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6篇“ 矿相结构“的相关文章
含金黄铁热分解过程的结构变化研究
2025年
针对从硫化中提取的含金黄铁品位低,热解过程中结构变化研究不足的问题,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X荧光光谱分析(XFR)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料层厚度对焙烧过程中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低于500℃,脱硫反应不能够充分进行,S含量高于5%。随着温度的升高,焙烧中S含量逐渐降低,Fe和Pb含量逐渐升高。温度达到800℃时,S含量低于3%,基本满足脱硫要求。另外,料层厚度也对焙烧产物有显著影响,薄料层焙烧时高温氧化性气氛容易穿透料层,原中的FeS_(2)和PbS完全转变为Fe_(2)O_(3)和PbSO_(4),焙烧呈黑色,结构疏松,便于后期磨和金的高效浸出;厚料层焙烧时产物出现分层现象,外层物呈黑色,完成了转变,而中心位置呈淡黄色,物组成以FeS和PbS为主。
刘润琪
关键词:黄铁矿热分解矿相
钒钛烧结配碳量对烧结质量及结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前随着国内钢铁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一些利用钒钛磁铁进行高炉冶炼的企业对钒钛磁铁的需求增加,采用钒钛磁铁进行烧结成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但是高比例钒钛磁铁用于烧结存在很多不足,通过探究配碳量对烧结冶金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确定适宜的配碳量来保证烧结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配碳量为5.0%(质量分数,余同)左右时,转鼓强度为56.94%,成品率为85.91%,垂直烧结速度为28.67 mm/min,软化开始温度为1167℃,终了温度为1252℃,软化温度区间为85℃。随着配碳量的增加,FeO含量升高,还原性会降低,小粒级(5~10 mm)占比下降,液量增加,骸晶状赤铁含量降低,熔蚀结构增多,主要粘结为铁酸钙和硅酸盐,结构多为粒状-斑状。通过优化实验,确定配碳量最佳参数,提高了钒钛磁铁烧结质量。
杨双平张紫涵王苗刘起航池延斌董洁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配碳量矿相结构冶金性能
烧结结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结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依次将烧结的多个烧结样品中每个烧结样品,作为目标烧结样品,获取目标烧结样品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拍摄的不同区域的一组测试图片,并将一组测试图片划分为M...
朱旺贺道山杜鲲鹏魏国斌赵俊花马怀营郑雅青欧书海张海滨杨振学李伟彭灿谌明坤
不同富氧阶段下烧结结构及软熔滴落性能
2024年
为了深入探究不同富氧阶段下烧结物组成及冶金性能,本文采用SEM-EDS和荷重软化熔滴设备研究在烧结前、中、后期采用富氧喷吹时烧结结构和软熔性能的变化规律和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烧结物组成主要包括赤铁、磁铁、铁酸钙、镁尖晶石和硅酸盐液等;SEM观察和面扫结果表明,随着烧结过程富氧阶段的后移,SFCA(复合铁酸钙)的形态由板条状、针状向熔蚀状转变,与硅酸盐液交织更加紧密,孔隙率下降,物结晶聚集性更强;XRD精修结果表明,随着富氧阶段的后移,铁酸钙在含铁物中的占比由76.04%下降到69.77%;不同富氧阶段得到烧结的软化开始温度(T 10)均在1180℃以上,软化区间为99~103℃,熔融区间为212~218℃,烧结的滴落质量从75.5 g变化为73.0 g最终升高到78.6 g,滴落速度在后期达到最大值0.85 g/min,原因是高熔点物质的减少和低熔点物质的形成;在烧结过程后期进行富氧喷吹时渣铁分离度高,铁的聚集性强,导致炉料的滴落性变强。
刘磊朱旺赵俊花张志东单长冬刘征建王耀祖李思达
关键词:富氧烧结矿相结构铁酸钙
粒度对熔剂性球团冶金性能及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提高熔剂性球团质量,解析不同粒度条件下球团性能的变化规律,本文以唐钢新区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通过投笼造球试验和冶金性能检测等方式,分别对8.0~10.0、10.0~12.5、12.5~16.0、16.0~20.0 mm 4种粒度条件下球团冶金性能和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熔剂性球团粒度的逐渐提高,球团抗压强度从1767 N/P提高至3606 N/P,1 h还原度从78.5%降低至47.8%,还原膨胀指数略有降低,整体维持在12%以下,低温还原粉化指数(>6.3 mm)从87.8%降低至66.5%,低温还原粉化指数(>3.15 mm)从95%降低至87.2%,低温还原粉化指数(<0.5 mm)变化幅度较小,约为4%;随着熔剂性球团粒度的逐渐提高,气孔率降低,从38.93%降低为31.4%,液率略有降低,固比例显著提高,从41.05%提高至58.41%,致密度提高但液率降低可能使得原本存在的链接状态失去效果,侧面减弱了熔剂性球团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因此,在熔剂性球团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合适的球团粒度,改善熔剂性球团性能和微观结构,以便有利于高炉提产顺行。
