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1篇“ 科普翻译“的相关文章
-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启示
- 2023年
- 科普翻译不仅在中国的翻译史上影响重大,丰富了翻译史的范畴,在科学发展史上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科普翻译发展的每个阶段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外文科学论著的不断涌入以及人民群众对于科学知识的渴望逐渐增加,翻译工作者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该文章利用文献研究法着重回顾中国科普翻译的发展状况和现状分析,进行简要评述,并对未来科普翻译的发展抒发思考,提出看法。
- 黄兰
- 关键词:科普翻译
- 翻译模因论视角下《微观世界的隐藏之美》科普翻译实践报告
- 本文是基于《微观世界的隐藏之美》而撰写的翻译实践报告。原文共有三章,目前国内尚无中文译本。本次实践中译者选取第一章的全部内容,探讨了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如何用于指导此次翻译实践。原文是科普类信息型文本,主要向读者科普微观...
- 朱凯丽
- 关键词:科普文科技翻译翻译模因论翻译规范
- 科普翻译中的术语识别与译者对策——以ScientificAmerican为例
- 2023年
- 本文通过分析科普杂志Scientific American与其中译本《环球科学》中的翻译案例,总结了科普翻译中术语识别的五个难点,即术语的跨文化性、日常词汇术语化、同一篇章中的术语变换、术语的修辞化表达与术语的上义词/下义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提高术语意识、重视语境分析、加强概念理解、学习专业知识并善于借助工具四项译者对策。
- 尚佳宁
- 关键词:科普翻译
- 科普翻译中的“三还原”策略被引量:1
- 2022年
- 科普作品翻译有其特有的难点。在翻译科普作品时,译者要做到叙事生动,说明清晰,论证合乎逻辑。科普作品所涉及或包含的科学背景知识、科学实验过程情景以及科学原理构成了翻译中的挑战。对此,本文提出“三还原”策略,指出科普译者需要关注三个层面的“还原”,并选取了一些畅销科普译著中的实例来说明重要性。这三个层面信息的还原其实是知识的重新建构以及译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重新表述。在科普翻译中采用“三还原”策略,能够有效改善科普译文的可读性,提高翻译质量。
- 徐彬郭红梅
- 关键词:翻译策略科普翻译
- 科普翻译漫谈——从天文图书的翻译说起
- 2022年
- 天文学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门学科,尤其深受少年儿童喜爱。我在科研历程中,也目睹了中国天文大众传播的发展。翻译天文科普书籍让我与科普结缘,在此分享一些个人对科普翻译的感受。我自己是做天文黑洞研究的,第一次在电影《星际穿越》(Interstellar)中看到黑洞的时候,真的是被震撼到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所研究的黑洞能够被如此高清地展示在公众面前。
- 苟利军
- 关键词:科普大众传播天文黑洞少年儿童
- 浅析英文文献科普翻译在医学英语教学的运用被引量:2
- 2022年
- 为解决当前医学英语教学重视度不够、过分关注基础词汇语法,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之间脱节等问题,急需拓展和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并运用专业医学英语。鉴于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普及和阅读量的飞速增长,拟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招募译者,使其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英文文献翻译并发布科普文章,及时收集读者意见并定期开会讨论改进。以此提高学生医学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巩固医学英语基本功,培养学生查阅英文热点文献及翻译阅读的能力,延伸和补充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与方法。
- 李春龙陈杨张滢戴家兴李珂心郭焕玉万桂君冯任南
- 关键词:医学英语翻译科普
- 面向科普翻译的语料库建设与研究:应用及展望
- 2022年
- 文章从语料库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科普翻译的描述性研究范式、内容、应用及研究前景。文章简要梳理了国内外科普平行语料库的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英汉科普平行语料库的几个特点,此外,还从科普语篇、翻译策略、翻译共性、翻译应用等四个方面具体探讨了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并对与科普翻译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郭鸿杰卢静
- 关键词:语料库科普翻译
- 顺应论指导下“读芯术”英汉科普翻译项目实践报告
- 当前,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为满足年轻人对这一前沿领域的好奇,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几位教师开通了“读芯术”微信公众号并成立了线上翻译工作室,致力于促进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科学知识的普及...
- 王泽泽
- 关键词:翻译技巧英汉翻译
- 文献传递
- 科普翻译四性观指导下的The Hidden Life of Trees汉译实践报告
- 本实践报告选取国外科普读物《树木的秘密》的数个章节为翻译材料,旨在以郭建中教授的“科普翻译四性观”——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趣味性为指导,分别从术语统一、逻辑缜密、四字格巧用、修辞传递、通俗表达、隐喻显现、幽默重现和口...
- 王智慧
- 关键词:科普翻译
- 论科普翻译教学
- 2020年
- 由于科普文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文学性,科普翻译对译者的科技知识背景和翻译能力都有一定要求。该文探讨科普文体的翻译教学价值,指出在当前的高校翻译教学实践中,科普文体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文字功底、翻译能力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 夏杨
- 关键词:科普翻译教学方法文本类型
相关作者
- 冷冰冰

- 作品数:49被引量:19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科技翻译 翻译 MTI 科普翻译 翻译策略
- 徐彬

- 作品数:65被引量:3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WORD 计算机辅助翻译 文字处理软件 翻译记忆 机器翻译
- 石春让

- 作品数:105被引量:417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翻译 翻译策略 英译本 零翻译 外国人名
- 郭红梅

- 作品数:11被引量:209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计算机辅助翻译 科普翻译 机器翻译 翻译记忆 翻译技术
- 李庆明

- 作品数:102被引量:356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翻译 英译 英译本 秦腔 多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