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075篇“ 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相关文章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
2025年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和传统的学术博士学位是两种“等而不同”的学位类型。如何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习训练、评价方式等关键环节上,体现专业学位博士教育与学术学位博士教育的差异化要求,是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培养的核心课题。基于前人研究构建了一个优化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培养体系,具体表现为:师资队伍专业化,落实双导师制;教学方法实践化,重视案例教学;课程设置模块化,突出交叉融合;实习训练国际化,注重协同培养;评价方式多元化,加强质量管理。
吴晓方朱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融入医院药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2025年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医药创新和药物临床试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设计、风险和质量管理等能力尚待提高,这对临床试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融入医院药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通过分析当前临床试验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实践环节等策略,以期提高药学研究生的临床研究能力。
张基梁淑红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医院药学研究生教育
协同育人理念下“六位一体”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025年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心中有梦”“眼中有光”的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研究生,文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高尚师德教育、学术规范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奖励激励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引导教育等多角度进行研究生“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构建“六位一体”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学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黄玉兰王艳红赵蕊刘传雷姚笛李丽阳贾桂燕李建伟
关键词:育人立德树人心理健康就业引导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航空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优化研究——以中国民航大学中欧学院为例
2025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方式也在发展中日趋成熟。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航空类研究生培养体系合作的典型代表。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中欧学院教师及研究生进行调研,涉及该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国际化氛围、课程设置、课程考核、师资力量、导师制度和就业竞争力等问题,根据中外不同的特点制订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李海全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培养
融合循证药学与精准药学思维的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
2025年
目的建立融合循证药学与精准药学思维的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方法分析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优化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搭建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与精准药学技术平台,培养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批判精神、科研素质及人文素养。结果目前,我国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循证药学与精准药学理念认知不足,培养模式不适应临床需求,培养过程管理不规范,人文教育严重不足等问题。构建了传统医学、循证医学与精准医学融合发展,覆盖理论教学、临床实践与毕业设计全过程的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结论融合循证药学与精准药学思维的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将有助于研究生临床胜任力的培养,也为新时期药学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陈富超方宝霞方宝霞刘慧敏王林海
关键词:循证药学临床药学
多学科交叉的数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基于渤海大学数学专业的实践
2025年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建设日益受到关注。研究生培养机制建设有利于促进研究生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出的多学科交叉数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在渤海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得到检验,满足国家提出的高校要注重知行统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教学要求,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郭艳东刘小运余诗洋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思政引领、国际辐射、项目驱动、基地协同、过程保障”五维一体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
2025年
该文从强化研究生服务国家意识和多元创新、夯实理论基础、拓展知识广度入手,探索建设“思政引领、国际辐射、项目驱动、基地协同、过程保障”有效融合的五维一体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围绕“思想过硬、视野开阔、创新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输出”的工作目标,该体系以“思政引领”“国际辐射”为头部德育引领,强化研究生服务国家意识;以“项目驱动”为左翼,为研究生提高技术报国本领提供科研创新支撑条件;以“基地协同”为右翼,强化研究生技术报国之实践和服务社会能力;以“过程保障”为多方监管之尾翼,确保研究生培养过程和学位论文质量。以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该课题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建立起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课程体系
张玉萍徐玲平陈达郭银景彭延东王立华颜斌杜立彬刘善德张会云Laxmisha Rai
关键词:思政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全育人”机制下“管-服-导”三位一体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究
2024年
随着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研究生跨专业录取越来越普遍,复杂的研究生源导致的研究生之间的专业能力、年龄、学习经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校在研究生培养管理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文章围绕学综合素质提升、学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方面,立足于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方位培养的教育理念,提出了“管理-服务-引导”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探索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促进卓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孙龙志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管理教育理念
“双一流”战略背景下财经类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2024年
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人才是“双一流”战略的核心要点之一,为推动研究生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亟待重新审视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学校-学院-导师”的传统三级研究生培养体系在保障财经类高校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方面往往有乏力之感。该文借鉴理工科高校采用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经验,将财经类高校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团队建设结合起来,提出构建“学校-学院-研究所-导师”新的四级研究生培养体系,并以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培养实践为例,阐述其主要举措、实施效果和研究启示,强调学院整体把控和研究所协同管理的重要作用。上述探索期望能为财经类高校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韦影李靖华李靖华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体系财经类高校研究生教育协同管理
协同育人机制下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4年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构建非全日制研究生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在于形成高校内外部各要素、各主体之间的有效协同,通过从管理协同、过程协同、导师协同、资源协同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多主体协同育人,全面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和高校办学水平,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李印福赵露赵亮
关键词:非全日制研究生应用型人才

相关作者

刘幸海
作品数:434被引量:436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除草活性 杀菌活性 杀菌剂 类化合物 吡唑
房正宏
作品数:65被引量:284H指数:8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 网络政治参与 政治社会化 网络舆情 创业教育
翁建全
作品数:451被引量:343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吡唑 杀菌剂 杀菌活性 类化合物 除草活性
苏景宽
作品数:92被引量:573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科研管理 高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接种 住院费用
杨波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冲击响应 钢丝绳隔振器 抗冲击 结构优化 研究生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