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7篇“ 神经内科门诊“的相关文章
基于风险识别下集束化护理对神经内科门诊老年患者跌倒风险与护理效果的影响
2025年
探讨基于风险识别下集束化护理对神经内科门诊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7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风险识别的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跌倒风险评估得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跌倒风险评估得分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风险识别下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内科门诊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提升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元李静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风险
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2024年
神经内科门诊所收治,心理障碍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效果探析。方法 于2023年1月~2023年6月,就诊本院神经内科中,共计100例心理障碍患者选为研究目标,在随机数字表法干预之下,均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所得两组不同治疗做结局对比、探究。结果 研究组所得临床有效率相对更为显著,患者的情绪转变趋于正向发展,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辅导,对心理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利用。
徐红玉
关键词: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
以头晕为主诉的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特征性分析
2024年
探讨以头晕为主诉的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名以头晕症状为主要症状的住院病人,应用汉密尔顿、《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对其焦虑抑郁的特征进行相应的评定。结果 100名病人中,75名有焦虑症状,53名有抑郁症状,说明头晕病人出现抑郁及焦虑的频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而且发生焦虑的情况比抑郁更高。在是否存在焦虑的患者中,其身体因素和神经因素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而在呼吸症状上则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的抑郁因素得分及体重指标均有明显差别,病人研究资料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有统计上的显著性。结论 头晕病人存在高比例的焦虑、抑郁症状,并可引起身体和其它多个系统的损害,是临床诊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对该类患者实施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的对治疗的配合程度,进而改善对头晕患者的治疗效果。
潘元辛
关键词:头晕神经内科门诊焦虑抑郁特征性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认识分析
2024年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认识进行分析。方法 在伦理委员会批准下依据研究的筛选条件纳入2021.1-2023.6治疗的80例神经内科门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均开展常规的临床检查,统计其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认识程度。结果 各个年龄段血压、血脂、体质指数之间的差异不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66-75、76-85的空腹血糖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56-65、66-75、76-85肌酐和尿酸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46-55、56-65年龄段疾病危险因素知晓率最高(P<0.05),35-45年龄段最低(P<0.05)。结论 当前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认识还并不高,并且具有年龄段对认知分化的状态,全面加强各个年龄段的危险因素健康宣教工作尤为必要,尤其是在性别、饮酒以及运动方面更要强化宣教力度,促进患者对其危险因素进一步的了解,控制健康行为。
陈旭
关键词:神经内科缺血性脑血管病
通过降低信息污染相关措施改善神经内科门诊误诊的队列研究
2024年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一系列降低信息污染的措施是否能有效改善神经内科门诊的误诊情况,并通过队列研究量化这些措施对误诊病例的改善效果。方法:我们抽取了2022年至2024年间的180例门诊病例,其中150例作为观察组,1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通过误诊率、患者满意度及医生问诊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误诊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医生的问诊时间也显著缩短,同时转诊率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改善信息污染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神经内科门诊的误诊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缩短医生的门诊问诊时间。Purpos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reduce information pollu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isdiagnosis situation in neurology outpatient clinics and to quantify the improvement effects of these measures on misdiagnosed cases through a cohort study. Methods: We selected 180 outpatient cases between 2022 and 2024, with 150 ca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15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terms of misdiagnosis rat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physician consultation tim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misdiagnosis rate,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patient satisfaction, a notable shortening of physician consultation time, and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in referral rates. All thes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measures to improve information pollu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rate in neurology outpatient clinics, enhanc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shorten physician consultation time.
