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61篇“ 神经性厌食“的相关文章
神经性厌食被引量:1
2003年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心身障碍。其病因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患者因害怕肥胖或有体像障碍而有意、反复或长期地节食。其结果是体重明显低于正常体重标准的下限 ,身心损害。其治疗方法有医学治疗 ,社会干预和心理治疗。
何克刘丽君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身心障碍心理治疗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中国神经性厌食症诊疗专家共识
2024年
神经性厌食症是以自我饥饿、体质量显著减轻和营养不良为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在所有精神疾病中,神经性厌食症死亡率最高,其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病理症状和危及生命的医疗并发症。然而,目前在中国,对于神经性厌食症不能早期识别和诊治,导致病程迁延。因此,在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学组的组织下,联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进食障碍研究协作组,由16名医学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指南与专家共识、专家经验等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期提高国内专业人员对神经性厌食症的识别和诊治水平。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学组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进食障碍研究协作组陈涵陈妍韩慧琴李雪霓张岚孔庆梅乔慧芬匡桂芳孙建琴虞阳金富锐蒋晶晶张大荣栗克清王振陈珏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营养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管理方案的构建
2024年
目的:构建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管理方案,为科学管理这类患者的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文献回顾和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管理方案。结果: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0.930,2轮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95、0.332(P<0.001)。形成包含6个一级条目、16个二级条目、32个三级条目的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管理方案。结论:制定的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管理方案科学、可靠,可为临床管理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黄楚贤施忠英罗晨李红艳刘玥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饮食行为管理方案德尔菲技术
美学视角下女青年大学生神经性厌食症研究
2024年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饮食失调症,常见于女青年大学生。厌食症患者非常重视控制自己的体重和体型,从而会采取极端的方式以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本研究是以小组工作为专业方法,以C市中的部分女青年大学生患者作为小组成员,从行为认知疗法中的美学角度出发并通过小组工作的展开,改变女青年大学生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错误认知。
薛岳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症小组社会工作
神经性厌食合并肝损害肠外营养治疗1例
2024年
神经性厌食是一类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怕胖、进食行为紊乱、体重明显下降、体象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的慢难治精神障碍,患者因长期进食不足常导致重度营养不良,甚至合并肝功能损害,这类患者通过个化的营养治疗可逐步改善营养状况和肝功能。本案例为1例重度营养不良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制订了个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充分评估了再喂养综合征的风险后,通过肠外营养过渡到口服营养补充+膳食营养治疗方法,逐渐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病情稳定后好转出院。
王海生李昕付佳佳刘丽波赵丽婷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肠外营养营养不良
青少年神经性厌食患者父母照护体验的质研究
2024年
目的 深入了解青少年神经性厌食患者父母在照护过程中的体验,为制订针对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9-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4名青少年神经性厌食患者的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 青少年神经性厌食患者父母的主要照护体验可归纳为以下4个主题:负体验(对疾病缺乏认知、患者低体重带来的冲击与内疚、食物背后的病态亲子关系、病耻感体验、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照顾负担(进餐方式及习惯改变、经济负担加重)、积极体验(支持与被支持、照护信念增强、个人成长与蜕变)以及渴望全方位的支持(持续的专业照护支持、更多社会关注)。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疾病照护知识、技能及亲子互动模式等多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同时联合积极心理干预,以有效减轻青少年神经性厌食患者父母的负体验,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黄楚贤施忠英刘玥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青少年
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神经性厌食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对神经性厌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神经性厌食患者76例,按照患者入选先后顺序进行数字编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研究组(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身体变化、血液状态、进食障碍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身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体重、体重指数(BMI)、上臂围、上臂肌围(AMC)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ALB)与血红蛋白(Hb)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LB与Hb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握力、身体水分量、蛋白质含量及无机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握力、身体水分量、蛋白质含量及无机盐含量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性厌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有助于提高患者身体整体营养状况,增强身体脂肪含量,促进患者对进食障碍的认知。
柴晓琨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营养状况
黄柳向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经验
2023年
介绍黄柳向教授治疗神经性厌食症(AN)的经验。黄教授认为AN多由于情志失调所致,其核心病机为肝脾不调、脾胃虚弱,致病要素有肝郁、水湿、湿热、瘀血。AN病程较久,易合并寒热、肝郁、血瘀、湿热等多种变证,故治疗以肝脾同调为核心,注重调畅气机、血水共治;以寒热虚实为枢机,注重平调寒热、补虚泄实。临证详察疾病之寒热虚实,善用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等经方随症加减。治疗上强调以综合治疗为主法,注重患者的心理调节和身心健康。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王文婕黄柳向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症身心疾病名医经验
认知矫正疗法辅助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神经性厌食症(AN)是一种严重的慢进食障碍,其特征为异常的进食习惯与特殊的心理功能紊乱,表现为明显的体质量降低和各项生理功能紊乱。由于AN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内分泌系统紊乱,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可对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AN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增加趋势。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AN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认知矫正疗法(CRT)可辅助常规加强治疗、家庭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AN患者产生一定疗效。本文对CRT在辅助治疗AN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其应用前景,以期为CRT在临床AN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孔亚如施春华秦浩峰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症心理训练
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管理的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由3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2篇,指南9篇,系统评价3篇。从多学科团队、管理目标、评估、管理实践、心理治疗、健康教育6个方面汇总26条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管理的最佳证据,在后续证据转化过程中应结合国内临床具体情境,有针对地选择证据,以规范患者饮食行为,改善其临床结局。
黄楚贤施忠英罗晨李红艳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精神病护理学循证护理学

相关作者

陈珏
作品数:76被引量:60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症 强迫症 心理治疗
陈珏
作品数:102被引量:62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研究主题:强迫症 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 抑郁症 强迫症患者
肖泽萍
作品数:385被引量:2,897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 焦虑障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张明岛
作品数:305被引量:1,15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脑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 抑郁症
孙伯民
作品数:133被引量:41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