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21篇“ 科技伦理“的相关文章
科技伦理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2025年
公众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应获得公众的支持也应惠及公众。公众参与在科技活动的伦理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众参与的概念随着实践和理论的进展动态发展,其内涵不断丰盈。对公众参与的概念、目的及其基准的动态分析可以为公众参与的机制提供支撑。今天的公众参与概念更强调公众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以及参与的深度和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公众参与可以更好地实现科学的价值、尊重人的权益和保障社会的公正,公众参与已成为科技活动伦理治理的必要环节。广泛的公众参与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科技向善的目标,保障科技活动中的分配公正、回报公正和程序公正。公众参与科技活动伦理治理应当包含目标的制定、代表的选择、公众参与活动形式的设计,以及过程的公开透明。
王继超翟晓梅
关键词:公众参与科技伦理
以学科交叉融合推进科技伦理治理
2025年
学科交叉融合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的活动。学科交叉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科技伦理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等科技活动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应当遵循的价值原则与行为规范,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提供向善的价值方向。科技伦理科技类学科与伦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它不只存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等科技活动之中,凡是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而产生的社会生活诸领域的伦理问题,都应被视为科技伦理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治理需要加快前沿和重点科技领域伦理治理规则的动态调整与制度构建;充分发挥由多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的各级各类科技伦理委员会的功能,科技伦理委员会能够为科技伦理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专业功能提供实践平台;“应用伦理”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为培养跨学科的科技伦理治理专业人才提供了条件,科技伦理专业人才参与科技活动的全过程,能够有效地克服科技伦理治理的技术化倾向,推动科技领域社会治理“伦理先行”的发展。
孙春晨
科技伦理治理: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2025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科技伦理是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是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说创新是发展的"引擎",伦理则是约束不合理发展的"刹车",两者缺一不可。如何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如何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机制,为增进人类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成素梅张春美杨庆峰
关键词:科技强国科技伦理社会风险伦理审查
财政资助类科研项目科技伦理治理对策研究
2025年
科技伦理科技活动开展理应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是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技术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隐私泄露、技术失控等伦理危机和挑战。随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新兴技术研究逐渐纳入财政资助类科研项目范围,如何加强财政资助类科研项目伦理治理,有效发挥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作用,已成为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张玉陈子婵王晓芳
关键词:财政资助科技伦理伦理治理伦理审查伦理危机隐私泄露
人工智能科技伦理审查制度的体系化建构
2025年
目前我国科技伦理审查实践存在审查形式化、虚置化等现实问题,并且科技伦理治理固有的“软治理”特征也使得该制度难以实现预期的制度目标。实践中伦理失控风险主要表现为既有的科技伦理审查制度难以有效控制人工智能科技伦理风险,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未能明确人工智能科技伦理审查制度的功能定位,导致在审查范围、审查标准、审查程序等方面存在模糊性问题。该审查制度虽然属于典型的风险治理范式,但其以非强制性的社会伦理规范为制度基础,审查结果属于伦理道德层面的判断,其性质属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合理性审查。基于此种定位,应当适当区分科技伦理委员会与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定位差异,仅限于涉及敏感研究领域才强制要求被审查对象组建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并将审查结果与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一并作为采取特定治理措施的风险依据。
赵精武
中国科技期刊参与科技伦理治理的责任与边界
2025年
自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以来,科技伦理治理已成为国家科技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科技期刊作为参与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要主体,既要恪守业内共识和规范,又要在科技伦理治理中合理、适度参与,尽职尽责地发挥自身作用,共同完成协同治理的时代重任。本文在分析总结新时代新要求下科技期刊参与科技伦理治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基础上,提出中国科技期刊进一步发挥其功能作用所亟需的理念上的提升与转变,通过更加清晰地认识责任与边界来保障自身作为国家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中关键一环的作用发挥,进而提出贯彻这些理念所需要的具体措施。
李响赵勣任福君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技伦理出版伦理
科技伦理审查体系建设探索研究--以新疆为例
2025年
科技伦理是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是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区域伦理监管与服务体系中必不可缺的就是科技伦理审查中心的建设。通过在全国和新疆汇集相关资料、开展数据整理和实地调研,掌握目前国内、新疆科技伦理治理现状,分析新疆科技伦理体系建设的情况,并指出在新疆科技伦理审查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障新疆科技伦理审查体系有效运行的对策措施,以期提升新疆科技伦理治理能力和水平,有效防控科技伦理风险,为实现科技创新的高质量有序发展和科技安全的良性互动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刘洁
关键词:科技伦理伦理审查区域科技创新
数字治理视域下的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
2025年
为推进数字化改革引领的科技伦理治理,文章基于数字治理视角重点研究了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对我国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现状和痛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分析了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功能需求、用户特点、数据协同等,提出了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应加强全局规划引导、强化整体协同效应、统一业务技术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谢小萍何晓波翁献珍
关键词:科技伦理伦理治理
从马克思科技伦理观审视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象”
2025年
人工智能伦理风险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相伴而生。用马克思科技伦理观审视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象”,看到人工智能作为中介介入社会生活使得人与自我的伦理关系失衡,或将引发主体能动性消散、主体自主性消退、主体自为性消解风险;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失调,或将引发信任危机恶化、隐私侵犯加剧、固有偏见深化、数字鸿沟扩大风险;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失序,或将引发全面发展受限、阶级压迫升级风险;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失控,或将引发资源攫取超阈、物种多样超压、代际公平超界风险。对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揭示不仅为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必要前提,而且为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郑圳
关键词:科技伦理人工智能伦理风险
乌卡时代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内涵特征、逻辑遵循与进路探赜
2025年
乌卡时代高校科技伦理教育具有落实“立德树人”之教化育人、规约主体之“科技向善”、促进人才之“负责任创新”的三维本质蕴含与内在特征,有必然逻辑、价值逻辑与生态逻辑的三重逻辑遵循。未来推进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实践进路在于以乌卡时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与规律为根本遵循,以有效解答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为何教、教给谁、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等一系列问题为根本举措,持续革新复杂多维的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体系,重塑高校科技伦理教育新生态,从而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张会庆
关键词:科技伦理科技伦理教育高校

相关作者

陈爱华
作品数:149被引量:389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伦理关系 伦理 伦理价值 德性 伦理风险
孙道进
作品数:94被引量:268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环境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 自然观 科技伦理 本体论
肖红军
作品数:143被引量:3,132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研究主题: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 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 社会责任管理
刘益东
作品数:145被引量:61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学术 AI 自立自强 学者 科技伦理
胡东原
作品数:33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
研究主题:军事伦理 科技伦理思想 军事伦理思想 道德规范 课堂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