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8 篇“ 离子组成 “的相关文章
酸雨形成机制与阳离子 组成 特征的综合分析 2025年 本文深入分析了酸雨形成的机制及其阳离子 组成 特征,旨在揭示这一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维性。通过对4年降水数据的详细分析,探讨了酸雨中主要酸性物质(如硫酸和硝酸)的来源、化学转化过程以及与阳离子 (如钙、镁、钾等)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酸雨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业排放、交通排放和气候变化等,而阳离子 组成 的变化则反映了环境条件的变动及其对酸雨化学性质的调节作用。本文的发现不仅为理解酸雨对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制定更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何雨菁关键词:酸雨 环境影响 胶州湾大气降水水溶性离子 组成 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胶州湾沿岸的大气降水样品,分析降水主要水溶性离子 (Na^(+)、K^(+)、Ca^(2+)、Mg^(2+)、NH^(4+)、F-、Cl^(-)、SO_(4)^(2-)、NO_(3)^(-)、MAS-(甲基磺酸根))的组成 特征和湿沉降通量,评估其对近海营养成分输入的贡献和潜在生态效应,并利用气团后向轨迹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胶州湾大气降水雨量加权平均(Volume-weighted Mean,VWM)pH为6.41,电导率的VWM值为19.3μS/cm,降水中水溶性离子 以Na^(+)、NH^(4+)、NO_(3)^(-)、Cl^(-)和SO_(4)^(2-)为主,在季节上呈现出冬春季浓度明显高于夏秋季的特征,而湿沉降通量则因受降水量的控制而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55%).胶州湾区域大气降水共清除7274.6t水溶性离子 ,营养盐(主要为NH^(4+)和NO_(3)^(-),以氮计)沉降入海量达951.9t/a,表明降水在清洁大气的同时也加剧了海洋环境的污染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失衡.气团后向轨迹分析得到了观测期间控制胶州湾降水的4类主要气团,在不同季节,降水过程受到不同气团的影响,其中以来自华东地区和东北方向的气团的影响较大.基于PMF的源解析结果显示,胶州湾大气降水水溶性离子 受到农业源、海洋源、扬尘源、生物质和垃圾燃烧源、工业和交通源5种来源的共同控制,其中以农业源排放的贡献最为突出(26.7%),而其他4种源的贡献大致相当.研究证实胶州湾大气环境受到复杂人为源排放、矿物沙尘以及海洋源排放的综合制约,而人为排放的贡献占主导地位. 冯辰龙 邢建伟 邢建伟 袁华茂关键词:水溶性离子 大气降水 新加坡和胡志明城区降水离子 组成 及来源分析 2024年 近年来工农业发展导致东南亚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然而其大气沉降离子 组成 观测仍稀少,导致关键污染组分的通量特征和来源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于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观测新加坡和胡志明城区降水离子 (SO_(4)^(2-)、NO_(3)^(-)、NO_(2)^(-)、F^(-)、Cl^(-)、NH_(4)^(+)、K^(+)、Na^(+)、Ca^(2+)、Mg^(2+))浓度,基于正矩阵分解模型(PMF)进行来源分析,并重点讨论了占比较高的SO_(4)^(2-)的沉降通量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偏北的胡志明市降水年均pH为6.9±0.5,但新加坡降水年均pH为4.5±0.4,呈重酸雨特征,其降水SO_(4)^(2-)在总离子 中的占比(34%)和沉降通量(28.8 kg S/(ha·a))也显著高于胡志明市(分别为15%和19.3 kg S/(ha·a)),二者硫沉降也高于东南亚和中国大部分地区当前的沉降水平。PMF模型解析结果表明,农业源对新加坡和胡志明市降水NH4+的贡献分别为62%和47%,生物质燃烧源对降水K^(+)的贡献均达到73%,海洋源对新加坡和胡志明市降水Na+的贡献分别达到50%和92%,对降水Cl^(-)的贡献分别达到54%和45%。