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63篇“ 社会基础“的相关文章
- 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基于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的视角被引量:2
- 2024年
- 基于200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投资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其中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通过人力资本挤出效应和集聚效应抑制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基础设施投资通过创新效应和财政收入结构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西部地区;时期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工业化中期和后期没有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了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调整以产业结构为核心的供给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 蔡曦张中华
- “非陌生人社会”与关系信任:小型房产中介存续的社会基础
- 2024年
- 金融资本的快速扩张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带来挑战,但资本扩张并非在任何地区、任何行业都能取得成功,中小企业也不会任其“宰割”。本文以北京郊区S小型房产中介公司为个案,探求其在金融资本挤压下的存续机制与社会基础。研究发现,“非陌生人社会”的关系结构与总体性交往逻辑,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义务型、往来型、基础型关系信任,这构成小型房产中介取得客户信任、打破大型公司信息垄断的关键。此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小企业的存续机制,以及地方社会中关系信任的运作逻辑与条件。
- 栾乃欣董磊明
- 关键词:关系信任房地产中介社会基础
- 作为地方经验的“社会资本”与“社会基础”:告别发展主义知识
- 2024年
- 本文追踪和评析了两条有关农业农村发展与减贫的知识生产线索:一是依附于西方发展研究的“社会资本”,二是基于本土经验阐发的概念“社会基础”。具体来看,“社会资本”被吸纳、正当化和应用的过程,体现了将“社会人”纳入主流发展主义话语的尝试,但在操作化和工具性的运用中沦为精英概念,无法弥合发展话语与经验现实之间的断裂。反观“社会基础”,其自下而上的知识生产过程反映了一度作为“被发展”对象的国家和地区现代化道路由外在路径发展观向内在发展观的转换。研究总结了“社会基础”的知识贡献,并指出需要区分作为恢复力和发展资源意义上的“社会基础”。后者同样可能面临在地价值工具化的趋势,该趋势所掩盖的是经验现实中存在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表现为现代化改造对地方生计系统的过分侵蚀。
- 李臻
-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会基础发展干预生计
- 乡村社会“三治融合”的实践逻辑——基于社会基础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通过自治、法治与德治相融合以实现乡村善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实践。借助社会基础的视角,可以深化对乡村“三治融合”实践逻辑的认识与理解。在结构转型背景下,乡村社会基础的变化会制约自治、法治与德治的作用发挥与相互融合。多地乡村通过机制创新来利用乡土熟人社会的资源,增强对个人行为的引导和约束,扩大乡村治理的社会参与,从而激活和培育了新的社会基础。凭借社会基础的支持与保障,法律和道德实施获得充分的社会助力,乡村社会内生秩序的维系和生产能力也得以增强。对于乡村“三治融合”实践探索的分析,揭示出激活和培育社会基础对实现乡村善治的重要意义,此外还需要注重法治的规范、引领与保障作用。
- 于龙刚
-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基础
- 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的社会基础——基于F社区的实地研究
- 2024年
- F社区打造了包括设立互助睦邻点、结对帮扶等在内的多样化的互助养老形式。从社会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可知,互助养老实践与村庄社会基础有着紧密联系。F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村民收入的增长,为互助养老提供了经济基础;各级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科层管理体制,村委会负责办理本村公共服务的职责,以及村干部在村民中的威望,是互助养老必不可少的政治基础;村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互助传统,为互助养老提供了文化基础;产生于社区内相对稳定社会交往的人情和面子以及彼此信任,共同构成了互助养老的社会心理基础。
- 杨扬
- 关键词:农村社会基础
- 再论“社会基础”:关系本位社会中的农业用工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关系资本与关系本位是研究农业用工的两种不同视角,前者将关系看作手段,行动者可以主动地运用策略获得经济利益;后者则将关系视为目的,意味着关系既是行动准则,同时维系关系的逻辑也将前置于其他逻辑。再论社会基础,便是要探究关系本位社会中农业用工的运作机制,构建农业用工行为的分析框架。简言之,无论是小农户之间的帮工还是雇工,并非一次次独立的交换,更不是多次博弈,而是双方互动行为的不断叠加。双方的互动行为基于既有的社会关系展开,每次互动都是社会关系的一次外在表现,随着互动的进行,关系不断加深。外来公司、大户顺应社会基础便是将自己置于乡土社会的关系之中,农民则会根据他们与这些公司、大户的关系来采取相应的行动。值得注意的是,关系依存于具体的人,个人的口碑和名誉会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关系的维系。
