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0篇“ 种子性状“的相关文章
带絮小种子性状测量的前置预处理装置及应用于杨树种子
一种带絮小种子性状测量的前置预处理装置,包括供料模块、种絮分离模块、种子收集模块、循环切换结构和毛絮处理机构;供料模块的出料口连接种絮分离模块的进料口;种絮分离模块的种子出口连接种子收集模块的种子进口;种絮分离模块的毛絮...
汪希伟欧力吴斌赵茂程乔梦梦齐亮谢为俊邹红艳王梦梦邓家乐
人工老化处理对菜豆种子性状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索老化方式对菜豆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筛选出适合菜豆种子生产的最佳地区,以菜豆品种双丰三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产地(天津、内蒙古、甘肃)和不同老化方式(自然贮存和人工老化)对菜豆种子发芽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天津种籽粒小干瘪,幼苗细弱。甘肃种子籽粒大饱满,幼苗粗壮。(2)人工老化(T=41℃,RH=100%)处理2 d,天津和内蒙古幼苗的根长、叶面积、鲜质量均高于空白对照。(3)自然老化4 a种子活力指标中,发芽指标与人工老化2~4 d种子试验数据相当。自然老化10 a的幼苗指标与人工老化6 d的试验数据相当。综合分析认为,天津种子为老化敏感型种子,内蒙古和甘肃的种子为耐老化型种子,且短时间人工老化处理对种子的伤害较轻,甚至对种子起到一定的引发作用。根据本试验芽率、芽势的数据,人工老化方法可以与不同贮存年份的自然老化种子相匹配,用于蔬菜种子活力的研究。
刘田田古瑜杨子锐黄俊轩刘艳军孙敏韩启厚
关键词:菜豆自然老化种子活力
12种栎树种子性状与苗期性状特征研究
种子性状(种子形态、营养成分和萌发特性)与苗木建成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苗期性状表现。植物功能性状及功能性状之间的联系和权衡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适应策略。因此,研究种子性状和苗期性状有助于理解植物的更新策略...
王晓乐
关键词:栎属种子萌发苗期性状
酸枣种子性状及生物活性成分综合评价与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为深入发掘辽西地区酸枣种质资源,筛选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的资源类型,本试验以4个优良酸枣为研究对象,测定种子的横径、纵径、百粒重、总皂苷、生物碱、黄酮、脂肪酸等14个主要性状及生物活性成分,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酸枣品种中,优系2的出仁率最高,达23.15%,优系1虽然种核最大、重量最高,但出仁率最低,仅10.02%,4个酸枣品种种子均有双仁现象。优系2的总糖、黄酮、总酚含量最高,优系1的总皂苷含量最高,优系3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优系4的粗脂肪含量最高。平均隶属函数值依次为:优系2>优系1>优系3>优系4。14个指标变异系数在4%~46%之间,总糖、总酚的变异系数小于10%,生物碱、总皂苷、核百粒重、双仁率、黄酮、出仁率的变异系数较大。种核横径、种核纵径、两径均值、核型指数、核百粒重、仁百粒重、总皂苷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经隶属函数法确定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优系2、优系1、优系3、优系4。
李思琪张文臣杨柳张海旺王洪江付庆新陈光辉
关键词:酸枣种子性状生物活性成分综合评价隶属函数
不同种源地红花绿绒蒿果实及种子性状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种源地对红花绿绒蒿果实及种子性状的影响。【方法】测量不同种源地红花绿绒蒿果实大小、种子大小及千粒重,测定不同种源地红花绿绒蒿根际土成分含量,进行果实及种子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果实长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种子长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年均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种子千粒重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土壤因子显著影响红花绿绒蒿果实性状,气候因子显著影响红花绿绒蒿种子性状
陈红刚赵文龙晋玲晋玲久西加杜弢
关键词:环境因子果实性状种子性状
贵州省8个种源香椿种子性状变异及质量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香椿种子性状多样性和地理变异规律,为香椿种质收集、保存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8个种源香椿的种子为试材,测定种子的表型性状和质量性状,开展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种子质量。结果:不同种源的香椿种长、种宽、种子长宽比、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场圃发芽率均存在差异。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变异系数变幅为5.26%~13.86%,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安龙种源的千粒重最大,为18.67 g,极显著高于其他种源。种长与种宽、长宽比、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宽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的长宽比与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千粒重、种长和发芽率可作为香椿种子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综合评价得出安龙种源种子质量最佳,关岭种源次之。
冷天凤田小琴孙建昌
关键词:种源种子性状种子质量香椿
