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篇“ 禁食疗法“的相关文章
基于“膏脂生邪”理论探讨中医禁食疗法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防治作用
2025年
膏脂代谢紊乱可变生多种病邪,久之可改变血管形质,继而导致脑组织、神经细胞损害,最终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本文基于“膏脂生邪”的相关性理论,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机归纳为“阳气不足,气化失常,膏脂化浊,壅滞脑窍,诱发痴呆”。秦鉴教授首创的中医禁食疗法在防治脂质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对其作用机制的阐述仍不够详尽。在“膏脂生邪”理论指导下,试将中医禁食疗法、血管性认知障碍加以联系,阐述中医禁食疗法防治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机制,为中医药防治血管性认知障碍提供新思路。The metabolic disorders of fat can lead to a variety of diseases and evils, which in the long run can change the shape of blood vessels and then lead to the damage of brain tissues and nerve cells and ultimately lead to cognitive function decline.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theory of “fat producing pathogenic factor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athogenesis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as “a deficiency of yang qi, dysfunction of qi and chemistry, the humidification of fat, and the stagnation of the brain orifices, which induces dementia”.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asting therapy pioneered by Prof. Qin Jian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ipid metabolism abnormalities has been affirmed, but the elaboration of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s still not detailed enough.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that “fat producing pathogenic factors”, we try to link TCM fasting therapy and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elaborate the mechanism of TCM fasting therapy against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t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by Chinese medicine.
辛容韦冰心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肠道菌群
禁食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禁食疗法被证实是一种针对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目前已经越来越被认为,年轻人也更容易接受,包括隔日禁食、完全禁食等。据研究,禁食疗法有益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因为该病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有关。本文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禁食疗法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禁食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理论基础、作用机制研究、临床研究、相关风险、展望与讨论等,为禁食疗法治疗非酒精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林莹莹阮清发
关键词:禁食疗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从肝功能角度探讨中医禁食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随着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患病群体越来越大,超重或肥胖的T2DM已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国家构成了严重经济负担,通过控制体质量进而控制血糖是针对超重或肥胖的T2DM的重要治疗措施。本研究者所在团队创立的中医禁食疗法就是治疗超重或肥胖的T2DM的重要选择,中医禁食疗法通过5 d的禁食结合中药内服及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来治疗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疗效明显,由于糖、脂类、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与肝脏密切相关,在禁食期间,肝脏的代谢负荷会明显增加,肝功能在禁食期间的变化是本研究者所重点关注的方向,本研究的目的是从肝功能角度回顾性研究中医禁食疗法治疗T2DM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从既往出院患者中筛选出46例T2DM患者,比较T2DM患者在进行中医禁食疗法治疗前后在空腹血糖、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肝功能指标(蛋白质代谢功能、胆红素代谢、血清酶)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46例T2DM患者,进行中医禁食疗法治疗后,在空腹血糖、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总蛋白、球蛋白、γ-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腺苷脱氨酶等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方面相较于治疗前有上升趋势,而在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胆汁酸等方面相较于治疗前无显著性改变。结论:中医禁食疗法治疗T2DM安全有效。
胡建国林跃家
关键词:肝功能2型糖尿病
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治疗脾虚痰浊型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分析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中医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脾虚痰浊型肥胖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血糖指标与体重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与体重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与体重水平,疗效与安全性高。
周永辉吴钧俊谢佩贤陈根源
中医禁食疗法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中医禁食疗法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东莞市大朗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中医科接受治疗的肥胖型T2DM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常规降糖治疗)及观察组(80例,常规降糖联合中医禁食疗法5+2方案)。维持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血清C肽、血清胰岛素、体质指标及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腰臀比、身体质量指数(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T2DM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选择中医禁食疗法能够提高血清C肽及血清胰岛素水平,保证总体降糖效果,同时可促进体质指标改善,对患者生命质量提升具有较大帮助。
吴钧俊谢佩贤周永辉陈根源黄永昌叶淑冰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型
