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25篇“ 科技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章
长三角一体化视域下安徽省高校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与分析
2025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元素,必须始终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化发展,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的快速提升。
汪晓梦
关键词: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强国长三角一体化知识传播
基于DEMATEL-灰色聚类的港口企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2025年
针对我国港口企业尚无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和标准的现状,文章以科技创新工作全过程的视角,从创新投入、创新支撑、创新成果、成果转化等4个维度筛选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分析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对各指标所属层级和影响作用的方向进行了可视化,引入灰色聚类分析对北部湾港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投入强度、人才激励政策、知识产权和信息系统应用是后续科技创新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基于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港口企业在创新投入、组织建设、文化宣传等3个方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具体措施。
唐鸿基吴浩然余良
关键词:DEMATEL灰色聚类综合评价
复杂环境下的高层管理与企业科技创新绩效研究——制度压力视角
2024年
文章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探讨外部制度压力影响下高层管理承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高新技术企业样本数据,以偏最小二乘法(PLS-SEM)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层管理承诺对科技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模仿压力对高层管理承诺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起正向调节作用;当强制压力和模仿压力都高时,高层管理承诺对科技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较弱;当强制压力高模仿压力低,或者强制压力低模仿压力高时,高层管理承诺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强。分析发现复杂环境下高层管理对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更能得到发挥,而当创新环境的复杂性较低时高层管理发挥的作用有限。研究表明外部制度压力在企业创新绩效形成中有重要影响。
姜凌刘辉辉王龙梅
关键词:创新绩效高层管理科技创新管理
西安市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分析
2024年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质量发展新机制的关键,科技创新绩效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西安、杭州、重庆科技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及比较,进一步分析了西安市科技绩效的现状,厘清在提升科技创新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财政金融协同机制和促进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提升。
刘萍赵艺菲姚美家
关键词:创新绩效灰色关联
高校创新活动的组态效应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
2024年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创新活动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等多种类型,通过创新活动组合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提升有助于高校的科技发展。为向高校基于自身优势提升科技创新绩效寻找最优方案或避免失败提供更多等效选择的思路参考,以中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活动情况为样本、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fs QCA),探讨高校R&D投入中3种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的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的组合效应。研究发现:(1)存在单个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分别为应用研究投入人员、应用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2)高水平高校科技创新绩效存在3条驱动路径,分别为后端资源驱动创新型、经费主导下的前端资源驱动创新型和全要素资源驱动创新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创新绩效是多条件的协同作用,不同条件的联动作用对于提高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是相同的。因此,高校应本着辩证的眼光看待创新活动投入与产出的复杂因果关系,投入关键性创新资源,同时加强各类主体合作,完善创新生态,持续提高创新能力。
彭华涛李鹏尹欢
组态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研究——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2024年
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受多个层面因素的影响,但有关研究大多未考虑多层次因素之间的协同匹配和联动效应,多层次要素组合作用于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仍有待探索。为此,从组态视角出发,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层面、组织层面、资源投入层面的6个前因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驱动区域科技创新的多元组态路径。结果表明:单个要素并不构成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高创新绩效是多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组态路径有7条,政府支持、R&D资本投入、R&D人员投入在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绩效中发挥核心作用;导致非高创新绩效的组态路径有2条,并且与引致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路径呈现因果非对称关系;不同组态条件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基于此,从财政科技投入、研发资本投入、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角度提出推动各省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建议。
毛茜李春波赵喜仓
关键词:创新绩效
基于中部2016—2021年面板数据的安徽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2024年
【目的】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了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需对科技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基于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和相关研究文献,立足安徽创新发展实践,构建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2016—2021年面板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与中部地区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表现为中度相关性,绩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科技创新绩效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结论】基于研究结果,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安徽科技创新绩效优化的对策建议。采取释放研发人员潜能、优化科技经费效用、建立分类绩效评价等措施来提升科技创新绩效
汪晓梦
关键词:科技创新绩效
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多维评价——基于安徽视角
2024年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长三角是区域创新增长极。借鉴相关文献,依据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并结合长三角区域创新实践,构建了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使用灰色关联、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基于2015—2021年度省级面板数据,对安徽与苏浙沪科技创新绩效进行测度并比较。研究发现,安徽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中度相关,研发人员绩效优于经费投入,政府资金效益高于企业资金,与苏浙沪存在一定的差距。安徽省应将“关键变量”转变为“最大变量”,努力打造安徽版“新三国演义”,对标科技创新先发地区,探索创新绩效评价模式。
汪晓梦
关键词:长三角科技创新绩效主成分分析
科创板上市企业光峰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指引下,为顺应各主体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示范与先导应运而生。从战略定位来看,科创板紧扣科技属性与创新特色,立足于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
李健
关键词:创新绩效数据包络分析法
归核化战略实施对振华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当前大环境日益复杂多变,需要弹性的战略和刚性的核心能力来应对这样的动态环境,管理者和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维持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
唐立
关键词:归核化战略创新绩效

相关作者

汪晓梦
作品数:50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共合肥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绩效 实证研究 主成分分析 绩效评估
李虎
作品数:15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五邑大学
研究主题:存储介质 螺栓松动 螺栓 图像 创新绩效
刘文智
作品数:6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研究主题:创新绩效 绩效评价 科技创新绩效 区域创新系统 创新绩效评价
何含兵
作品数:19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村卫生室 科技创新文化 医院科技 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绩效
金敏力
作品数:82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电子商务 项目管理 电子政务 供应链管理 电子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