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6篇“ 神经内科疾病“的相关文章
神经内科疾病
本书分十四章。重点介绍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锥休外系统疾病等。本书首先从病变入手,对每一种疾病的定义、病理、临床表现概述的基础上,对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新观点、方法加以重...
吴以岭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诊疗
神经内科疾病辅助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本申请适用于神经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疾病辅助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神经数据在预设生理区域内每个生理区域的特征参数,和每个生理区域对应的异常数据指标;根据用户的神经数据在每个生理区域的特...
林杰郑兢
脑水肿监测在儿童常见神经内科疾病中的发展及应用
2025年
脑水肿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大脑病理性肿胀,任何类型的神经损伤后都可能发展为局灶性或弥漫性脑水肿。脑水肿可继发于临床上各种颅脑损伤,其也是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死亡或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颅内压(ICP)是颅内内容物(脑组织、血液、脑脊液)对颅腔侧壁产生的压力,脑水肿也被认为是颅内压(ICP)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颅内高压是儿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所以脑水肿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是管理颅内病变的关键核心。本文主要探讨脑水肿监测在儿童神经内科疾病中的发展及应用。Cerebral edema is a nonspecific pathologic swelling of the brain that may develop into focal or diffuse cerebral edema after any type of neurological injury. Cerebral edema can occur secondary to a variety of clinical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or dis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on admission to the hospital.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is the pressure exerted by intracranial contents (brain tissue, blood, cerebrospinal fluid) against the lateral walls of the cranial cavity, and cerebral edema is also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common causes of elevat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s a common acute and critical condition in pediatrics, so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ebral edema is a critical core of managing intracranial lesion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erebral edema monitoring in pediatric neurological disorders.
艾渝青许峰
关键词:脑水肿儿童颅内高压
“微课+微信”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疾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教育正逐渐将PBL(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微课与微信平台的有机结合,为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灵活且高效的学习方式。文章研究基于PBL教学法,旨在探讨微课与微信联合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与联合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其对学生临床思维、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课+微信”联合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并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临床技能的提高。
史梦婷徐源夏聪
关键词:联合教学PBL神经内科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评价中药制剂对神经内科疾病的成本-效果情况
2025年
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治疗中药制剂合理应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探讨在多元视角下,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和经济成本的影响,从而提高神经内科疾病治疗的经济效益。方法:选择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5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西药联合中药制剂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采集直接与治疗相关的成本数据,包括药物费用、医疗服务费用、实验室检查费用等。同时,收集治疗效果相关的数据,使用科学可靠的评估工具来量化效果。运用成本-效果比来评估治疗方案的经济效益。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成本-效果分析方面,以14 d治疗有效率为指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值分别为89.54和98.95,结果表明两组成本效果比基本一致。结论: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中药制剂与西药联合应用在治疗效果上显示出优势,成本-效果分析表明两种治疗方案的经济效益相当。因此,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疾病治疗的整体效果,而在经济层面并未显著增加治疗成本。
黄少华贾鸿扬耿广生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评价中药制剂神经内科成本-效果比
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思维与实践
王娟
研究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25年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共收纳88名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的病例,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包含44名患者。对照组接受了标准的治疗措施,如神经滋养药物、恢复性训练以及饮食调理等;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额外口服了阿司匹林肠溶片(由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71021),每次剂量为100毫克,每天一次。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一个月。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失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血浆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并评估了总体治疗效果。研究发现,经过治疗,观察组的NIHSS评分、CRP和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而AD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于改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减轻炎症反应具有显著疗效,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值得推广。
郭兰君
关键词:阿司匹林肠溶片神经内科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炎症因子
神经内科疾病的照护
2024年
抑郁和焦虑是当今社会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许多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遭遇这些情绪状态。然而,这些情绪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心理因素引起的,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的表现。
宋晓燕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内科疾病情绪状态心理因素照护心理健康问题
一种神经内科疾病辅助诊断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疾病诊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疾病辅助诊断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采集到的时间序列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剔除时间序列脑电信号中的噪音,并提取时间序列脑电信号中与疾病相关模态的信号,并提取此信号...
周瑶吕凤琼梅丽华
边缘相关巨噬细胞与神经内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近来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一种区别于小胶质细胞的常驻巨噬细胞,其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交界处,被称为边缘相关巨噬细胞,也有研究者将边缘相关巨噬细胞称为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巨噬细胞^([1-2])。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实质中的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是大脑中最主要的常驻巨噬细胞,因此,本综述将结合边缘相关巨噬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的异同,对边缘相关巨噬细胞的分类、起源和表型以及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脑卒中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刘颖燕爱娟魏文石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小胶质细胞

相关作者

葛建国
作品数:240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鄢陵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处方用药 内科疾病 不合理用药 实例分析 合理用药
杨丽娟
作品数:36被引量:308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神经内科 药学 药师参与
张保朝
作品数:320被引量:1,830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 神经内科 神经功能 脑梗死患者
甄健存
作品数:382被引量:2,905H指数:27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药学监护 药学
梁新明
作品数:26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硫辛酸 中毒性脑病 神经内科疾病 神经内科 分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