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3篇“ 磨溪气田“的相关文章
基于效益复产的控水采气技术——以磨溪气田嘉陵江组二段气藏为例
2024年
高产水气井因低效或无效益关停后,井口压力恢复较高,井控安全风险大。按照原有常规开发模式复产将面临地层水处理成本高、无人值守生产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为实现磨溪气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气藏安全效益复产,综合考虑气藏生产管理、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提出新型控水采气技术作为高压、高产水、低负效气井复产的工艺措施。通过开展控水采气生产现场试验,分析不同产水量、产气量、生产时长和间开周期条件下油压、产量等动态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生产压差、产水规模和间开周期;同时结合气藏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等综合因素确定开关井制度,通过安装智能间开系统等配套工艺,进一步提升控水采气技术措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该技术确保气藏关停井整体成功复产,有效降低了井控风险;(2)通过现场试验和推广应用,验证了选井标准和工艺参数计算方法的科学性;(3)“智能间开系统”等配套工艺进一步提升了现场运用效果。该技术为关停井复产、高压井管控、精细生产管理及提高气藏采收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同类气藏中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胡秀银罗诉舟郑丽符一洲曾秀权徐建平
关键词:磨溪气田
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中三叠统雷一1气藏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
2024年
为进一步明确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的储层空间分布特征,以支撑该气藏下步的稳产挖潜和有利目标区域的优选,本文综合应用该气藏内65口取心井的岩心、11口井648个岩化分析、282块岩心的物性测试、416张铸体薄片、368个电镜扫描及82块高压压汞等资料,探究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磨溪雷一1段储层发育于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砂屑云岩和云质灰岩中,储层主要分布于上亚段的中部、中亚段的底部和顶部;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但以溶蚀作用形成的各类溶蚀孔隙为主;储层总体表现为中孔低渗的孔隙型储层,具有粗孔细喉、中孔微喉、微孔微喉等类型,但以中孔微喉和微孔微喉为主。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的控制。沉积过程形成的粗结构岩性的物性要好于细结构的岩性,胶结作用使先期形成的孔隙度减少了5%~95%,溶蚀作用使先期形成的孔隙空间增加3%~20%,白云化程度越高其物性较好。构造作用形成的低角度裂缝数量占绝对优势,未充填或部分充填的裂缝较完全被充填的裂缝多。未充填或部分充填的裂缝对储层发育的贡献较大,对储层的储集性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李祖兵李顺欧家强易劲王小蓉
关键词:气藏储层特征主控因素中三叠统磨溪气田四川盆地
磨溪气田嘉二气藏排水采气技术研究
2024年
磨溪气田嘉二气藏气井具有高压、高产水难点,本文结合该气藏特点及前期开展的排水采气经验,优选适用于嘉二气藏的泡排、增压气举、地面降阻等排水采气技术并进行研究。
伍修国罗诉舟符一洲曾秀权徐建平
关键词:排水采气
磨溪气田井安系统应用现状探讨
2024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增加和资源开发的深入,油气开采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在油气开发过程中,易出现管线超压、破裂泄漏、失压、火灾等危险情况。为了及时发现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需要在井口设置高效的安全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井安系统(井口地面安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探讨了井安系统在磨溪气田的运行情况和使用方法,分析了磨溪气田目前井安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本研究为提高气井天然气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供了经验和思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in China’s energy demand and the deepening of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 risk of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has increased. In the process of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pipelines are prone to overpressure, rupture and leakage, loss of pressure, fire, and other dangerous situations. In order to detect accidents in time and ensure production safety, an efficient safety system is required at the wellhead.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of well-safety system (wellhead surface safety control system),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and use of well-safety system in Moxi gas field, analys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well-safety system in Moxi gas field,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experience and ideas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natural gas production from gas wells, which has some practical value.
卓宇晨伍修国
磨溪气田嘉二段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及气水分布特征研究
碳酸盐岩储层与碎屑岩储层相比,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洞穴、晶间孔及裂缝等的次生孔隙为主,原生孔隙在后续成岩演化过程中常被改造,其次,裂缝的发育使得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更为复杂的储集空间结构。嘉二气藏随着勘探开发的...
李生
关键词:嘉二段测井评价储层分类气水分布
磨溪气田嘉二段多层水侵气藏地质建模研究
磨溪气田嘉二气藏具有多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等特征,弄清储层、物性和地层水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特征,是科学布署井位、制定下步开发对策的基础。通过采用井震联合、动静结合的方法,利用岩心描述、成像测井及地震反演等多源数据,...
阮基富张连进易劲梁宇晨陈春艳
关键词:磨溪气田嘉陵江组沉积微相相控建模地质建模
磨溪气田嘉二段多层水侵气藏气水分布特征研究
四川盆地磨溪气田嘉陵江组第二段主要发育低孔、低渗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多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的特征,气藏出水影响了开发效果及储量的有效动用,研究该气藏气水分布特征是制定整体治水对策、提高有水气藏采收率的基础。通过地...
阮基富张连进李俊良易劲梁宇晨
关键词:磨溪气田嘉陵江组气水分布水侵
基于离散裂缝模型有水气藏水侵动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以磨溪气田嘉二气藏为例
2023年
裂缝型有水气藏气水关系复杂、基质和裂缝渗透率级差大、气水渗流模式复杂,气井产水导致产量递减快、稳产期短,采收率大幅度降低,气田高效开发面临极大挑战.裂缝系统是气藏边底水窜进的主要通道,精细刻画裂缝几何产状,真实模拟裂缝-基质双重介质中气水两相渗流机理是认识该类气藏水侵动态特征的核心问题.以磨溪气田嘉二气藏为例,提出了显式表征裂缝系统的离散裂缝模型构建方法,基于离散裂缝模型构建裂缝-基质双重系统内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并探讨裂缝开度、长度、密度及产状对多层气藏水侵动态的影响机制,明确了裂缝型有水气藏水侵水窜规律的主控因素.应用表明,基于离散裂缝模型的气藏水侵动态更符合矿场实际,为深化该类气藏水侵动态认识、优化气井工作制度从而制定针对性治水对策的提供理论依据.
阮基富袁权陈春艳李相宏肖国梁
关键词:有水气藏数值模拟磨溪气田
基于精细地质模型约束的速度建模在叠前深度偏移中的运用——以四川盆地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为例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一亚段是川中主要产层段之一。磨溪气田雷一气藏受局部构造控制明显,缺乏统一气水界面。然而雷三内部膏盐岩发育,塑性变形剧烈、横向厚度变化大,速度横向变化复杂,难以建立精细的速度模型。以前采用叠前时间...
乐锦波赵小辉贺川航白洛飞刘欢徐姣陈辉夏铭
关键词:膏盐岩叠前深度偏移磨溪气田
低渗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以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为例
低渗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因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及开采工艺配套技术条件限制,高效开发难度较大。为了研究低渗碳酸盐岩有效开发技术,以磨溪气田雷一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为研究对象,从雷一气藏水平井井位目标部署、储层改造、水平井排水...
陈春艳杨辉甘笑非
关键词:水平井

相关作者

谭秀成
作品数:304被引量:2,235H指数:29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 储层 岩溶 白云岩
阮基富
作品数:17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磨溪气田 嘉陵江组 气水分布 嘉二段 气藏
刘宏
作品数:114被引量:755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 地震 嘉陵江组 长兴组
陈春艳
作品数:11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磨溪气田 气藏 低渗 碳酸盐岩气藏 沉积微相
周彦
作品数:29被引量:276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碳酸盐岩 嘉陵江组 四川盆地 嘉二段 磨溪气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