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篇“ 破四旧“的相关文章
四旧”:上海城市绿化的遭遇
2023年
20世纪90年代,上海环境治理顺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进入了快车道。城市绿化从“见缝插绿”到“墙透绿”“拆屋建绿”“辟路增绿”,以求城市与自然共存。2002年,上海成功“申博”,为践约“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至2010年“世博会”开幕。
金大陆
关键词:世博会城市绿化环境治理破四旧快车道联合国
我的学术之路(二):四旧环境下的求知途径
2019年
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革命改变了我本人和全社会的读书求知环境,但没有改变我本人读书和求知的欲求。在这种环境下,我从纯粹知识猎取的角度,从当时必读的"红宝书",建立个人家庭小小图书馆、与朋友交换读书,以及造反派各种宣传媒体中去获取各种知识,增广见闻,为后来的知识积累和学术素养打下了一定基础。
宁稼雨
关键词:破四旧求知
四旧”时广州的改名风潮
2017年
广东人说“晤怕生错命,至怕改错名”。在1966年8月的四旧运动中,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个改名热潮,个人改名,工厂改名,学校改名,商店改名。什么卫东、向东、向群、为民、继红、卫红、永红、永忠、学军、爱军之类,铺天盖地,有如蝗虫过境一般,广州也不例外。
叶曙明
关键词:风潮广东人
浙江境内红卫兵“四旧”行动所造成的古旧书资源损毁
<正>1966年8月1日到12日,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毛泽东(1893—1976)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8月5日,他发表了使全体与会者震惊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用极其严厉的词句批评以中国国家主席...
徐雁
浙江境内红卫兵“四旧”行动所造成的古旧书资源损毁
<正>1966年8月1日到12日,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毛泽东(1893—1976)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8月5日,他发表了使全体与会者震惊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用极其严厉的词句批评以中国国家主席...
徐雁
文献传递
“文化大革命”初期曲阜的“四旧”运动及其影响--兼论红卫兵与当地民众的行为、心态被引量:2
2012年
曲阜的"四旧"运动始于1966年8月,止于1967年初。运动之初,当地干部组织群众努力把"四旧"运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力保"三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遭坏。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升级和北师大"井冈山战斗团"等外地红卫兵组织的介入,"四旧"最终演变成一场"造孔家店的反"的灾难性坏运动。曲阜"四旧"运动的开展,不仅未能"移风易俗"、"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反而严重地坏了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给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等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经验教训值得反思。
李先明
四旧
2011年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决定行动.没有革命的思想.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的重大社会变革.无不以思想的鼓动为先导.获得多数或大多数人的支持.通过建立巩固的思想阵地和统一战线。
吕新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阵地社会变革中国历史
“文革”初期发生在贵阳的“四旧”运动
2011年
“文革”时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年代,记载历史的要旨不在于指出它该不该发生,而在于客观地记述它的发生与结果,从而为后人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文革”是共和国建立17年后发生的一场空前的动乱,动乱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动乱事件。与全国各地一样,“文革”时期发生在贵阳市的动乱事件是很多的,
王毅力
关键词:动乱共和国
四旧”运动中人民大会堂文物何以保存
2011年
“文化大革命”中,社会上兴起一股“四旧”思潮,许多文物被当做“封、资、修”遭坏焚毁。造反派竟然盯上人民大会堂陈列的珍稀文物,提出要当做“四旧”通通砸烂。国宝级文物眼见就要遭灭顶之灾!民族文化瑰宝何去何从?当时,我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
杨亚人
关键词:国宝级文物人民大会堂造反派
“文革”时期曲阜“四旧”运动述略
四旧”运动是发生在“文革”初期的一个特定事件,这场运动首先从北京开始,后在官方舆论宣传工具的鼓惑以及“左”倾思潮的影响下,运动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 “四旧”运动初期,曲阜县委领导干部顶住压力,援引文物保...
冯娜
关键词:红卫兵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徐雁
作品数:220被引量:661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读书 全民阅读推广 图书馆 藏书家 阅读学
刘炎迅
作品数:136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
研究主题:孩子 城市 环境保护 年轻人 博弈
叶炜
作品数:76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福地 老槐树 大队 双手合十 道长
黄延敏
作品数:51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传统文化 抗日战争 传统文化研究
叶青
作品数:43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文革时期 知识分子 中国共产党 群众运动 归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