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1篇“ 矫形效果“的相关文章
基于三维平面研究头颅-骨盆牵引治疗重度青少年脊柱畸形的矫形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头颅-骨盆牵引(halo-pelvic traction,HPT)在重度青少年脊柱畸形中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的矫形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对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行术前HPT的32例重度青少年脊柱畸形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13.15±1.42)岁,平均牵引时间(9.32±3.31)周。对比牵引前和牵引结束时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的相关参数,尤其是上胸弯(proximal thoracic,PT)、主胸弯(main thoracic,MT)、胸腰弯/腰弯(thoracolumbar/lumbar,TL/L)Cobb’s角,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段后凸(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以及主胸弯顶椎旋转度(apical vertebral rotation,AVR),并记录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影像学冠状位参数和TK均有显著改善(P<0.001),而主胸弯顶椎轴位旋转无显著变化(AVR_sac P=0.156,AVR_AD P=0.705)。2例出现单侧展神经麻痹,3例出现手指麻木,随访时均有所改善。结论术前HPT可以有效改善重度青少年脊柱畸形患者冠状位和矢状位畸形,但对轴位顶椎旋转畸形矫形效果较差。因此如需脊柱三维矫形,还需要辅助其它手术方法。
阎凯夏庆福王宇张玉双张延斌行勇刚肖斌
关键词:脊柱畸形牵引术矫形外科手术
腰背部肌功能锻炼维持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矫形效果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规律、有效的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在退变性脊柱侧弯接受长节段固定和融合矫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脊柱外科诊断为退行性脊柱侧弯并接受长节段固定和融合术的89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按照医师指导的腰背肌康复锻炼方式(飞燕动作)进行功能锻炼达到1年,将患者分为锻炼组(n=40例)、非锻炼组(n=49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2 d和术后1年骨盆[骨盆倾斜角(PT)和骶骨倾斜角(SS)]、矢状面参数[胸腰段后凸角(TLK)、腰椎前凸角(LL)、矢状位垂直偏距(SVA)、胸椎后凸角(TK)和近端交界区后凸角(PJA)]以及Oswestry残疾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术前及术后2 d时,2组患者LL、SVA、TLK、TK、PJ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锻炼组患者SVA、TLK、TK、PJA小于非锻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2 d时,2组患者SS、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锻炼组患者SS大于非锻炼组,而PT小于非锻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锻炼组患者ODI指数和VAS评分均低于非锻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JOA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规律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维持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在长节段固定和融合矫形术后矢状面的平衡效果。建议此类患者术后进行规律、有效的腰背肌功能锻炼,以降低脊柱侧弯矫形术后脊柱矢状面失衡的发生率。
邱思殷翔罗科宇王腾羽赵建华
关键词:脊柱平衡
合并Chiari畸形Ⅰ型和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与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学特征和矫形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 比较合并Chiari畸形Ⅰ型和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与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和矫形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5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一期后路脊柱融合术治疗的合并Chiari畸形Ⅰ型和脊髓空洞症的22例脊柱侧凸患者资料(研究组),并与年龄、性别、主弯位置、侧凸数量、冠状面影像学参数1∶1配对的22例IS患者(IS组)进行比较。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预估出血量、融合节段数、螺钉密度等。在手术前后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并计算冠状面影像学参数(主弯Cobb角、侧曲角、柔韧性、顶椎位置、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后凸角、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矢状位垂直轴(SVA)、畸形角度比(DAR)、矫形率及矫形丢失率。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研究组随访(6.2±1.2)年,IS组随访(6.2±1.1)年。2组患者手术时间、预估出血量、融合节段数、螺钉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术后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年龄、性别、主弯位置、侧凸数量、冠状面影像学参数相匹配的情况下,伴发Chiari畸形Ⅰ型和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患者与IS患者具有相似的矢状面影像学参数和主弯柔韧性,且在一期后路脊柱融合术治疗后可获得相似的矫形效果
夏古尚赵智李韬王迎松孔庆利解京明
关键词:脊柱侧凸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脊柱融合术
一期后路矫形治疗Lenke1A/2A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及矫形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矫形治疗Lenke1A/2A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影响矫形效果的因素并探讨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Lenke1A/2A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一期后路矫形。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上胸弯Cobb角、主胸弯Cobb角、CA角及矫形率。结果手术均成功,总体矫形效果满意,末次随访时PTC矫形率为(46.5±10.9)%,MTC矫形率为(72.3±12.0)%,末次随访无明显矫正丢失(P>0.05),术前CA角(3.1±1.1)°与术后3个月(2.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末次随访(1.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nke1A组术前PTC Cobb角(30.1±8.2)°,与Lenke2A组(41.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例患者出现肩部肩部失衡,至末次随访时1例肩平衡恢复,1例残留右肩部增高。结论通过合理选择上下固定椎,一期后路矫形治疗Lenke1A/2A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葛挺胡佰文肖进吴小川夏冬冬巩方毅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
一种电池壳体仿机加工支撑快速确认矫形效果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池壳体仿机加工支撑快速确认矫形效果的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上的设有限位块、仿机加工支撑块以及检测通止规;其中所述限位块与电池壳体上对应孔位相匹配,用于电池壳体在平台上的限位;所述仿机加工支撑块支撑于产...
