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3篇“ 矿化关系“的相关文章
广西珊瑚钨锡矿床围岩蚀变及其矿化关系研究
2024年
珊瑚钨锡矿是南岭钨锡成矿带上的典型矿床之一。开展矿床围岩蚀变研究有利于了解矿床成因和成矿机理,并进一步指导外围和深部找矿。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矿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揭示珊瑚矿区长营岭钨锡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钨锡矿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珊瑚钨锡矿床围岩蚀变种类多,蚀变作用显示多期多阶段特征,且与矿床矿化期次存在一定关联性。研究认为电气石化的围岩蚀变类型最具有找矿指示意义。
李莉夏瑜刘运锷卢见昆
关键词:钨锡矿床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电气石化
滇西北普朗斑岩型矿床钾硅酸盐带的形成及与矿化关系研究
2024年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位于我国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义敦岛弧南部的中甸岛弧内。为了探讨该矿床钾硅酸盐带矿物特征、形成机制及与矿体的关系,为下一步深部和外围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开展了二长斑岩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长石类矿物主量成分测试。结果显示赋矿二长斑岩中钾长石平均含量为26.2%,斜长石为26.7%,石英和黑云母分别为~16.1%和~14.4%。在系统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其形成机制,本研究将该矿床含矿二长斑岩中的长石划分为三类,即岩浆期结晶的原生长石(原生斜长石Pl1和原生钾长石Kfs1)、次生长石(热液蚀变成因,Pl2和Kfs2)和热液结晶长石(Pl3和Kfs3)。Pl1具有高铝(Al_(2)O_(3)=22.61%~27.27%)和钙(CaO=3.68%~9.29%),低硅(SiO_(2)=56.09%~63.89%)和钠(Na_(2)O=6.31%~9.27%)的特征;Pl3具有高硅(SiO_(2)=67.07%~68.97%)和钠(Na_(2)O=11.02%~11.99%)的特征;Pl2中SiO_(2)、Al_(2)O_(3)、CaO和Na_(2)O含量变化较大,主要分布于Pl1和Pl3之间,呈现出二者混合的特点。Kfs1~Kfs3元素含量变化较小,SiO_(2)、K_(2)O、Na_(2)O和Al_(2)O_(3)分别为62.75%~64.69%、15.42%~16.89%、0.20%~1.03%和17.93%~19.19%。与原生钾长石相比,次生钾长石中钾含量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说明流体中钾可能相对较为亏损,这可能是普朗矿床钾硅酸盐化带中次生钾长石发育较弱的主要原因。青磐岩化的叠加改造,特别是黄铜矿±绿帘石±绿泥石脉发育显著提高了该矿床的铜品位,增加了铜储量。
施宝生吴练荣李志鹏杨帆王雷任涛管申进管经纬朱振东李盛
关键词:蚀变分带矿物地球化学斑岩型滇西北
河北金厂峪金矿床辉钼矿与金矿化关系研究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辉钼矿Re-Os测年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金属硫化物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领域,已成为石英脉型金矿床实现直接、准确定年的重要手段。然而,正确理解辉钼矿与金成矿作用之间的确切关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辉钼矿样品是测年的前提。本文聚焦冀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金矿床——金厂峪金矿床,对其石英-钠长石-多金属硫化物脉中的黄铁矿和辉钼矿两者的产出状态及原位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对比,研究探讨了金厂峪金矿床中辉钼矿与金矿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石英-钠长石-多金属硫化物脉含金丰富,可见金和不可见金均大量赋存,黄铁矿和辉钼矿均为重要的载金硫化物。镜下矿相学及原位微量元素证据表明,早期形成的含金黄铁矿经历了再活化过程,为稍晚形成的富金辉钼矿提供了大量的Au源,两者可能为同一大的金成矿事件下不同成矿流体脉冲事件的产物。辉钼矿形成于金厂峪金矿的主成矿阶段,与Au的二次浓集紧密相关,并可作为高品位金矿体的标志性矿物之一。本文认为在准确厘定辉钼矿与金矿化关系的基础上,辉钼矿Re-Os方法是一种可靠的石英脉型金矿直接定年手段。
孙豪宋扬李超郑明孙鹏程方颖
关键词:辉钼矿RE-OS定年石英脉型金矿金厂峪
湖南常宁新盟山英安玢岩岩石成因及其与矿化关系研究
2022年
通过对湖南省常宁市新盟山英安玢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以及绿泥石矿物化学等综合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其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新盟山英安玢岩的n(;Pb)/n(;U)加权平均年龄为152.9±1.2 Ma,属于晚侏罗世产物,与矿田内成矿作用时间一致。岩石富集轻稀土和Rb、Th、U、La、Pb、Nd、Zr、Hf等元素,亏损重稀土和Nb、Ta、Ba、Sr、P等元素,表明新盟山英安玢岩主要起源于地壳,可能混有少量地幔物质。绿泥石主要为斜绿泥石,形成温度大约为280℃,与矿田内的铜钼矿化作用温度一致。晚侏罗世时研究区处于拉张—伸展的构造背景,岩石圈拉张减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可能混有少量地幔物质)形成新盟山英安玢岩。岩浆结晶晚期,热液流体在铜钼矿化的同时不断交代新盟山英安玢岩,引起广泛的绿泥石化。
赵增霞冯佐海刘磊肖阳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成岩年龄
西藏改则县波龙铜金矿床铜金矿化关系研究
波龙铜金矿床是位于多龙矿集区的又一大型矿床,前人对波龙矿床研究主要集中在野外勘查、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而无具体的矿化体形态剖析和铜金矿化关系研究。针对这一空白,笔者采用分级矿化的思想,深度...