本研究提供了疫情前夕研究城市降水化学的重要数据,为评估后期疫情人为活动变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丰富了东南亚地区的降水化学组成 和来源认识,为该地区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 张琨 宋韦 陈志立 刘学炎关键词:大气沉降 天然气处理厂气体及溶液分析与脱硫、脱碳及硫磺回收分析评价方法 第4部分:用离子 色谱法测定醇胺脱硫溶液中钠、镁、钙离子 组成 本文件描述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醇胺脱硫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试验方法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及精密度。本文件适用于醇胺脱硫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组成分析。金属阳离子种类及测定范围见表1。 常宏岗 吴明鸥 颜晓琴 刘其松 陈庆梅 李金金 肖乐 李林峰 梁莉 许娟 王治红 唐聪 郑洪国 裴进群 段明 兰贵红 毛立军 刘丽敏 宾枚 赵玉龙 方国庆 任骏 陈振中 赵甲递长白山积雪的离子 组成 及在融雪过程中的变化 2023年 通过2022年2—4月在长白山地区定点逐日采集雪样,对季节性积雪中主要化学离子 的浓度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与2010—2012年同一地点的样品进行对比,使用海盐示踪法和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研究了不同离子 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原因.分析结果显示,长白山积雪中离子 的浓度大小为:NO_(3)^(-)>Ca^(2+)>SO_(4)^(2-)>NH_(4)^(+)>Cl^(-)>Na^(+)>K^(+)>Mg^(2+)>F^(-),最主要的阳离子 是Ca2+,最主要的阴离子 是NO_(3)^(-).采样时间段内积雪持续融化,离子 浓度下降速度在融化初期最快,随浓度下降逐渐放缓.与2010—2012年相比,NH4+和Na+浓度分别上升了107%和46%,而Mg^(2+)、Ca^(2+)、Cl^(-)、NO_(3)^(-)和SO_(4)^(2-)浓度分别下降了26%、17%、53%、56%和59%,除Na^(+)外所有离子 浓度的改变均主要受非海洋源的影响.后向轨迹聚类结果显示,10年间长白山地区大气气团的运动规律没有明显变化,主要受海洋、荒漠矿物粉尘及东北工业区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沙尘天气减少、NO_(x)和SO_(2)等大气污染物的控制和NH3排放增多可能是造成积雪离子 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姚怡杰 王章玮 张逸 张逸关键词:积雪 离子组成 融雪 年代际变化 离子 组成 对中低分子量聚合物抗盐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长庆侏罗系低渗透高矿化度油藏在化学驱中需要优选与油藏匹配性良好且抗盐性好的中低分子量聚合物的现实问题,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离子 浓度和类型对3种不同中低分子量抗盐聚合物抗盐行为的影响规律。通过黏度、松弛时间、荧光与环境扫描电镜等测试表明,与常规抗盐聚合物SAV55和分子量较低的缔合聚合物EY 131相比,分子量和缔合单体含量较高的缔合聚合物BHXF 850有更好的增黏性,但随着Na^(+)、Ca^(2+)和Mg^(2+)的加入,BHXF 850的黏度保留率、松弛时间、溶液结构数目却是最小的且结构强度也最弱,对溶液微观结构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一价和二价离子 对聚合物的抗盐行为并未产生差异化影响。相关认识可为油藏现场化学驱用中低分子量抗盐聚合物的优选提供参考与借鉴。 王丽莉 梁严 李文宏 袁国伟 曹苗关键词:侏罗系油藏 离子组成 抗盐聚合物 微观结构 不同氮磷水平配施锌肥对小麦/玉米生长与籽粒离子 组成 的影响 锌是植物和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全球人体的锌营养一半以上来自谷类等植物性作物。近年来由于氮、磷和钾肥大量施用,锌等微量元素施用减少,影响作物生长及产量和品质提升,进而影响人体的锌摄入与营养水平。本研究以小麦/玉米... 李亚丽关键词:小麦 变电站典型可燃物燃烧释放烟尘粒径分布、微观形貌与水溶性离子 组成 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开展可燃物燃烧烟尘颗粒的粒径分布、微观形貌与组成 特征研究,全面了解火灾烟尘信息。