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篇“ 科学自主性“的相关文章
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创新的根本保证
2024年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创新,是一个只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自身无法完成的历史任务。党的领导,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理论创新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创新的政策体系,不仅明确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思想渊源和实践渊源,更重要的是厘清了创新与渊源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力地回答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创新向何处去的方向问题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创新如何实现的方法论问题,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基于主体意识进行具有自主性、原创和时代的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哲学社会科学政策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向度,从如下四个方面启示我们:首先,在空间维度上,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神话,实现从西方到东方的研究重心转移;其次,在主体层面上,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实现从他者到自身的研究意识转变;再次,在表达内容上,认识到话语的学术与政治二重,实现从学术到话语的研究路径转化;最后,在思维方法上,以学术理论中国化为目标进行正面建构,实现从批判到建构的研究范式转换。
邵辉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邓正来著作集 卷1 研究与反思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
邓正来
多重实现两难与特殊科学自主性
2022年
针对多重实现论题,夏皮罗构造了一个两难:在一个多重实现案例中,如果两个物理实现者是同一种类型,那么功能类型实际上被单一实现,功能类型应该被还原为物理类型;如果两个物理实现者是真正不同的类型,那么不存在任何经验定律能够将这两种物理类型归为同一种功能类型,功能类型应该被取消。无论是还原还是取消,研究功能类型的特殊科学自主性都会受到威胁。然而,夏皮罗对两难中取消主义困难的分析是不成立的,理由有三:其一,用于取消功能类型的理由也可以用来取消物理类型,这导致取消主义者也面临一个两难;其二,取消功能类型会造成实践上的困难,我们无法准确描述一些事物;其三,功能类型和物理类型都有各自的价值,它们共同帮助我们完整地描述世界。
成骁杰
关键词:还原主义取消主义
我的第一本学术启蒙书--读邓正来《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增修版)
2020年
每位学者走上学术之路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学术启蒙书,比如邓正来先生的《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阅读这部书可能会给人至少两方面的启迪:一方面,研究文字应当是跟自己的生命相干的,而非干瘪的、令人乏味的;另一方面,研究者应当具有主体,有自己的问题意识,而不应是老让人牵着鼻子走。领悟到这些,会让人在学术之路上徘徊、摸不着门道者产生灵魂革命般的深刻体验快感,终生受益。
姚选民
关键词:自主性主体性
公共商谈与学术研究的公共——兼谈社会科学自主性的两个向度被引量:3
2018年
现代条件下的学术研究是"理之公共运用"的典型方式,其真理具有易谬,在质上是(学术)公共领域基于主体间的公共商谈所达致的共识。学术研究的自主性与公共具有内在的关联,它包括外在和内在两个向度:既自主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其他场域,亦自主于个人的价值偏好;其分别对应着言说立场的公共与言说内容的公共。为确保社会科学自主性,我们需在言说立场上遵循公道原则,在言说内容上秉持认知原则。在"后真相/真理时代",践习公共商谈、积攒公共理,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所在。
孙国东
关键词:自主性认知性
邓正来著译作品集 第1卷 研究与反思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 增修版
对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探求,堪称邓正来先生的“终身关怀”-单就关于此论题的学术研究而言,也是他学术生涯中几个重要的题域之一。本书收录了邓正来先生关于推进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之研究和实践的代表文字: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
邓正来
关键词:社会科学
默顿科学自主性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2011年
基于科学是一种高度自治的社会制度这一理论前提,默顿科学社会学对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及其科学内部的社会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系统阐述了科学自身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强调科学自主性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时下我国学术界无视和违反科学自主性的现象比较严重,亟需从理论上分析科学自主运转的规则,为捍卫科学自主性提供理论支持。默顿科学自主性思想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社会运行情况及其规律,在一定意义上能给我国当前的科技体制改革提供思路。
卢艳君
关键词:科学自主性当代意蕴
关于科学体制与科学自主性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科学自主性科学发展规律最重要、最突出的表现,是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代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科学体制既是科学自主运行的基本前提,同时又构成了对它的控制。随着科学的发展日益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目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学自主性具体体现为科学内部的自治、政府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分别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科研过程管理和科学评价等几个层面。
马佰莲
关键词:科学自主性
关于科技体制与科学自主性的若干思考(暂定稿)
科学的发展本质上是由其内在规律推动的自主运行过程,它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纠错机制,因此,自主性科学发展规律最重要、最突出的表现, 是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代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科学自主性包括科学内部...
马佰莲
关键词:科学自主性科学评价体系科研管理
文献传递
科学自主性科学素质传播被引量:8
2007年
科学自主性科学发展规律最重要、最突出的表现,是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对于科学自主性,只能因势利导,合理利用,不能弃置不顾甚至恣意妄为。漠视乃至违反科学自主性无异于摧残科学科学自主性思想缺位的科学素质传播是不全面、不深入的科学素质传播。然而,多年来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物质生产对科学的动力作用得到强调,科学自主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遮蔽。进而造成了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轻视和违反科学自主性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当引导公众逐步树立科学具有相当自主性的意识,当前在我国,科学自主性思想的传播工作十分重要和紧迫。
马来平

相关作者

卢艳君
作品数:21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默顿 SSK 科学自主性 科学社会学 科研越轨行为
马来平
作品数:148被引量:393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研究主题:儒学 科学社会学 科技哲学 西学东渐 马克思主义哲学
邓正来
作品数:100被引量:1,526H指数:2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法学 法律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 理想图景 法学研究
马佰莲
作品数:84被引量:211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自然辩证法 科学家 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社会责任
刘松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建制化 科学自主性 科学求实 社会 政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