黄小红
关键词:矿化特征矿床成因
广西罗维铅锌银多金属矿区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研究——基于SVM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被引量:2
2021年
基于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提出广西罗维铅锌银多金属矿区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研究方法。利用三维激光技术的围岩结构面信息采集方法采集信息,运用PCA和布谷鸟算法,优化SVM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提取围岩结构面的蚀变及矿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罗维矿区铅锌银多金属矿围岩中结构面特征提取差值较小,仅对平均厚度信息提取存在差值,但在合理范围内。
龙明周李伟岳小军
关键词:围岩蚀变矿化特征
浅谈马家坡金矿床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及矿床成因
2021年
湘西北地区广泛发育石英脉型金矿。在马家坡一带,发育独具特色的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在马家坡金矿一带多年勘查的工作经验,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等方面简要介绍了马家坡金矿床总体地质特征,并粗略探讨了该区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同时通过类比邻区的合仁坪金矿,简析了矿床成因,以期今后对本区及周边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罗大富魏翔
关键词:围岩蚀变矿床成因
西藏革吉尕尔穷矿床铜金矿化关系研究
尕尔穷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部,紧邻狮泉河-申扎-嘉黎缝合带,是冈底斯成矿带西部的标志性成型铜金矿床,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矿床地质特征、物化遥等方法信息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总体研究程度较低。矿床的主成矿元素为铜...
张旭
关键词:矿床成因找矿方向
陕西省镇安县庙沟口一带梅子垭组构造期次划分及其与金矿化关系
2020年
镇安庙沟口一带梅子垭组为主要含矿地层,其主要岩性为绢云母千枚岩、碳质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少量硅质岩、变砂岩,极少量灰岩。梅子垭组经历了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以及燕山期等多期构造变形,明显可识别出四幕构造变形:第一幕为华力西期伸展构造体制形成的韧性折叠层变形,发育假塑性流变构造群;第二幕为南秦岭印支期挤压造山构造体制形成的叠加构造变形,形成了本区基本构造格架;第三、四幕为南秦岭微板块板内调整构造体制形成的浅层脆性构造变形,以脆性断裂和节理构造变形为特征,对本区金矿体具有破坏作用。其中第二幕构造变形晚期形成的韧—脆性剪切带同时形成了本区的金矿体。
王侃田双龙李麟王旭斌张雷岗赵文平
关键词:金矿化
福建大药坑金矿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金矿化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地处福建省的大药坑金矿,始终被视为对金矿进行研究的首选,这也是其所具备典型性决定的,近几年,围绕其展开的研究,逐渐变得深入。文章以此金矿为研究对象,大药坑金矿位于北东向政和—大埔深断裂带与北西向浦城—宁德断裂带交汇部位,是福建省重要的金银多金属重点勘查区之一。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等方面展开综合研究,划分了蚀变组合分带及成矿阶段,总结了矿体赋存规律。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叶腊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
胡玉玲孙超
关键词:围岩蚀变金银矿矿体特征

相关作者

李丰收
作品数:10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研究主题:金矿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活动大陆边缘 金矿床
李广有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研究主题:非金属矿床 沉积岩系 成矿模式探讨 成矿模式 岩石特征
何明跃
作品数:85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
研究主题:矿物 红外光谱 矿物学 矿物识别 锡矿山
郭亚楠
作品数:42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纳米细菌 胎盘钙化 乳酸乳球菌 META分析 临床疗效
楼亚儿
作品数:26被引量:31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岩石包体 中生代 科技期刊 中生代侵入岩 壳幔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