不同种源百合花杜鹃种子性状和萌发特性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为选出优质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百合花杜鹃种质资源,以贵州省7个不同种源百合花杜鹃种子为材料,对种子性状和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源种子的长、宽、厚、大小指数和千粒重均存在显著差异,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麻江种源的种子大小指数(0.91)、千粒重(0.544 g)和所有萌发指标均显著大于其他种源。种子的萌发能力主要受种子大小指数、千粒重和扁化率影响,萌发指标均与种子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大小指数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年均降水量、无霜期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日照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千粒重与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均日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扁化率与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气温、年均日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无霜期呈显著负相关。纬度、年均降水量、年均日照、年均气温和无霜期可作为贵州省内百合花杜鹃优质种源的选择依据。聚类分析得出麻江种源的种子性状和萌发特性是7个种源中最优良的。麻江种源可作为百合花杜鹃优质种源进一步开发利用。
郭龙琴姜晓涵淮钒钰黄玲俊毛跃雄夏国威周玮黄承玲
关键词:种源种子性状萌发特性
不同种源枫香种子性状及幼苗生长节律分析
2024年
为筛选优质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种源,以11个不同种源枫香为试验材料,对其种子性状进行对比和分析,开展轻基质育苗试验,观察枫香幼苗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采用Logistic方程对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并对种子性状与苗木生长指标和生态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枫香的所有种子性状均差异显著;枫香种子千粒重为2.27~4.10 g,种子长为4.19~6.10 mm,种子宽为1.71~2.24 mm,种子长宽比为2.31~2.94,种翅长为2.08~2.75 mm,种翅宽为1.80~2.26 mm,种翅长宽比为1.12~1.38。不同种源枫香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累积生长量均差异极显著;苗高速生期均在5月15日—8月15日,地径速生期均在5月15日—7月15日和9月15日—11月15日,可在幼苗速生期加强水肥管理。苗高Logistic方程的R2为0.984~0.998,地径Logistic方程的R2为0.960~0.993,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可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枫香幼苗生长节律。综合来说,南丹和钟山种源的生长表现优于其他9个种源。
杨继生姜英刘雄盛黄荣林刘菲王勇王仁杰李虹瑾
关键词:种源种子性状枫香
不同种群鸭跖草种子性状分析
2024年
为了探寻控制鸭跖草种子性状的最佳环境条件,2016年以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江苏、浙江、湖北和贵州8个省份46个鸭跖草种群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长度、宽度、厚度和百粒重等形态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鸭跖草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鸭跖草对不同地区和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将其划分成2个不同类群,并阐明分类群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总结鸭跖草对环境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鸭跖草种群间种子性状之间变异系数存在差异,其中百粒重的变化最大,达17.8%。种子长度与种子宽度、百粒重,种子宽度与种子厚度、百粒重,种子厚度与百粒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经度、纬度和用药历史与种子形态特征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与种子形态特征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鸭跖草种子的形态特征与环境因子间相关性较强。这46个种群可以划分成2个类群,即第一类群共有8个种群,主要来自我国南方地区,种子较小,近圆形;第二类群共有38个种群,主要来自我国北方地区,种子相对较大,近椭圆形。可见,我国鸭跖草种子形状存在“南方小、北方大”的地理差异。本研究结果为通过调节种子库大小的方式防控鸭跖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馨乐李哲韩华越曹鹏瑞魏存禹杨娟
关键词:鸭跖草种子多样性环境因子
宁夏针茅属植物种子性状与功能权衡关系研究
杨博

相关作者

李加纳
作品数:486被引量:2,394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甘蓝型黄籽油菜 甘蓝型 基因家族
柴友荣
作品数:149被引量:516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基因家族 分子育种 甘蓝 基因
陈晓阳
作品数:403被引量:2,143H指数:23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种源 外植体 黄梁木 辣木 杉木
谌利
作品数:149被引量:920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甘蓝型黄籽油菜 油菜 甘蓝型 甘蓝型黄籽
罗建勋
作品数:196被引量:1,064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云杉 麻疯树 山桐子 表型多样性 香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