中医禁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及代谢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中医禁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温州市中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就诊的MS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正常饮食,观察组接受中医禁食疗法。比较两组血脂指标、AI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人体测量学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11±0.26)mmol/L]、总胆固醇(TC)[(4.31±0.26)mmol/L]、三酰甘油(TG)[(1.39±0.26)mmol/L]均低于对照组[(2.95±0.34)mmol/L、(5.24±0.33)mmol/L、(2.68±0.41)mmol/L](t=13.16、14.85、17.82,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8±0.09)mmol/L]高于对照组[(1.03±0.04)mmol/L](t=10.21,P<0.001)。观察组治疗后AIP(0.10±0.04)、HOMA-IR(5.12±0.42)均低于对照组[(0.28±0.10)、(5.80±0.67)](t=11.21、5.76,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腰围[(91.05±4.26)cm]、臀围[(98.16±5.06)cm]、内脏脂肪指数(VAI)[(3.94±0.52)]均低于对照组[(95.55±9.87)cm、(102.64±9.84)cm、(5.66±1.04)](t=2.80、2.71、9.9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101.52±13.52)U/mL]高于对照组[(80.01±6.82)U/mL](t=9.52,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4.41±0.35)nmol/L]低于对照组[(6.26±0.61)nmol/L](t=17.64,P<0.001)。结论中医禁食疗法可有效降低MS患者AIP、血脂、腰围、臀围及VAI,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效果显著。
王丽芳金斌斌谢玉叶
关键词:禁食代谢综合征X动脉硬化血脂异常
从肾功能和电解质角度探讨中医禁食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
2023年
目的从肾功能和电解质角度回顾性研究中医禁食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安全性。方法从既往出院患者中,筛选出合乎要求的45例T2DM患者,比较T2DM患者在进行中医禁食疗法前后在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45例T2DM患者中,进行中医禁食疗法治疗后,在空腹血糖、体质量、体质指数、尿素、胱抑素C、血清钠离子、血清氯离子等方面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在肌酐、尿酸、血清钾离子等方面相较于治疗前有上升态势,而在二氧化碳方面相较于治疗前无显著性改变。结论中医禁食疗法治疗T2DM安全有效。
胡建国刘桃丽陈洪达张丽张汀滢
关键词:肾功能电解质2型糖尿病安全性
益气养阴化湿方联合中医禁食疗法治疗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湿方联合中医禁食疗法治疗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益气养阴化湿方联合中医禁食疗法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腰围、BMI、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围、BMI、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腰围、BMI、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围、BMI、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TG、TC、LDL-C、AI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湿方联合中医禁食疗法治疗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纠正代谢紊乱状态,减轻炎症反应。
金斌斌张炳才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脾虚痰湿炎性因子
中医禁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Framingham风险评分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中医禁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Framingham风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温州市中医院的MS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禁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同期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对照组患者予正常饮食及运动处方干预,禁食组患者予中医禁食疗法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10d。比较正常组体检时与禁食组、对照组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脂、血糖指标、AIP和FRS,分析禁食组、对照组干预疗效,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MS患者AIP、FRS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干预前后,禁食组、对照组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AIP、FR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干预后,禁食组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LDL-C、TG、TC、FPG、AIP、FRS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禁食组患者干预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S患者的AIP与BMI、TG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F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LDL-C、T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MS患者的AIP、FRS显著增高,且与BMI、血脂等指标有关,应用中医禁食疗法可显著降低AIP、FRS,改善临床指标及疗效,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金斌斌张炳才郑乐群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心血管疾病
中医禁食疗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分析中医禁食疗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分别接受中医禁食疗法以及中医禁食疗法联合穴位埋线的脾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患者各40例。对照组:中医禁食疗法+饮食运动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穴位埋线,治疗周期为3个月,评价中医禁食疗法联合穴位埋线的有效性、可行性和患者的依从性,并分析该方案对脾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腰围、臀围、脂肪百分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尿酸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尿酸值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禁食疗法与穴位埋线两者联合,短期内迅速控制体重,后续持续3个月的治疗以及复诊随访,密切干预患者饮食指导,达到远期疗效,两者相得益彰,简、便、廉、效,绿色健康,依从性高,无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黄伟旋刘浩生李芳陈晓烽沈维增
关键词:穴位埋线单纯性肥胖

相关作者

秦鉴
作品数:248被引量:96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禁食疗法 四逆汤 禁食 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
柯斌
作品数:94被引量:57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禁食疗法 短期禁食 胰岛素抵抗 加味苓桂术甘汤 脾虚痰湿型
吴正治
作品数:299被引量:1,262H指数:19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舌苔 唾液 蛋白质组学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性痴呆
汪园园
作品数:26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禁食疗法 胰岛素抵抗 苓桂术甘汤 参麦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孟君
作品数:68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短期禁食 加味苓桂术甘汤 心脉通胶囊 脾虚痰湿型 高脂血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