方法收集变电站火灾燃烧现场的电缆外护套、橡胶轮胎、电线绝缘层、绝缘纸板、变压器油和火灾残留油,通过燃烧模拟实验,采用颗粒物分级采样器收集燃烧释放的烟尘颗粒,分析不同烟尘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在人体呼吸道不同沉积部位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比不同粒径烟尘的扫描电镜图像,了解不同粒级颗粒的微观形貌与典型粒子的元素组成 。结果基于离子 色谱分析,Cl-排放因子为0.0892~1.2072μg/g,占水溶性离子 的57.3%~67.9%,且与其粒径分布特征在固、液燃烧物之间存在不同。结论不同的燃烧物释放的烟尘均以粒径<0.25μm的颗粒为主,且Cl-排放因子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作为烟尘来源及火灾现场人群呼吸暴露评价的依据。 李佳敏 高阳 江世雄 翁孙贤 吴水平关键词:变电站 粒径分布 扫描电镜 微观形貌 水溶性离子 根据含氰废水离子 组成 预选降氰方法和工艺 2022年 针对黄金冶炼企业氰化浸出产生的含氰废水,通过对离子 解离、氧化和沉淀溶解特性的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主要金属络离子 的解离特性和主要组成 离子 的氧化特性,以及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沉淀的溶解特性。并基于此,提出了不同离子 组成 的含氰废水的几种相对可行的降氰方法和工艺,有效提高了试验研究效率。 陈艳波 李光胜 朱幸福关键词:含氰废水 林水复合生态系统干湿沉降离子 组成 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为研究北京市林水复合生态系统干湿沉降水溶性离子 化学组分特征及来源,本实验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收集四季干沉降样品,并于采样地收集植物叶片进行室内湿沉降实验,测定了干沉降10种离子 和湿沉降9种离子 的含量.本实验对干沉降和湿沉降中水溶性离子 的浓度进行了量化对比,并分别分析了干湿沉降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干湿沉降在离子 组分特征及来源均不相同.大气干沉降可溶性离子 化学组分的年平均离子 浓度由高到低排序为SO_(4)^(2-)、NO_(3)^(-)、Cl^(-)、Na^(+)、NH_(4)^(+)、Ca^(2+)、K^(+)、HCOO^(-)、Mg^(2+)、F^(-).湿沉降离子 浓度由高到低排序为Ca^(2+)、SO_(4)^(2-)、Na^(+)、NO_(3)^(-)、Cl^(-)、Mg^(2+)、K^(+)、F^(-)、NH_(4)^(+).干沉降离子 浓度受季节变化而变化,离子 浓度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湿沉降离子 浓度不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而变化.结合水溶性离子 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发现,干沉降污染来源第一因子为工业排放和生物质燃烧,第二主成分是扬尘,以及土壤源和海盐.湿沉降污染来源于扬尘和土壤以及二次污染源和农业燃烧等. 丛岭 周士钧 刘莹 张振明关键词:干湿沉降 水溶性离子
相关作者
周明杰 作品数:8,642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灯具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空穴注入层 发光材料 有机半导体材料 余海英 作品数:118 被引量:1,595 H指数:21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设施土壤 土壤 水稻 磷 镉 李廷轩 作品数:316 被引量:4,587 H指数:37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设施土壤 土壤 水稻 磷 茶园土壤 黄远标 作品数:67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研究主题:烯烃聚合催化剂 二氧化碳 MOFS 介孔 光催化还原 曹荣 作品数:265 被引量:89 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研究主题:瓜环 性能研究 催化剂 配体构筑 配位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