- 何奇峰
- 关键词:社会基础关系资本
- 农村养老服务与社会基础——以中国东南J市为例
- 2024年
- 随着我国居民家庭规模的缩小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家庭照料已难以应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现行的养老服务政策尚未深入农村,导致农村老人难以获得专业的养老服务。我国农村养老服务需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相融合,才能有效满足实际需求。本文以J市为例,从政策、组织和文化三个方面讨论养老服务制度设计与乡土社会的社会基础之间的关系,探讨专业化服务体系如何与我国农村原有的家庭养老、亲属邻里或社区互助等社会基础实现有效衔接,以更有效地服务农村老人。在政策层面,J市的长期护理保险整合了村庄的多元化筹资方式,同时民政部门对农村自发建立的养老机构提供建设与运营补贴,这使得农村养老机构得以建设并持续运营。组织衔接方面,正式专业机构和服务组织能够嵌入农村社区,但尚未完成与非正式照料的衔接。而文化衔接方面情况较为复杂,崇尚孝道和家庭养老的地方文化与专业服务的政策理念之间存在冲突,政策理念与地方文化之间存在张力,文化衔接尚需加强。从J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政策、组织和文化三方面的衔接可以帮助养老服务政策更好地传递给老人及其家庭,特别是在资源相对匮乏、财政投入有限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政策与本地社会基础相结合并建立有效衔接机制,能够更好地支持不同主体发挥作用,让公共服务传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梁晨
- 关键词:社会基础农村社区地方文化
- 系统推进数字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
- 问题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社会的基石。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我国在传统基础设施向数字社会基础设施转型的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 许正中
- 关键词:社会基础设施产业生态政府工作报告数据共享一体化
- 内生型农村互助养老的运行机制及其社会基础——以浙江罗村为例被引量:3
- 2024年
- 外生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地方实践中面临可持续发展困境,因此,如何激活村庄互助养老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省中部罗村的田野调查,分析内生型互助养老运行机制的构建路径,阐明引导和约束运行机制的社会基础。研究发现,新乡贤、村集体及(新)村民等多元主体构建起组织建设、资金筹措、文化浸润以及行为激励四重运行机制。依托乡村精英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熟人社会的相互信任与面子竞争、地方知识的关联建构与拓展应用等乡村社会基础促进内生型互助养老实践生成,以软性约束方式保障实践长效运行。基于此,加强乡村社会建设、通过农民自组织互助养老应是建设内生型互助养老模式的核心要义。
- 陈健罗钦涛
- 关键词:社会基础社会建设
- 治理性自组织参与村庄治理的社会基础
- 2024年
- 治理性自组织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力量。在基层亟需提升治理能力的背景下,治理性自组织成为不少村庄的发展重点。本研究基于实地调研资料,运用协同治理理论,重点剖析了一个治理性自组织如何产生,如何运作及其在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以此来阐述该类自组织参与村庄治理的社会基础。研究表明,治理性自组织的社会基础包括组织条件对应的村庄精英动员,内容条件对应的治理事务与治理结构契合,以及制度条件对应的村规民约落实与内部规则确立三个部分。治理性自组织要根据不同的社会基础不断调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治理有效。
- 张艺轲
- 关键词:乡村治理村庄治理社会基础
相关作者
- 陈苇

- 作品数:98被引量:1,140H指数:20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 研究主题:婚姻法 婚姻家庭 社会基础 家庭暴力 研究会
- 王立胜

- 作品数:140被引量:745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
- 陈霜叶

- 作品数:26被引量:285H指数:7
-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
- 研究主题:校长培训 现代大学制度 教授治校 社会基础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
- 狄金华

- 作品数:94被引量:1,351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乡村 土地流转 社会基础 专业合作组织 伦理转向
- 宋亚辉

- 作品数:67被引量:913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部门法 分立 规制 规制体制 竞价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