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4篇“ 硬粒小麦“的相关文章
- 硬粒小麦-普通小麦杂交后代农艺与品质性状分析
- 2025年
- 为给小麦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丰富材料,对161份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F6株系的农艺性状、条锈病抗性和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并对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利用0.1K基因芯片对其进行功能基因检测。结果发现,161份株系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大多数被测性状出现超亲现象。对被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排名前三株系的编号分别为137、98和155。对被测性状进行Q型聚类分析,161份株系可划分为五个类群,其中第Ⅲ类群综合表现最好,包括60个株系,具有高抗条锈病、小穗排列紧密、蛋白质含量高且质量好等特性,10号株系表现最好。利用0.1K芯片分析群体功能基因的分布,结合性状表现分析发现,F6群体后代中含有TaCwi-A1、Qpht-2D、Yr17基因,分别对提高千粒重、降低株高、抗条锈病有正向效应。主成分分析排名前列和Q聚类分析第三类群性状较好的株系可用于陕西小麦农艺与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 马本兴崔赫赵海波王营郑豫川高翔杨明明赵万春李晓燕董剑
- 关键词:普通小麦硬粒小麦芯片分析
- 与硬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YD001共分离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硬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I>PmYD001</I>共分离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分子标记为HENU831,所述分子标记的引物包括上游引物HENU831‑F和下游引物HENU831...
- 孙妮娜石德杨刘伟矫岩林王冬梅徐维华马朋涛靳玉丽刘洋许晓哲李佳桐袁堂玉李林志
- 与硬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YD001共分离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硬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YD001共分离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分子标记为HENU831,所述分子标记的引物包括上游引物HENU831‑F和下游引物HENU831‑R,其核苷酸...
- 孙妮娜石德杨刘伟矫岩林王冬梅徐维华马朋涛靳玉丽刘洋许晓哲李佳桐袁堂玉李林志
- 四倍体硬粒小麦及其他小麦族AP2/ERF基因家族比较分析及表达鉴定
- 2024年
- 为探究硬粒小麦及其他小麦族中AP2/ERF家族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机理,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硬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粗山羊草的已有公开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鉴定了215、232、139个AP2/ERF基因家族成员,AP2/ERF家族基因在不同物种中的基因组位置、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相似及差异部分。利用硬粒小麦在不同发育时期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转录组数据,对这些AP2/ERF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发现有6个AP2/ERF基因在硬粒小麦胚乳发育过程中起着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有23个AP2/ERF基因在硬粒小麦花后热胁迫反应中上调表达,其中13个基因可以同时响应硬粒小麦花前缺水及花后热胁迫反应。
- 张新李敏敏孙允超赵杨冀传允许传怀闫树平张兰迎张继勇
- 关键词:硬粒小麦非生物胁迫
- 硬粒小麦在江苏淮北麦区的适应性探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丰富本地区小麦种质资源,提高本地区小麦品质,选择了12个硬粒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于11月15日播种,对其产量结构、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籽粒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12个硬粒小麦品种中YL35、YL33、YL36和YL31等4个品种籽粒产量超过2000 kg/hm^(2),其中YL35籽粒产量最高,YL32籽粒产量最低;YL35、YL36、YL28和YL30等4个品种叶面积均超过34 cm^(2),但无明显差异;穗长以YL36、YL37和YL36、YL35最长,均在7 cm以上;成熟期YL35、YL33、YL36、YL31和YL30干物质积累均超过了14 g,其中以YL35干物质积累量最高;YL28、YL31、YL34、YL35、YL36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容重、面团粉质特性较好。综合分析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特性,筛选出适应性较强的4个硬粒小麦品种,分别为YL31、YL33、YL35和YL36,为本地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优异种质资源。
- 赵雪君李海生郑翔李晓红李志民相颖黄兴其
- 关键词:硬粒小麦适应性农艺性状
- 硬粒小麦抗秆锈病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 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秆锈病是由秆锈菌Puccinia graminis f.sp.tritici(Pgt)引起的气传性真菌病害,该病危害全球小麦安全稳定生产。培育推广抗...
- 杨晨
- 关键词:硬粒小麦秆锈病基因定位
- 硬粒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PmDR106的分子鉴定
-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6x=42,AABBDD)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类作物之一,在世界粮食作物中总产量位居第二,占世界主食的40%以上。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
- 侯兆君
- 关键词:抗白粉病基因硬粒小麦转录组测序
- 硬粒小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张委勇
- 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群体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 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极端气候、耕地面积减少和病虫害加剧是威胁小麦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选育多抗广适的小麦品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小麦品种选育多是种内杂交,长期人为选择造成部分优异基因丢失,遗传背景狭窄,品种同质...
- 赵海波
- 关键词: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籽粒品质基因芯片
- 106份硬粒小麦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解硬粒小麦的品质现状,发掘小麦的有益基因,对106份硬粒小麦的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变异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变异系数大小顺序:弱化度>沉降值>湿面筋>硬度>蛋白质>淀粉>容重;6个品质性状(蛋白质、湿面筋、容重、弱化度、沉降值和淀粉)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硬度性状倾向于服从负偏态分布。硬粒小麦品系遗传多样性丰富,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硬度含量达到强筋水平占比分别为29%、21%、71%和77%,容重全部达到强筋小麦要求,湿面筋、蛋白质、硬度、沉降值同时达到强筋小麦要求的硬粒小麦占19%。综合来看,硬粒小麦品质改良应以提高材料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为主要目标。在聚类分析中,当遗传距离为50.11时,可将106份材料分为5大类。不同类中的优良株系YL131、YL133、YL163号作可作为骨干亲本用于小麦品质改良。
- 王丽萍赵鹏涛陈文杰尚毅赵兴忠翟周平张新
- 关键词:硬粒小麦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相关作者
- 杨武云

- 作品数:232被引量:80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川麦42 人工合成小麦 节节麦 普通小麦
- 张庆勤

- 作品数:136被引量:539H指数:14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远缘杂交 核型分析 野燕麦 品质育种
- 肖建富

- 作品数:35被引量:31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
- 研究主题:硬粒小麦 杂种 遗传学 实验教学 遗传学实验
- 胡晓蓉

- 作品数:49被引量:27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节节麦 川麦42 SSR 人工合成小麦
- 李集临

- 作品数:194被引量:87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黑麦 易位系 代换系 杀配子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