-TRAP-MS/MS研究其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采用UPLC-Q-TOF-MS/MS鉴别出暖宫七味丸中的76个化学成分,采用GC-MS鉴别出35个化合物。经大鼠ig给药后鉴别出19个吸收进入血中的原型成分,其中,沉香四醇、绿原酸、科罗索酸表现出良好的可测性,且具有明显的药动学特征。结论沉香四醇、绿原酸、科罗索酸在暖宫七味丸的化学物质组-血中移行成分-药动学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可测性和可追溯性,可作为暖宫七味丸潜在的质量标志物。
张晨晨张东旭张玉凤张爱杰董世奇韩峰邢界红樊慧蓉刘昌孝
关键词:血中移行成分药动学科罗索酸

相关作者

王喜军
作品数:315被引量:2,950H指数:30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代谢组学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中药 血清药物化学 血中移行成分
孙晖
作品数:196被引量:1,777H指数:2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代谢组学 血中移行成分 刺五加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茵陈蒿汤
张宁
作品数:385被引量:1,948H指数:21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光老化 六味地黄丸 代谢组学 逍遥散 阿尔茨海默病
孙文军
作品数:34被引量:528H指数:14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茵陈蒿汤 血中移行成分 血清药物化学 六味地黄丸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李丽静
作品数:125被引量:721H指数:16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参附汤 自噬 血中移行成分 心肌细胞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