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2篇“ 社会性昆虫“的相关文章
社会性昆虫社会身份识别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昆虫社会身份识别是指昆虫通过感知各种信息来辨别其他个体的身份,进而建立一定社会关系的生物学现象。社会身份识别对社会性昆虫的信息交流、天敌防御、社会分工、个体及群体生存和繁衍尤为重要。本文以蚂蚁、白蚁和蜜蜂等社会性昆虫为例,详细阐述了社会性昆虫社会身份识别机制:社会性昆虫以信息素为关键线索,利用嗅觉实现社会身份的识别;社会性昆虫也通过其视觉观察同伴或天敌等个体的行为,实现社会身份的识别;社会性昆虫还能够识别特殊的声音信号和感知空气中的震波,并作为其社会身份识别的重要依据。此外,研究表明昆虫共生菌也参与调控社会性昆虫的身份识别。针对社会性昆虫身份识别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的这一争论,我们从基因、适应学习以及基因和环境互作等方面,阐述了昆虫可能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社会身份识别的观点。社会性昆虫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社会行为学的绝佳模式生物。社会身份识别的研究成果不仅可深入解析社会性昆虫的生物学特,也对人类及其他动物的社会认知进化以及各类社会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今后应加强以下两方面的研究:(1)探索社会性昆虫多样的识别方式,解码其更深层次的机制研究;(2)应用现代新型计算机技术,将社会性昆虫身份识别行为可视化分析。
何旭江杨晨王宇祥王润彪汪志平
关键词:社会性昆虫
非编码RNA调控真社会性昆虫品级分化和个体分工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社会性昆虫是最具代表的表型可塑的研究对象之一,其个体之间分工协作的社会性生活方式增强了整个群体的环境适应和繁殖力。真社会性昆虫虽然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个体之间却表现出明显的品级分化和个体分工,这是由环境和遗传共同影响的。表观遗传被认为是应对环境条件下重塑基因表达的主要机制,非编码RNA作为一类广泛参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不编码蛋白的功能RNA,在真社会性昆虫的品级分化、个体分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从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与PIWI蛋白相作用的RNA等非编码RNA,对蜜蜂、蚂蚁及白蚁等真社会性昆虫的非编码RNA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加深对真社会性昆虫内在遗传分子基础的理解和认识,也为害虫防治领域提供新的研发视角。
陈洁关子盈陈婷石庆型吕利华齐国君
关键词:非编码RNA分工
面向社会性昆虫识别的知识迁移DenseNet后训练剪枝轻量化模型研究
2024年
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如何快速有效地针对蜜蜂、蚂蚁等对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的种群进行图像识别,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意义.本文采用DenseNet预训练模型,在蚂蚁蜜蜂小规模数据集上进行知识迁移,并利用非结构化后训练剪枝UPSCALE方法,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架构.实验证明,该架构可以快速利用小规模数据集,以较高的识别精度实现目标图像识别,且模型参数不到基准方法的1/3,对于部署设备而言,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王鑫张文静史伟可乐乐
关键词:蚂蚁蜜蜂
社会性昆虫西方蜜蜂化学通讯研究进展
2024年
西方蜜蜂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作为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化学通讯在西方蜜蜂的社会分工、食物定位及社会免疫等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型的蜜蜂均能产生信息素,有些信息素既能作为释放信息素,也具有引发信息素的功能。挥发疾病标志物能够帮助工蜂通过嗅觉系统准确识别被病原体感染或寄生虫寄生的个体,并诱导工蜂产生相应的卫生行为,从而帮助蜂群更好地抵抗疾病。因此,明确标志挥发物可以理解蜜蜂社会行为形成的基础,同时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蜜蜂资源。
任炳忠柯浩钦王寅亮
关键词:西方蜜蜂化学通讯
一种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与相容的观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与相容的观察装置,包括第一模拟瓶、第二模拟瓶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模拟瓶与第二模拟瓶呈对称设置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
唐伟洲汤聪刘宇翔叶琼香刘贵福欧嘉裕梁晓丹
