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0篇“ 移植性肝癌“的相关文章
- prNK-lysin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 目的:利用小鼠肝癌细胞HEPA 1-6及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生长模型,研究prNK-lysin抑制肝细胞癌生长的作用。方法:1.MTT法确定prNK-lysin在小鼠正常肝细胞AML-12上的最大安全浓度(the maxi...
- 冯志伟
- 关键词:移植性肝癌肝癌模型细胞胀亡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癌痛消颗粒防治肝癌的分子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癌痛消颗粒(ATXF)防治肝癌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并结合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初步的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癌痛消颗粒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N、Drugbank、TTD数据库获取肝癌疾病靶点,取两者交集获得ATXF防治肝癌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8软件构建ATXF各成分与肝癌作用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并对其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STRING平台分析ATXF防治肝癌靶点的互作网络,并运用CytoNCA分析各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利用中位数筛选获得ATXF防治肝癌的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分析平台,对获得的核心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大鼠腹水癌Walker-256细胞株建立SD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经ATXF灌药干预15 d后取出瘤块。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移植瘤内AKT、pAKT、p53、p-p53、ERK1/2以及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从ATXF中筛选得到257种活性成分,作用于294个靶点,与7993个肝癌疾病靶点相映射得到潜在作用靶点231个。进一步筛选获得AKT1、IL6、TP53、MAPK3、TNF、JUN、CASP3、MAPK1、MYC、PTGS2、MMP9等11个核心靶点,GO及KEGG分析结果显示以上核心靶点富集于HBV、TNF和癌症相关信号通路。大鼠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ATXF可显著下调移植瘤内AKT、pAKT、pERK1/2的表达水平,同时显著上调p-p5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发现癌痛消颗粒可作用于多条肿瘤信号通路,并运用大鼠移植瘤实验初步证实ATXF对于AKT、p53以及ERK1/2蛋白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以上信号通路而发挥抗肝癌作用。
- 刘欢刘欢刘显刘莎莎韦燕飞
- 关键词:癌痛消颗粒肝癌信号转导
- 虎蝎化积膏对裸鼠HepG2细胞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虎蝎化积膏对裸鼠HepG2细胞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BALB/c裸鼠HepG2细胞移植性肿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虎蝎化积膏组(20 mL/kg)、阳性组(顺铂,4 mg/kg),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4 d后记录各组裸鼠体质量及生存状况,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Bcl-2、caspase-3、Cyt-C、p5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与虎蝎化积膏组裸鼠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肿癌组织Bcl-2蛋白表达降低,Cyt-C、p53、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虎蝎化积膏组裸鼠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虎蝎化积膏能抑制裸鼠HepG2细胞移植性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Cyt-C、p53、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进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有关。
- 蔡媛杜青曾普华沈冰冰彭艳梅
- 关键词:肝癌HEPG2细胞凋亡
- 诺维氏梭菌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
- 2021年
- 目的:评估无毒诺维氏梭菌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抑瘤效应,及其在肿瘤和重要器官的定植情况,并确定瘤内注射的最佳剂量。方法:建立H22皮下移植瘤BALB/c小鼠模型后称小鼠重量,测量肿瘤大小,并按随机原则分为生理盐水组、无毒诺维氏梭菌低剂量组(1.0×10^(7)/mL,0.5 mL)、中剂量组(1.0×10^(8)/mL,0.5 mL)和高剂量组(1.0×10^(9)/mL,0.5 mL)。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每周3次定时测量小鼠重量,每周2次测肿瘤大小,评估细菌的抑瘤效应。采用革兰染色法、细菌培养法、PCR技术,了解肿瘤和重要器官中诺维氏梭菌的定植情况。利用HE染色、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了解细菌干预后荷瘤鼠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肿瘤转移的情况。结果:无毒诺维氏梭菌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8.49%、44.59%、14.84%,高剂量组小鼠一般情况最差,中剂量组小鼠一般情况最好。培养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有诺维氏梭菌定植,主要脏器无该菌定植。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荷瘤鼠脾脏质量明显增大,两组脾脏质量和指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胸腺显著缩小,但胸腺指数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毒诺维氏梭菌能选择性地定植于肝癌区,中剂量(1.0×10^(8)/mL,0.5 mL)无毒诺维氏梭菌能有效抑制免疫正常小鼠H22皮下移植瘤,可能与抗肿瘤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关。
- 黄筱钧邓昭敏王红仁邝玉李婉宜李明远
- 关键词:肝细胞癌
- 一种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为一种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肝癌发生发展机制及抗肿瘤相关研究的小鼠原位肝癌模型的制备方法。小鼠麻醉后上腹正中切口入腹,无损伤止血钳行第一肝门阻断,于肝左叶以30<Sup>1/2</Su...
- 李巍叶研硕潘征
- 文献传递
