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5篇“ 知识重构“的相关文章
《国家与革命》沈雁冰译文的知识重构、译介特色与时代价值
2025年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早期革命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沈雁冰首次将其汉译并依托《共产党》月刊推广流布。从译者的人生履历来看,沈雁冰在革命实践之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通过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深化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译介内容来看,译文在贴合原文的基础上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国家概念的基本内涵,进一步宣介阶级、革命等概念术语,成为列宁国家学说在中国出场的最初思想渊薮。从译介风格来看,译文语言色彩相对平和,以传统概念阐发、解读新概念术语的内涵,其话语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文白过渡”时期的时代特点。沈雁冰译介的《国家与革命》节译本在思想启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步知识分子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为五四时期的思想论战提供了文本依托,为社会变革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前进方向。
林飞
关键词:知识重构语言风格
知识重构与价值重组:图书馆知识服务孪生系统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意义]知识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异化与信息茧房催生了知识服务系统化革新。通过知识服务情境复刻与行为认知克隆,追求异构情境下的知识需求链路完整再现与个性化知识服务产品定制,对知识服务的智能化延展与智慧化转型意义非凡。[方法/过程]基于数字孪生的知识工程实施与知识孪生的理论衍生,贯穿知识服务生命周期构建出知识服务孪生系统概念模型,嵌入图书馆应用场景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孪生架构和机制,并详细阐述知识服务孪生态与现实态、孪生态与孪生子态以及孪生子态之间的知识重构与价值重组行为。[结果/结论]知识服务孪生系统包括知识服务情境孪生、知识服务内容孪生、知识服务对象孪生与知识服务行为孪生4个关联子系统。通过知识模因的孪生传递和知识元组的重组复用,实现知识服务需求精准刻画、知识服务行为路径推演、知识服务决策支持,为知识服务的智慧发展提供新的逻辑突破口,也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优化转型提供价值指引。另外,对知识服务孪生系统的协同系统、实施风险与技术融合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讨。
李杨石梦茹张佶周鹏王少楠姚伟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服务知识重构
一种基于知识重构的电力设备知识图谱错误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重构的电力设备知识图谱错误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电力非结构化知识库,建立目标电力设备知识图谱的电力知识图谱三元组,并获取构建电力知识图谱三元组的文本描述输入序列与结构描述输入序列;根据预设文本编...
谢国汕 郭丽娟 李路 罗传胜 宋冠军 庞海 梁生源 肖远平
《论语》英译知识重构比较研究——以辜鸿铭、金安平译本为例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过去的300年间,许多中外学者致力于这部典籍的翻译。其中,1898年辜鸿铭的译本是最早的华人译本,2014年美籍华人金安平翻译的《论语》问世。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理论和视角,对《论语》不同译本...
汪勋杰
关键词:《论语》英译知识重构
新闻传播教育的知识重构与“三链”融合被引量:1
2024年
在新信息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教育模式亟待更新。从知识体系来看,新闻传播实践从组织机构的职业活动回归人类信息交流活动,其知识从职业范式走向社会范式。从教育模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的场域再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在知识生产场域、知识再脉络化场域、知识再生产场域的结构化。教育者应从链条嵌入节点、运行动力机制、可持续发展体制各方面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黄钦郭文琪
关键词:知识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
知识重构提升学生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4年
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知识重构,主动构筑创新与实践能力场景和项目、任务来实现。研究以知识重构为基础结合创新认知理论,深刻挖掘食品专业课程内涵,打破现有的独立专业课体系,将专业知识模块化填充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将应用场景内容具体化,按照实际的专业工程实践情况组织课程实践教学,使学生的角色体验多元化,同时对参加多元化体验的学生参与项目报告进行评价,多任务、多项目的有机训练,促进了学生的课程知识重构,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林丽军姚丽丽刘元建
关键词:知识重构
媒介演进中的知识重构与认识论变革
2024年
进入智能传播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技术持续渗入新闻媒体和信息传播生态,成为智能社会生活的基础设施。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例如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的技术演进,正在直接或间接地为传统的知识生产、获取与传播方式带来转变。
赵如涵
关键词:知识重构语言模型传播生态基础设施技术演进
指向叙事类写作的中学语文课程知识重构
2024年
叙事类写作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但课程知识对叙事类写作学习的支持一直有所欠缺。人物与角色、叙述时间、叙述空间是课程知识重构的三项主要内容。引进学科专业知识,对接任务群教学,在教材编写与使用中探索合适的知识呈现策略,将知识与任务、活动、情境、支架等整合构成专业的写作课程内容,可以为学生学习如何讲故事、讲好故事,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实现知识到能力、素养的转化,提供必要的支持。
陈罡
人工智能与知识重构——对人工智能赋能出版业的思考被引量:3
2024年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出版业,并对现有的出版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人工智能在知识来源、知识真假鉴别、知识构建等方面遵循着与传统知识生产方式不同的底层逻辑。因此,出版业要直面人工智能知识重构对现有知识生产方式的挑战,让人工智能赋能出版业。同时,出版教育界要适应人工智能知识重构方式的变化,改进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出版人才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周蔚华
关键词:人工智能知识重构出版业
“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知识重构与复习备考策略分析——基于2023年重庆市高考历史学科阅卷工作的体会
2024年
2023年重庆市高考历史试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遵循新课标,注重核心素养考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了“为国选才”和有效引导中学历史教学的双重作用。2023年重庆市高考历史试题呈现出的特点和命题趋势为广大一线教师在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三新”)背景下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开展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熊敏
关键词:高中历史知识重构复习备考

相关作者

徐辉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知识重构 知识 语文课程 体验式阅读教学 词汇
周双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知识重构 知识 语文课程 教师 有效提问
卢锡超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政府
研究主题:知识重构 知识 视阈 知识论 主体性
和金生
作品数:259被引量:1,934H指数:2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研究主题:知识管理 知识发酵 知识 知识创新 组织学习
陶征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
研究主题:非结构化数据库 知识重构 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 云计算