社会性昆虫级型结构及寿命分化行为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社会性昆虫,如膜翅目(Hymenoptera)的蜜蜂、蚂蚁和黄蜂,以及蜚蠊目(Blattodea)的白蚁,尽管在一个群体中遗传背景和遗传基础一致,但它们在形态、行为及生活史上具有显著的多样。大多数真社会性昆虫表现出不同的级型结构和寿命分化,在这些结构中王后往往比职虫的寿命更长,且繁殖能力仅由一个或几个王后拥有,而其他群体成员只能充当职虫。然而,在某些物种中,级型结构具有一定的可塑,个体可以根据特定的环境线索从一个级型或行为表型切换到另一个级型或行为表型。由于不同的级型之间通常有共同的遗传背景,因此真社会性昆虫群体内的多样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之间的基因转录差异造成的。这就意味着以修饰基因表达而不改变基因序列本身为特征的表观遗传机制可能在真社会性昆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的证据表明,DNA/RNA甲基化、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级型结构、寿命分化和衰老等多个方面影响真社会性昆虫。本文对这些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其在昆虫中不同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加深对真社会性昆虫起源及其行为演化的理解和认识。未来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可在抗衰老药物的研发、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减缓生物体的衰老进程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马强马强党晓群马振刚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衰老
一种社会性昆虫驱避用药效果观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社会性昆虫驱避用药效果观察装置,包括主观察瓶、辅助观察组和若干连通管,所述辅助观察组分别间隔设于主观察瓶的外围,并通过连通管与主观察瓶相连接,所述若干连通管的中间均设置有一通断开关;所述辅助观察组由...
唐伟洲吴郁璇潘建锋肖森谢瑞玲叶珺琳解玮姗
社会性昆虫集群行为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社会性昆虫包括蚂蚁、白蚁、蜜蜂和黄蜂等,是世界上已知社会化程度最高的非人类生物体.社会性昆虫具有高度发达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组织体系,可以像有机体一样灵活地运作,表现出复杂的集体问题解决能力.研究社会性昆虫的集群行为不仅有助...
冯涛
关键词:社会性昆虫集群行为动力学建模
社会性昆虫级型和行为分化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社会性的出现是生物演化过程中的重要革新,理解社会性的演化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社会性昆虫的个体间有着明显的级型分化和劳动分工,这有利于它们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理解社会性昆虫如何产生不同的形态、行为和生活史特,一直是进化和发育生物学的重要目标。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更新及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已经有众多关于社会性昆虫级型和行为分化机制的研究报道。本文通过整理社会性昆虫研究的已有成果,从环境因素、生理调控和分子机制等方面对社会性昆虫级型和行为分化机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根据现有证据,社会性昆虫所生活的生物环境(食物营养、信息素、表皮碳氢化合物)和非生物环境(温度、气候等)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性昆虫级型和行为的分化;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类胰岛素及生物胺等内分泌激素和神经激素对社会性昆虫的级型和行为分化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遗传因素、新基因等DNA序列或基因组结构上的变化以及表观遗传修饰、基因的差异表达等基因调控机制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社会性昆虫的行为分化。本文建议加强昆虫纲其他社会性类群如半翅目蚜虫和缨翅目蓟马等的社会性行为及其演化机制的研究,以加深对社会性昆虫起源及其行为演化的理解和认识。
张慧刘倩黄晓磊
关键词:社会性昆虫环境因素生理调控分子机制
社会性昆虫流行病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社会性昆虫包括蚂蚁、白蚁、蜜蜂和黄蜂等,是我们已知的社会化程度最高的非人类生物体.社会性昆虫具有高度发达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组织体系,可以像有机体一样灵活的运作,表现出复杂的集体问题解决能力.研究社会性昆虫的疾病系统不仅有助...
马杏园
关键词:流行病模型基本再生数

相关作者

曾志将
作品数:469被引量:980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蜜蜂 中华蜜蜂 工蜂 蜂王浆 蜂群
吕利华
作品数:245被引量:1,443H指数:24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红火蚁 小菜蛾 烟色 棒束孢 致病力
胡宗文
作品数:72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蜜蜂 西方蜜蜂 蜂群 工蜂 中蜂
黄新球
作品数:60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蜜蜂 蜂蜜 饲养 巢框 蜂群
曹军
作品数:34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昆虫 触角 低等动物 熊蜂 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