卢樱棋余亮李振生莫群喜
基于特发性脊柱侧凸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钉棒后路矫形效果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有限元模型,设计利用不同类型椎弓根螺钉进行矫形内固定的手术方案并进行手术模拟,分析不同手术方案的术后矫形率,顶椎去旋转率及钉棒系统和椎体应力等,为获得更好的矫形效果提供参考...
高旭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椎弓根螺钉有限元模型
单纯凸侧去旋转与凸凹双侧同时去旋转对Lenke 5型AIS的矫形效果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单纯凸侧去旋转与凸凹双侧同时去旋转对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矫形效果。方法选择Lenke 5型AIS患者52例,其中采取单纯凸侧去旋转矫形固定融合术28例(单侧组)、采取凸凹双侧同时去旋转矫形固定融合术24例(双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数量),影像学测量指标(冠状位、矢状位、轴位影像学指标和融合节段邻近椎间盘角度及腰骶影像学指标),脊柱侧凸学会-22r(SRS-22r)评分(包括疼痛、功能状况、自我形象、心理状况、对治疗的满意度五个维度)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影像学测量指标中,两组术前及术后矢状位、冠状位、轴位相关影像学指标及上下固定椎邻近椎间盘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组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矢状位、冠状位上固定椎近端椎间盘角度变化值较大。两组治疗前后SRS-22r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中均无电生理监测异常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纯凸侧去旋转与凸凹双侧同时去旋转对Lenke 5型AIS的矫形效果相当,顶椎去旋转效果相似。单纯凸侧去旋转可避免凹侧螺钉切割等并发症发生,若行凸凹双侧同时去旋转术后随访时需密切观察融合节段近端椎间盘退变情况。
肖斌阎凯张延斌行勇刚何达刘波田伟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生活质量
距下关节稳定器对青年柔韧性扁平足的生物力学影响与矫形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对青年柔韧性扁平足的生物力学影响,并且观察其矫形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1-01采用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联合附加手术治疗的65例(78足)青年MyersonⅡ期柔韧性扁平足,将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置入后结合术中透视情况及扁平足畸形矫正程度予以相应附加手术。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Maryland足部评分、影像学测量参数。结果65例均获得至少1年随访。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Maryland足部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倾斜角、距舟覆盖角、第1跖楔关节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其中54例(65足)显效,7例(9足)有效。4例(4足)无效,而且患者负重行走时出现跗骨窦周围疼痛,二次手术时取出原来置入的距下关节稳定器,更换合适的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继续随访未再次出现疼痛。结论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联合附加手术治疗青年MyersonⅡ期柔韧性扁平足的短中期疗效满意,能够矫正MyersonⅡ期柔韧性扁平足患者的生物力学结构异常,明显减轻行走时疼痛,改善足部功能。
马洪郭跃明陈泳格
关键词:青年矫形效果