李振铠高冰贾彬刘慧芬董齐李欢
关键词:带式焙烧机熔剂性球团粒度冶金性能矿相结构
TiO_(2)含量对熔剂性球团冶金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2024年
为促进低硅含钛铁精粉在球团焙烧—高炉炼铁流程中的高效利用,本文以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线生产的熔剂性球团为试验对象,基于不同TiO_(2)含量球团特性条件,探索熔剂性球团的适宜钛含量,重点研究不同TiO_(2)含量条件下的熔剂性球团冶金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TiO_(2)质量分数超过1.0%时,熔剂性球团抗压强度出现降低趋势,从2 772 N/P降低至2 530 N/P;1 h还原度从62.9%提高至66.9%;还原膨胀指数稳定在9%以内;低温还原粉化率出现明显降低,>6.3 mm值从89.3%降低为78.9%,>3.15 mm值从94.9%降低为88.7%,<0.05 mm值从4.2%提高至6.4%。在结构方面,固比例保持稳定,气孔率从30.29%提高至36.4%,且大气孔的数量显著增大,球体表面的致密度降低,液比从22.72%降低至15.66%。因此,为保证熔剂性球团具备良好的冶金性能和结构,其TiO_(2)质量分数不宜超过1.0%。
李振铠高冰单庆林贾彬董齐李欢
关键词:带式焙烧机熔剂性球团冶金性能矿相结构
基于深度学习和反射率判定的结构自动识别检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和反射率判定的结构自动识别检测系统,包括自动识别检测系统,所述自动识别检测系统的内部设置有反射测定模块,所述自动识别检测系统的内部设置有图像处理模块,所述自动识别检测系统的内部设置有系统管理模...
吴亚东周云花
铬渣对烧结结构及冶金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铬渣中含有毒性很强的Cr(Ⅵ)和大量有价金属铁,将其作为烧结原料不仅可以利用还原性气氛还原铬渣中的Cr还可以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实现铬渣的无害化和资源高效利用。为探索在烧结过程中铬渣配加对烧结冶金性能的影响,本文开展添加铬渣对烧结、烧结参数及烧结转鼓强度、低温还原粉化和软熔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生产中需控制铬渣配入量为3%以下;随着铬渣配比的增加,烧结的产量、产率以及烧结速度降低;烧结中复合铁酸钙黏结质量分数减少,硅酸盐黏结增加,导致烧结的转鼓强度由54.93%下降到47.46%;烧结中赤铁晶粒由粒状变为斑状以及骸晶状,使低温还原粉化指数由59.77%下降到52.46%,但当铬渣配比增加到9%时,中出现了板状赤铁和针状复合铁酸钙的交织状结构,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增加到59.07%。由于铬渣中含有10%的Al 2O_(3),生成的富铝渣会降低软化开始温度,增加软化区间,恶化料柱透气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铬渣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徐菊马国军郑顶立张翔海远浩
关键词:铬渣矿相结构冶金性能
镍渣水蒸气氧化的结构及磁选效果研究
镍渣是镍闪速炉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渣,由于其铁含量较高,且含有有价金属如镍、钴、铜、铬等,是具有利用价值的二次资源。回收利用镍渣既可以达到对二次废渣的综合利用,又可产生可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课题中所用原料为某镍冶炼...
马雨溦
关键词:镍渣矿相结构磁选
含铁原料对烧结结构及冶金性能的影响
含铁原料是烧制烧结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基础性能及高温烧结性能对烧结质量好坏有重要影响。针对高炉生产指标不太稳定的情况,在实验室利用蔡司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试验等手段定量分析了九江现场纽曼粉、超特粉、JMB粉及巴西粗粉...
李国旺
关键词:矿相结构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

相关作者

韩秀丽
作品数:78被引量:263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实验室
研究主题:显微结构 矿物组成 烧结矿 矿相结构 保护渣
刘丽娜
作品数:49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
研究主题:显微结构 矿物组成 烧结矿 矿相结构 保护渣
张建良
作品数:1,107被引量:2,971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高炉 炉缸 高炉炉缸 焦炭 冶金性能
刘征建
作品数:320被引量:1,107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高炉 球团矿 炼铁 冶金性能 烧结矿
郭兴敏
作品数:126被引量:40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铁酸钙 烧结矿 CAO 矿物组成 氧化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