张赫邹微金红伟张腾腾
关键词:信息污染误诊队列研究
以头晕为主诉的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特征性探析
2024年
探讨以头晕为主诉的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特征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以头晕为主诉的神经内科门诊患者8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在选取的80例患者中,伴有焦虑的人数为74例,伴有抑郁的患者人数为51例,提示在头晕的患者中,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均较高,且焦虑的发生率高于抑郁的发生率。在有无焦虑的患者中,其躯体性因子及神经性因子的得分均存在差异,在呼吸系统症状方面存在的差异显著;在有无抑郁的患者中,其抑郁因子的评分之间存在差异,体重项也存在显著差异,且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晕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较高,且焦虑抑郁的发生对患者躯体及其他系统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李丽娟
关键词:头晕神经内科焦虑抑郁
神经内科门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与复发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23年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发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BPPV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复发特点,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在浙江医院神经内科眩晕中心确诊、并完成仪器复位的1119例BPPV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病史信息。此外,跟踪记录BPPV患者的复发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对BPPV发病和复发与月份的关系进行研究。按照年龄是否≥60岁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和听力损失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复发因素。结果①1119例BPPV发病患者,其中男性401例(35.8%),女性718例(64.2%),平均发病年龄(55.0±15.7)岁。②1~12月份全年均可发病,月份/年发病例数最高是12月份(14.4%),最低是4月份(4.7%),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例数最高是12月份(21.3%),最低是3月份(4.7%),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间BPPV发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是否存在听力损失在两组间发病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随访12个月内,老年组复发率(34.2%)高于非老年组(28.1%),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高血压或糖尿病是BPPV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BPPV发病存在月份相关性,高血压或糖尿病是BPPV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偏头痛的老年人更应注重预防和宣教。
姜佩依赵婷张思然孔琦楼跃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特点复发
微信平台在神经内科门诊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2023年
探讨微信平台在神经内科门诊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12月神经内科门诊管理系统中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另选2022年1月-12月应用微信平台的神经内科门诊管理系统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的等待时间和检查时间、就诊时间,计算两组的就诊率和总有效率,调查两组的就诊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等待时间大约32.57min短于对照组大约42.70min,检查时间大约25.06min短于对照组大约45.73min,就诊时间大约20.13min短于对照组大约46.95min,P<0.05。观察组就诊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就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科门诊管理系统中应用微信平台的效果显著,患者的等待时间和检查时间、就诊时间显著缩短,就诊率、总有效率有效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明显提高。
齐乐宜韩璐桑鹏
关键词:神经内科就诊时间
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病因分析
2022年
目的对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以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80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别、年龄、头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病因。结果180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中,伴随有恶心和(或)呕吐症状120例(66.67%)、伴随有视物旋转症状69例(38.33%)、伴随有耳鸣、耳胀、听力下降症状32例(17.78%)、伴随有头痛或视觉先兆症状16例(8.89%)、伴随有颅神经及肢体瘫痪症状3例(1.67%)。在具体的病因方面,前庭周围性眩晕73例(40.56%)、精神心理障碍型头晕62例(34.44%)、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头晕28例(16.56%)、前庭中枢性眩晕11例(6.11%)、系统性疾病相关性头晕4例(2.22%)、其他原因及诊断不明头晕2例(1.11%)。性别方面,男性患者共计68例,以前庭周围性眩晕占比最高,占同性别头晕患者的63.24%;女性患者共计112例,以精神心理障碍型头晕占比最高,占同性别头晕患者的36.61%。年龄方面,60岁以上人群占比45%,以前庭周围性眩晕为主;30~59岁人群占比38.33%,以精神心理障碍型头晕为主;16~29岁人群占比16.67%,以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结论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中以前庭周围性眩晕最为常见,女性头晕发病率高于男性,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头晕主要发病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常见头晕病因有所差异,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个体化差异原则,对症治疗。
李梅张传林杨瑞楷
关键词:神经内科门诊头晕病因
神经内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超说明书用药分级管理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神经内科2020年6—9月的门诊医嘱进行随机抽样,以最新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分析用药医嘱是否为超说明用药,整理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类型、超说明书药品种类等。根据国外说明书、国际/国内指南、专家共识和其他循证支持用法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证据级别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对超说明书用药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663张门诊处方,涉及用药医嘱3240条,药品种类190种。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处方307张(18.46%)、医嘱334条(10.31%)、药品30种(15.79%)。超说明书用药主要类型为超适应证、超用法用量2种。334条超说明书用药医嘱中有证据支持的医嘱293条(87.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内科超说明书用药与药品种类有关。结论神经内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发生较常见,大部分超说明书用药有一定的证据支持和不可避免性,应根据证据级别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的监管,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卢晓静史香芬邢进远张旭锋李洪盟孙志勇杜书章
关键词:神经内科门诊合理用药

相关作者

谭戈
作品数:55被引量:237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偏头痛 慢性偏头痛 神经内科门诊 颅内压 疗效观察
张艺馨
作品数:12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内科门诊 偏头痛 丛集性头痛 疗效观察 原发性
邓勇
作品数:11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偏头痛 神经内科门诊 丛集性头痛 疗效观察 原发性
王效敏
作品数:19被引量:20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障碍 影响因素 神经内科门诊 住院患者 抑郁障碍患者
王铭维
作品数:312被引量:1,043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 快速老化小鼠 骨髓基质细胞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