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篇“ 社会化救济“的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社会化救济中的环境责任保险
2025年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侧重于对赔偿义务人赔偿责任的确定,而对其赔偿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要实现有效救济和平衡各方之间的利益,就必须寻求新的风险分散和责任分配方式--社会化救济。其中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能够通过社会化救济方式保障环境损害的修复填补,而其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域运用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其内部构造的不完备及外部配套措施的缺位,因此,在立法上应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的基本法律制度,弥补高位阶立法的缺失;在制度内容上应明确强制性投保模式、制定浮动和差别费率规则、设立专门承保区域;同时通过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并强风险防控与监督,以再保险分散风险和建立生态环境损害专项基金作为最后救济,进而更好地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改革中提出的充分运用责任保险的要求。
刘秋妹桑梦雪
关键词:社会化救济环境责任保险
基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污染损害的社会化救济路径——强制责任保险的可保性和关键问题讨论
2024年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造成的污染损害赔偿数额巨大,建立系统性救济机制迫在眉睫,其责任保险是社会化救济的重要法律路径。研究认为,核污染水污染责任具有可保性:持续性核污染水排海使损害的潜伏持续累积,几十年后仍将面临难以预期的保险索赔,核污染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新的保险标的。政府主导构建核污染水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可分散核污染水污染风险,确保未来污染损害发生时能为受害人及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提供财务赔偿保证,填补赔偿环节中作为赔偿者短板的赔偿能力,使得赔偿有序、高效进行,为有效治理海洋环境污染提供保障。为此,应借助政府公权力构建核污染水强制责任保险制度:①通过立法强制核污染水污染责任投保。②面对来自未来的海洋生态损害索赔,将核污染水持续污染纳入强制责任保险范围,明确界定为持续性保险事故,对未来发生的损害赔偿承担保险责任,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修复海洋生态系统。③设立专门的保险公司参与经营可以更好地控制污染风险和经营风险,明确保险公司对核污染水污染风险进行承保的义务及其参与权,通过相关政策为专门保险公司的保险能力建设提供保障。日本政府授意或主导核污染水排海,依国际法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应就建立核污染水强制责任保险国际合作进行磋商,包括:日本履行核污染水排海告知义务,放宽利益攸关国保险公司进入日本保险市场的限制,对核污染水强制责任进行共同保险,搭建共同保险信息系统平台,利用保险衍生工具共同推动核污染水巨灾证券,共同商定核污染水保险准备金的提取比例、留存期限、使用管理,建立长期的、提留充足的核污染水保险准备金以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巨额索赔。日本与利益攸关国应就核污染水损失评估体系建设进行国际合作,为保险公司核�
田其云韩颖怡
关键词:排海可保性强制责任保险
算法错误侵害的社会化救济进路探讨被引量:6
2023年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既为社会进阶创造了无限可能,也使算法决策权在技术外衣下成为一种新的权力类型,对数字领域“权力—权利”格局施加着重要影响。面对算法错误对数据主体权益的侵害,算法解释权机制作为算法决策透明的理想进路被大量提及,但是该机制在矫正算法权力异的过程中仍遭遇了内部逻辑难以解释与行权成本高昂的双重困境。因此,确立妥适的算法错误损害风险分配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传统的“加害者—受害者”两极模式基于归责基础更迭、因果关系链条模糊与断裂、损害规模与加害者责任财产能力失衡而无法缓解算法决策的负外部效应,故有必要在损害救济社会化的视野下分配风险。其中,责任保险虽然强了责任财产者的赔付能力,但因其对侵权责任具有寄生性而无法给予受害群体充分的救济。相较之下,救济基金并不囿于侵权责任的认定,通过资金构成的社会化、因果关系要件的弱,拓展了风险的分散渠道,能够实现充分、高效而及时的救济
董文
关键词:社会化救济
侵权损害综合救济研究 侵权赔偿与社会化救济的系统性协调
基于系统论的方法,本书拟在分析侵权损害救济演进历史的基础上,对各救济机制的基本功能、补偿机制、补偿项目、追偿关系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侵权损害综合救济系统内在整合和协调的路径。
叶延玺作
我国高空抛物损害救济制度反思与社会化救济
当今社会,高楼林立,高空抛物事件屡见不鲜,发生率有持续上升趋势。在民事救济方面,若具体侵权人可确定,则自可根据一般侵权责任路径展开,但由于同幢高层建筑物的各户外立面观感高度类似、高空抛掷行为又具突发性以及证据无法及时固定...
陈菲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高空抛物社会化救济强制责任险
我国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制度研究
2021年
我国近些年环境侵权事件频发,如何有效地弥补与救济因环境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将成为后续事故处理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环境侵权自身具有复杂性、间接性、潜伏性等特点,传统环境侵权救济制度已经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而个人的赔偿机制向社会赔偿机制方向转变,已逐渐成为环境侵权损害救济的大势所趋,当前环境侵权责任制度应更倾向于促进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利益平衡。因此,我国应建立以环境责任保险为主,行政补偿制度为辅的环境侵权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从而达到分散损失、预防环境损害的目的,最终以实现分配的正义。
颜雪纯
关键词: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责任保险行政补偿
学校安全事故的社会化救济机制被引量:3
2021年
学校是承载教育使命的特殊场所,但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很难预防,所以建立规范、完善的救济制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从现有的学校安全事故救济机制的不足出发,分析了学校安全事故社会救济机制的意义与特点,并从目的、形式、内容等角度对比了社会救济机制和侵权救济机制的区别,最后从救济顺序、救济上限以及请求权使用条件三个角度来阐述学校安全事故社会救济机制的具体实践要求。
廖钰
关键词:学校安全事故责任保险
大规模药品侵权社会化救济模式研究
本文的焦点在于以社会化救济模式价值定位为基础,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但其核心在于提出强制责任保险、赔偿基金、社会保障制度应对大规模药品侵权的具体路径模式。  工业高速发展、信息、数字快速进程的今天,风险社会的产生随...
杨廷华
关键词:社会化救济强制责任保险赔偿基金社会保障
公共环境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建设被引量:4
2017年
生态环境损害侵害了两种法益:公民的私法益和社会的公共法益。环境损害的救济包括个别救济社会化救济两种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环境损害救济集中于个别渠道,在责任承担、损害阻止、损害预防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环境社会化救济的基本框架,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应当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诉权行使便利的环境公益民事诉讼、主体范围合理、与行政诉讼法协调一致的环境公益行政诉讼以及"有案必移,有案必立"的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赵旭光
关键词:环境损害社会化救济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刑事诉讼
大规模侵权法律救济制度研究——以社会化救济为视角
伴随着科技的广泛应用、规模的生产销售以及密集社会交往,大规模侵权事件层出不穷并呈现增加趋势。大规模侵权事件因其影响范围广、受害人数多、损失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导致侵权企业往往因巨额赔偿陷入破产困境,受害方的损...
王晓峰
关键词: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赔偿基金社会化救济法律制度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王育才
作品数:56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农业环境 责任保险 环境侵权 环境责任保险 农业
周彦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侵权 社会化救济 企业环境责任 村镇银行 法律问题
孙昌兴
作品数:68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点评 证券交易所 形式要件 基础合同 社区银行
谢雯
作品数:30被引量:342H指数:5
供职机构:石家庄经济学院法学院
研究主题:排污权交易 环境侵权 救济机制 环境教育 课程设置
邓小珠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大规模侵权 救济制度 侵权救济 受害 社会化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