不同术式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位形态的矫形效果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通过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椎板切除融合术(LCF)和椎板成形术(LP)后颈椎矢状位形态改变情况,比较三者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颈椎矢状位的矫形效果及对矫形效果的维持能力。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MCSM患者188例,其中47例采用ACDF治疗(ACDF组)、72例采用LCF治疗(LCF组),69例采用LP治疗(LP组)。根据术前颈椎前凸角(CL,CCobb角)将患者分为后凸型(CL<0°)、平直型(0°≤CL<10°)、前凸型(10°≤CL<20°)和过度前凸型(CL≥20°)。根据术前和术后CL计算不同术式的前凸改变量(末次随访CL-术前CL)、前凸矫正量(术后1周CL-术前CL)和前凸丢失量(术后1周CL-末次随访CL)。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3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DF组前凸改变量、前凸矫正量大于LCF组和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可增加后凸型、平直型和前凸型患者的CL,随访中虽有部分丢失,但至末次随访时矫形效果维持良好;过度前凸型患者术后CL轻微增加,但随访时逐渐减小,过度前凸缓解。LCF可增加后凸型、平直型患者的CL,随访中前凸丢失量少于ACDF,但末次随访时矫形效果仍不如ACDF。LP术后各型患者CL均降低,但随访过程中前凸丢失量小于ACDF和LCF。结论ACDF矫形能力较强,可用于治疗各种颈椎曲度类型MCSM患者,LCF适用于后凸型、平直型MCSM患者,LP可用于治疗CL>10°的MCSM患者。MCSM手术方式的选择除常规考虑脊髓压迫位置、手术节段等,还应考虑患者颈椎矢状位形态特点。
袁一李翔宇刘承鑫史彬王东凡王宇孔超鲁世保
关键词:颈椎颈椎病椎板切除术椎板成形术
使用EOS影像系统评价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矫形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使用EOS影像模拟三维重建方法评价后路悬臂梁联合直接椎体去旋转技术治疗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畸形矫正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6例AIS Lenke 5型患者,其中男1例,女15例,平均年龄(15.25±1.67)岁。在后路手术中,采用悬臂梁联合直接椎体去旋转的方法矫正畸形。对比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临床及影像学指标。临床观察指标包括躯干倾斜角angle of trunk rotation,ATR)和脊柱侧凸学会-22r评分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r score,SRS-22r)。使用EOS评价影像学指标,包括冠状位[腰弯Cobb’s角、顶椎偏移距离apical vertebral translation,AVT)]、矢状位[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和轴位参数[顶椎旋转角apical vertebral rotation,AVR)]。结果本组平均随访15.67±3.01)个月。术前及末次随访ATR[(15.75±5.92)° vs.(5.13±1.46)°,P=0.002]、腰弯Cobb’s角[(41.25±7.00)° vs.(12.45±5.85)°,P < 0.001]、AVT[(4.49±1.30)cm vs.(1.15±0.65)cm,P < 0.001]、AVR[(20.44±4.42)° vs.(7.75±4.62)°,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参数矫正率进行 Pearson 相关分析,Cobb’s 角矫正率分别与 AVT 和 ATR 矫正率有统计学相关性r=0.729,P=0.040;r=0.706,P=0.050)。SRS-22r评分中,患者在自我形象方面评分有显著提高[(3.53±0.72)vs.(4.40±0.37),P=0.025]。结论 EOS影像系统可以准确地评估AIS患者椎体的旋转程度,进而有效地评价后路悬臂梁联合直接椎体去旋转技术治疗AIS Lenke 5型患者的影像学效果。此外,Lenke 5型 AIS 患者的冠状面侧凸矫正率与大体外观躯干倾斜改善率呈正相关。
肖斌阎凯张延斌蒋继乐马超逸罗飞佟志忠行勇刚刘波田伟
关键词:脊柱侧凸矫形外科手术

相关作者

邱勇
作品数:1,457被引量:4,190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朱泽章
作品数:951被引量:2,648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刘臻
作品数:398被引量:1,184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LENKE 矢状面
王斌
作品数:1,954被引量:5,926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特发性脊柱侧凸 胸腰椎后凸畸形
孙旭
作品数:402被引量:1,068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矢状面 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