- CpG ODN协同小鼠肝癌细胞裂解物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CpG ODN与小鼠肝癌细胞(H22)裂解物(TCL)联用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初探。方法:制备H22细胞裂解物和建立BALB/c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将模型鼠随机分为四组PBS、TCL、CpG ODN和CpG ODN+TCL,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的生存期。采用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杀伤实验观察各组小鼠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情况。用ELISA方法检测CpG ODN协助TCL诱导Th1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与其他组相比CpG ODN+TCL明显抑制了肿瘤生长、延长了荷瘤鼠的生存期(P<0.05)。体内外实验显示,CpG ODN能协同TCL刺激小鼠产生Th1型细胞因子和诱导CTL反应。结论:以CpG ODN为佐剂的TCL具有抑制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能由于CpG ODN协同TCL诱导小鼠产生的Th1型细胞因子和CTL反应实现的。
- 孙鹏李欢欢王卫芳窦瑶周晓晶(指导)
- 关键词:肝癌
- 贝参茱萸方急性毒性及对移植性肝癌的抑制效果和机制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探究贝参茱萸方的急性毒性及其抑制H22肝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的效果和分子机制,为贝参茱萸方的临床应用及开发用于治疗和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中成药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贝参茱萸方的急性毒性研...
- 陈燕妮
- 关键词:肝癌急性毒性动物实验
- 不同种属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建模策略
- 2019年
- 肝癌(Liver cancer)通常是指发生于肝脏的癌症,如果由于肝脏内细胞所引发的癌症,称之为原发性肝癌,而由身体其他器官癌细胞转移至肝脏而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中85%属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进展迅速,治疗后易复发转移,据相关资料显示,近20年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球每年发病人数在 60万以上,中国肝癌的发病率占全球 50%以上[1-3],据 2017年美国癌症协会发表的统计数据,近25年美国癌症总死亡率降低了25%,但肝癌的死亡率仍保持上升趋势[4],研究病因及有效的治疗措施迫在眉睫。
- 陈思黄小青陈秀娟杨春唐艳萍李科志李科志
- 关键词:动物模型移植性种属肝细胞癌
- 复方红豆杉胶囊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大鼠HIF-1α、VEGF及PC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大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对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进行Walker-256移植性肝癌造模,造模后第8天对各组灌胃给予复方红豆杉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给药剂量依次为0.93g/kg,0.1875g/kg及0.37g/kg,连续21d。末次给药24h后,取各组大鼠血,检测其中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取各组大鼠肝癌病灶,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测,并观察HIF-1α、VEGF及PCNA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及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空白组、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大鼠血清ALB含量明显增高,而AST、TBIL及ALT含量则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大鼠肿瘤组织中肝癌细胞排列紊乱,胞核肿胀增大等现象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大鼠肿瘤组织中HIF-1α、VEGF及PCNA阳性表达情况均明显降低,且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红豆杉胶囊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大鼠HIF-1α、VEGF及PCNA的表达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张琳高勇
- 关键词:复方红豆杉胶囊缺氧诱导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
- 清热解毒方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抗肿瘤作用及趋化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方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抗肿瘤作用及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CBRH-7919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观察清热解毒方的抗肿瘤效应。采用趋化因子芯片筛选出不同剂量组间的差异基因(差异倍数至少为3),继而使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差异基因加以验证。结果 (1)不同剂量清热解毒方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P<0.01),组间比较显示高剂量组抑瘤作用更为明显(P<0.01);(2)趋化因子芯片检测筛选出CXCL1、CXCL2、CXCL3、CXCR2及IL-1β为差异基因,其中中药干预组CXCL1、CXCL2、CXCL3及IL-1β基因表达下调,CXCR2基因上调,均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移植性肝癌模型中趋化因子CXCL1,CXCL2,CXCL3及IL-1β表达,上调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作用,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 楚小鸽韩慧马璐璐王磊谢国群陈洁郭晓冬韩克起年华朱全刚
- 关键词:清热解毒方原发性肝癌趋化因子芯片技术
相关作者
- 甄永苏

- 作品数:424被引量:1,15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研究主题:力达霉素 抗肿瘤抗生素 抗肿瘤作用 抗肿瘤 融合蛋白
- 韦艾凌

- 作品数:165被引量:63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癌痛消颗粒 慢性重型肝炎 癌痛消 中医药疗法 中医药
- 章永红

- 作品数:285被引量:1,04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内科病 中医诊治 氟脲嘧啶 化疗药 番荔枝
- 张阳德

- 作品数:942被引量:4,742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大肠癌 纳米粒 肝癌 内镜
- 韩克起

- 作品数:54被引量:38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肿瘤 大鼠移植性肝癌 扶正抗癌方 肝癌 移植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