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6篇“ 社会人格“的相关文章
- 神圣与世俗之间:大学体育社团中的社会人格培养——以北京大学山鹰社为例
- 2024年
- 高等教育的扩张和普及加剧了学业竞争和焦虑,伴随而来的是对人的品格和性情的影响,个人面临“原子化”发展趋势和风险。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格,使其将自身的发展融入社会的传统、礼俗和仪轨,并与他人、集体建立融洽关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论题。基于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相关论述,以北京大学体育社团山鹰社为例,分析体育社团在培养社会人格中的作用。认为:在山鹰社的实践中,纪律精神形塑了对集体和个人的身份认同;在共同的生命体验中形成了对群体的依恋;作为自然教育的攀岩与登山使人成为具有内在坚定性的自主的人。社会人格的培养面临自然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根本原因在于世俗生活中神圣性的缺失,应通过教育活动和集体生活将其神圣性融入世俗生活。
- 张仁杰
- 关键词:体育社团社会人格神圣性
- 反社会人格的负负得正——评《周处除三害》
- 2024年
- 本文借助心理学视角,自人物心理分析延伸至社会心理解读,审视电影《周处除三害》在内地超乎预期的热映盛况。从“反社会”人物与黑帮片、武侠片类型的渊源,影片对暴力倾向加以天真化、浪漫化粉饰的叙事策略,以及影片对人类社会化不同面向的反思三个角度,剖析该片如何借暴力叙事呈现现代社会组织性原则与科层制导致的异化问题。影片一方面将主人公周处塑造成反社会人格的代表,另一方面又多少圃于古代民间故事作为灵感来源,顾念“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主题,导致Cult风格的反社会暴力叙事与情节剧风格的煽情表达存在裂隙,暴露了文本对社会公序的矛盾态度。
- 陆嘉宁
- 关键词:反社会人格社会化权力距离
- 当良知沉睡 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
- 我们以为,反社会人格者会有一副罪犯的狰狞面目,能辨识,能加以提防。然而,一些反社会人格者不具备这些特征,但他们潜藏在我们身边,随时可能伤害我们这些有良知的人。作者根据多年研究与观察,描绘出这群人的真实相貌。这些人自小开始...
- (美)玛莎·斯托特(Martha
- 男性罪犯的童年创伤与自杀意念:安全感与反社会人格的链式中介效应被引量:1
- 2024年
- 以男性罪犯为样本,测量其童年创伤、自杀意念、安全感与反社会人格特质,结果发现,从男性罪犯的童年创伤到自杀意念的影响路径中存在安全感和反社会人格的链式中介作用,而且,安全感的两个维度(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在路径中发挥着不同的中介效应。这些结果对男性罪犯自杀意念的干预有以下启示:第一,在干预男性罪犯自杀意念的过程中,应该包括童年期创伤性事件的追溯和疗愈;第二,男性罪犯的反社会倾向可能会随着安全感的提高而得到改善。
- 服刑人员危险性心理评估体系与预警模型课题组
- 关键词:自杀意念安全感反社会人格
- 探索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情绪识别的异常
- 2023年
- 反社会人群具有反社会行为倾向和反社会人格特征,表现出冷酷无情、无责任感、缺乏共情和内疚感,行为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存在情绪识别障碍。情绪识别障碍主要在于:一方面,注意功能受损,对情绪信息注意不全,导致相关情绪信息丢失制约着情绪识别。另一方面,情绪功能异常造成反社会人群情绪信息识别准确率低和反应延迟。另外,反社会人群存在共情缺陷,具体表现为情绪共情低下,而认知共情发达。早期干预方式,可逐渐降低情绪表达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群体的情绪识别能力,未来在探索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情绪识别特点的同时,需进一步考察其认知神经机制。
- 曾祥星
- 关键词:情绪识别
- 思政教育促进铸造专业学生健全社会人格的价值研究
- 2023年
- 健全社会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素质教育核心与基础。铸造专业大学生担负着行业发展和行业革新的重任,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教育和管理非常重要。为此,对塑造专业学生的健全社会人格和思想教育管理展开研究,塑造铸造专业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保障,也为国家的铸造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师秀芳
-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学生社会人格
- 高校思政课程对铸造专业学生培养健康社会人格的实践思考
- 2023年
-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社会越来越需要思想觉悟高且具备健康社会人格的专业人才。为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各大高校都应对思政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培养思想道德水平较高且具备健康社会人格的学生,促进社会市场环境向健康方向发展。思政课程适用于各个专业思想教育教学,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健康社会人格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多元化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关注度日益增长,社会鼓励高校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方向转变,明确强调思政教育应与各个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尤其要对工科专业与理科专业的思政课程进行创新。
- 刘莉湘君
- 关键词:专业思想教育学生思想教育思想觉悟思政教育社会人格
- 职场中的反社会人格 识别和远离伤害的职场指南 原书第2版
- 保罗·巴比亚克
- 大学生亲社会人格对求职进展的影响:求职自我效能感和成就需要的作用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交互决定理论和人格特质理论,考察大学生亲社会人格对求职进展的影响机制,以及求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成就需要的调节作用。对国内409位应届大学毕业生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亲社会人格对求职自我效能感及求职进展具有正向影响;求职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亲社会人格和求职进展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成就需要正向调节大学生亲社会人格对求职进展的直接效应,同时正向调节大学生亲社会人格通过求职自我效能感对其求职进展产生的间接效应。
- 连瑞瑞刘亚威赵斌斌
- 青少年反社会人格高危群体注意网络功能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注意网络功能特点。方法:选取1135名少年犯,根据人格诊断问卷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结构式访谈,筛选出50例,将其分为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CD+AP)组(n=26)和品行障碍(CD)组(n=24),采用注意网络测验(ANT)评估其注意警示、定向和执行功能特点,并与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n=30)比较。结果:CD+AP组的注意定向效能[(37.02±15.72)ms]显著低于CD组[(44.34±15.41)ms](P<0.01),却显著强于健康对照组[(31.29±12.16)ms](P<0.05);CD+AP组注意执行功能[(65.83±19.55)ms]显著强于健康对照组[(77.59±14.49)ms](P<0.05)。结论:青少年反社会人格高危群体的注意定向功能和执行功能异常增强,这可能与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
- 雷莉刘旭峰王化宁张小娇
- 关键词:品行障碍注意网络
相关作者
- 丁立平

- 作品数:22被引量:17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人格 社会转型 人格 大学生 本土化
- 潘建雷

- 作品数:30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
- 研究主题:涂尔干 释义 《乡土中国》 社会人格 伦理
- 张伟

- 作品数:49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航空机械工程系
- 研究主题:飞机 模拟训练系统 多媒体软件 载荷谱 触摸屏控制
- 范茜

- 作品数:1被引量:23H指数:1
- 供职机构:
- 研究主题:人格模式 人格发展 社会转型 社会适应 社会人格
- 路标

-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就业 就业 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