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篇“ 碍航特性“的相关文章
怒江芒旦滩连续分汊河道中枯水期特性研究
2025年
芒旦滩河段是怒江中下游连续出现3个分汊的滩险河段,水流条件复杂。为研究芒旦滩连续分汊河段特性,通过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中枯水期不同流量对各汊道分流比、水面比降、水深条件和流速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芒旦滩连续分汊河段天然条件下的特性为水面比降大、水深不足与水流湍急,且汊道组合R_(1)-L_(2)-L_(3)水流条件优于汊道组合R_(1)-R_(2)-L_(3),建议开发汊道组合R_(1)-L_(2)-L_(3)作为道。研究成果可为芒旦滩整治以及类似的连续分汊河段道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
上官弋非何进朝谢峰袁浩袁浩
关键词:分流比流速分布碍航特性
山区河流库区变动回水段特性分析研究
2024年
本文以乌江下游彭水枢纽库区16 km的变动回水段为研究对象,针对典型山区河流在枢纽调度影响下浅滩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库区变动回水段流态复杂,受突咀、石梁、石盘挑流易产生剪刀水、滑梁水等特殊水流形态;滩险成因各异,主要成因是石盘、礁石突入水中、挤压道产生了不良的流态导致,且多表现为枯水期;滩险以比降较大、滩段比降变化较大为主要特征,滩性有所不同。雷子滩、偏岩角、严家背、于溪沟、磨子路、五门滩、小五门、肖家湾、三门子、羊跳石、桃花溪、小河口、新木滩、老土坎为枯水或中枯水滩,枯水、中枯水期比降流速较大。
李同西肖山民王晨阳
关键词:山区河流库区碍航
龙穴南水道道整治工程的特性及疏浚设计分析
2024年
本文针对龙穴南水道道整治工程,研究其特性及疏浚设计。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分析了道的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确定了该水域的现状和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道整治后3000吨级船舶的通情况,提出合理的疏浚方案。研究表明,实施拟议的疏浚方案后,道的关键瓶颈将得到改善,道等级由原1000吨级提升至3000吨级,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欧建平
关键词:航道整治碍航疏浚
松花江吉林市段特性道整治方案数学模型研究
松花江道是贯穿吉林省的内河水运通道,也是沟通松花江干流、嫩江的重要水道。松花江吉林市段道养护条件差,断问题突出,未能全线通,严重阻了松花江水上交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吉林市内河运发展,拟对松花江吉林市段...
黄振祥
关键词:航道整治碍航特性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岷江下游典型滩群特性及整治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山区河流出峡谷进入丘陵地带,河段滩槽交错、多滩并存、上下联动、滩性复杂,一直是我国西南地区运开发的重点难题。山区河流滩群治理思路和原则尚不明确,以岷江下游新开河滩群为例,分析复杂滩群的特性、水沙特征和河床演变规律,并结合物理模型和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整治方案进行计算分析与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滩群自上而下“急、弯、险、浅”的问题,要各施其策,对于下“浅”问题,需采用整、疏相结合的手段,依托整治建筑物增强浅段水沙动力;对于中“弯、险”问题,需采用整治建筑物调整水流流路,改善水流流态;对于上“急”问题,应重点拓宽槽以减缓流速。同时在避免下游滩险整治措施对上游滩险的“急、险”有所恶化的基础上,还需综合协调整个滩群的输沙平衡。研究结果可丰富山区河流复杂滩群整治技术,也可为其他滩群治理提供借鉴。
何熙邓涯李顺超李家世贾国珍何修伟
关键词:山区河流航道工程水沙条件
洞庭湖草尾河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洞庭湖草尾河道因外部条件变化,在多次道整治后枯水期再次成滩。为进一步认识草尾河特性,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洞庭湖草尾河道开展了水流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草尾河下段约24.7km段枯水期深不足;枯水期水位落差集中在阿弥石至灵官咀河段,枯水期局部最大比降3.6‰,最大表面流速3.28m/s,急流成滩;阿弥石河段为连续弯道,上下湾顶对峙,流态紊乱,险滩。即草尾河道枯水期兼具浅、险、急多重特性。采砂形成纵向陡坎是枯水期再次成滩的主要成因,建议进行采砂坑修复,同时扩能升级工程再次实施后应加强管理避免整治工程失效。
刘方舟乾东岳普晓刚张明
关键词:连续弯道碍航特性
连续急弯道滩险特性分析及线选择被引量:2
2022年
特性分析对于枢纽上游水位变动区的急弯道设计尤为关键。针对浯溪枢纽上游马头岭急弯复杂的水流条件,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与船模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进行不同水位组合下弯道河流特性研究,在分析道水深、道流速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枢纽上游水位变动区的通设计水位受枢纽运行调度方案的影响较大,急弯线调整是优化通条件的有效思路,可为类似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邹开明邹开明彭哲
关键词:二线船闸碍航特性
草尾河响水坎河段水流及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草尾河响水坎河段水流及特性,弥补原型实测资料的不足,采用正态定床水流模型试验,对现状条件下各特征流量的水面比降、水流动力轴线的位置、流场及道流速沿程分布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河段水位落差随流量减小而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阿弥石及灵官咀滩段长约4.8 km河段,设计流量下水位降落达3.59 m,占12 km研究河段水位总降幅3.78 m的95%;草尾河拟建道等级为Ⅱ级,道等级提升后水深将由2.0 m提高到3.0 m,阿弥石及灵官咀滩段大部分段不能满足设计深要求;同时受枯水期水流归槽,以及弯道河势、深潭、陡坎等复杂河床形态影响,阿弥石及灵官咀滩段为枯水期流急、水浅的险滩。成果为研究河段道整治思路的确立提供依据。
叶应明普晓刚海显盛章日红杨燕华
关键词:碍航特性
长江口北支河段特性及治理思路被引量:5
2021年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圈围和护岸工程的实施,长江口北支河道边界逐渐固定,河床整体处于缓慢淤积状态,但局部滩槽变化仍较大,道条件相对复杂。基于实测地形资料,分析1997年以来北支河段的河床演变特征及特性,结合近期北支河段水深条件,提出北支道采取上中下河段“联动治理,分级通”的治理思路。崇启大桥上游河段水深多为3~5 m,3 m深槽仅在崇头附近中断,建议该段利用自然水深布置道,局部浅区开展疏浚。崇启大桥下游河道展宽明显,河宽达5~10 km,加之江心滩冲刷萎缩,漫滩流增加,不利于槽水深的维持,建议在主槽南侧采取必要的整治工程,同时开展江心滩守护工程,稳定道边界,维持槽水深。
林芬芬季岚曹慧江袁文昊
关键词:河床演变碍航特性长江口
长江上游长叶碛河段特性分析及道整治方法研究
长叶碛滩位于长叶碛水道,长江上游道里程632km,果园港上游2km处长江右岸,为一弯曲河段凸岸卵石大边滩,低水位期道弯、浅、窄,是川江著名浅滩。长叶碛上段左岸水葬为川江著名枯水期浅滩之一,三峡水库蓄水后道情况有所改...
寇宁宇
关键词:航道整治河床演变碍航特性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张幸农
作品数:113被引量:507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长江下游 航道整治 感潮河段 崩岸 水流
陈长英
作品数:67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长江下游 崩岸 水流特性 江河崩岸 泥沙淤积
杨燕华
作品数:110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
研究主题:生态 护岸结构 航道整治 河段 航道
闫军
作品数:18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河床演变 航道 长江中游 心滩 守护
普晓刚
作品数:105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船闸 水流条件 通航条件 口门区 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