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4篇“ 社会美“的相关文章
社会
钱竞编著
关键词:社会生活美
育视角下的初中地理社会元素的挖掘与运用
2024年
随着2022年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国家越来越重视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审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育元素,探讨初中地理教材中社会元素与地理育的逻辑关系,提出挖掘地理教材中社会元素的策略,并以教学设计为例,将所挖掘的社会元素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育提供参考。
张志波梁振民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美育地理教学社会美
古筝艺术的社会研究
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两千多年来,古筝艺术用其特有的方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以器抒情。古往今来,古筝艺术的社会形态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本文从古筝艺术的社会角度来研究古筝这...
张雨茗
关键词:古筝艺术社会美地域文化
文献传递
古戏台社会价值初探——以平遥古戏台为例
2020年
戏台,不单单是演戏的楼台,也是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载体。戏台往往是建筑群中别样的建筑单体,是建筑者施展才华、彰显技艺的佳境。一座座古戏台,都是不同时期的建筑师和各色工匠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古戏台记录着百年的沧桑,通过它,我们可以得知该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风尚习俗、经济状况、文化水准等等。在此背景下,对平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十七座古戏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文献阅读和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方面对古戏台的价值进行探析。
赵相栋
关键词:审美价值古戏台社会美
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中的自然社会被引量:10
2019年
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要想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开展育,首先要对教科书内容中的育资源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教科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包含着自然社会、艺术等丰富的育资源,在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主要有诗词、谚语、儿歌、成语、对联等,在编排上体现了文质兼、循序渐进以及与其他内容紧密结合等特点。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中的自然,主要表现在山川之、风物之等方面;社会则主要表现在田园之、风俗之与情怀之等方面。认识与把握这些育资源,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审情趣,提高其审水平,而且可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激发其创造力,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育中育与德育的完融合。
汪军
关键词:语文教育
真实·平常·社会·人文——系列纪录片《光阴大连》学探析
2016年
六集系列纪录片《光阴大连》因为真实而唯地记录了大连的百年变迁而享誉于广大观众。还原市民记忆的真实,体现市民情结的平常,呈现市民精神的社会,展示市民凝聚力的人文,是《光阴大连》的学意义之所在。
郭吉兴
关键词:美学意义纪录片
人体社会而不是自然被引量:1
2015年
人体、人体是有人的参与而演化形成的,既是在人们劳动生活的作用下演化形成的,也是在人们自觉地直接改造干预下演化形成的,还是在社会关系的作用下演化形成的。社会关系制约着人们的活动范围;社会关系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也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状况;社会关系制约着社会分工;社会关系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而影响着人体的演化形成。人体是社会性的躯体,人体社会
王树平
关键词:人体美社会美自然美
论贾平凹散文的社会被引量:2
2015年
作为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贾平凹用旁观者的姿态展现了其眼中的社会。其散文中的社会真实、有趣且发人深省,在平淡的生活场景中展现出他对社会人情世故、历史变迁的感悟,让我们在纷扰的社会生活中找寻到一丝宁静与祥和。
张戈
关键词:社会美审美趣味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社会弘扬功能
2014年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次活动具有强大的社会弘扬功能:活动立意高远,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革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活动更接地气,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既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见物见人,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中央强调通过消除"四风"来促进党员干部社会实践审化,弘扬社会。这次活动对广大人民群众也具有强大的社会促进功能,有利于社会蓬勃发展。这次活动将促进党风建设常态化,促进对"四风"问题治标与治本相统一,为发展"社会"创造充分的条件。
李新市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卢梭社会思想探究
2012年
卢梭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杰出思想家,身处于法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历史时期,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是其生活环境所使然,更是时代赋予他的伟大使命。由此,社会政治思想必然成为卢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诸多学观念,从而形成了卢梭的社会思想。本文立足于社会的普遍意义,结合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著作和文学名著,从哲学和文学两个不同层面论述卢梭的理想社会,进而深入探究卢梭的社会思想。
申康秋
关键词:卢梭社会美

相关作者

徐望
作品数:164被引量:350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 文化资本 美育 博物馆
李新市
作品数:264被引量:21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研究主题:总书记 马克思主义 境界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邹华
作品数:23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现代美学 审美关系 社会美 古代美学 人性结构
韩璐
作品数:35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研究主题:艺术博物馆 社会美育 博物馆 艺术教育 雕塑艺术
陆一帆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美 美学 线条 外在美 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