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7篇“ 社会救助体系“的相关文章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2025年
本文以整体性治理为视角,系统阐释了山东省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入分析了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政策建议,即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权责体系,科学制定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多措并举畅通低收入群体社会上升渠道。
张泽胜满新英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社会救助体系低收入人口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筑起兜底保障安全网——专访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蒋玮
2025年
春节将至,全国各地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开展了繁忙的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工作,帮助他们过一个温暖、安全、祥和的新春佳节。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
罗燕
关键词:困难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救助体系安全网
宁夏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
2025年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一项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促公平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基本确立,社会救助工作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当前,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已成为有效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
王力园马雷钟娜娣
关键词:社会救助共同富裕系统集成救助体系
临时救助:共同富裕背景下社会救助体系的新支柱
2025年
我国临时救助制度建设是为了帮助各类家庭与个人应对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弥补社会救助安全网的漏洞。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临时救助需要应对风险社会中的人口流动与工作贫困问题,并承担起社会救助体系新支柱的重要任务。作为风险冲击的阻断剂、各救助项目间的勾缝剂和调动社会力量的催化剂,临时救助制度这一新支柱应充分发挥“救急难”“托底线”“促衔接”和“助参与”的功能。为此,需要转变临时救助的理念目标,推动其从补充转为支柱,应提前干预而非最后出台;需要完善制度设计,包括扩大并明确救助对象范围,使其实质性涵盖流动人口,拓展临时救助内容和形式,增加临时救助资金投入;需要优化实施方案,变单一主体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
张浩淼
关键词:共同富裕临时救助社会救助体系流动人口
深化综合救助服务改革 建设优质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2025年
近年来,广州市坚持以制度健全为基础,以服务改革为突破,以科技赋能为支撑,创新打造“穗救易”社会救助服务品牌,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物质+服务+技术”综合救助模式,构建政府救助社会扶助、群众自助的综合救助服务新格局,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苏佩李鑫郑晓洁
关键词:社会救助
推进新发展阶段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创新被引量:1
2024年
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我国进人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确保新阶段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社会救助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对其进行新的目标定位,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左停
关键词: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现代化减贫
面向共同富裕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构建被引量:1
2024年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保障民生、促进公平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要求我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更具适应性、内生性、可融性和多元性。但目前,我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仍存在执行上工作繁杂、人员配备不足,决策上审批权下放困难、跨部门协作不足,理念上发展型理念未融入、供需匹配理念欠缺等问题。基于此,面向共同富裕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需要将发展理念融入救助政策、促进救助理念的时代化,创新基层工作方式、促进救助机制创新化,开发综合信息系统、促进救助方式信息化,发展地方产业经济、促进救助资源多元化,从而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向适应共同富裕目标的方向迈进。
刘小春王若妍张子佳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救助体系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切实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2024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在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语重心长地叮嘱“不要光在那里批评、指手画脚,而是真正行动,解决一点是一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激励着我们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也为我们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决策部署注入了强大动力。
蒋玮
关键词:民生保障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安全网《政府工作报告》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研究--以泰安市S镇为例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快速发展进程。习近平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人民群众。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很重要的一方面体现在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李敏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社会救助
中国社会救助体系:回顾、反思与展望被引量:6
2024年
中国在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社会救助体系面临着转型升级为相对贫困治理重要工具的任务。通过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体系变迁的梳理,发现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先后发挥了拾遗补缺和兜底保障的重要作用,保障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维护了底线公平和社会稳定。随着反贫困战略任务的根本转向,应积极推动社会救助体系高质量发展,包括充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贫困的相对性和多维性,明确社会救助体系兜底保障和促进发展的双重功能,扩大救助范围并确保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大力发展服务救助,推动救助内容的丰富多样和供需匹配,助推社会救助管理体制逐步成熟和现代化.
张浩淼
关键词:社会救助体系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最低生活保障

相关作者

林闽钢
作品数:219被引量:2,976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 社会 社会保障制度 贫困
张浩淼
作品数:82被引量:330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 共同富裕 救助 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制度
李学举
作品数:122被引量:286H指数:8
供职机构:枣庄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民政工作 民政部门 民政部 社区建设 民政干部
张泽胜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民政厅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 救助 兜底 扶贫开发政策
杨衍银
作品数:49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
研究主题:中央国家机关 党的建设 机关党建工作 民政工作 创先争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